細心的球迷一定在今年的選秀中發現了這樣的現象:來自美國本土之外的國際球員在首輪中屈指可數,而且無論是選秀大會之前被邀請進小綠屋的新秀,還是最終成為樂透的新秀,全部來自征戰于NCAA的美國球員。這與去年選秀大會中大勝而歸的國際球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NBA開始對國際球員失去了興趣,還是國際球員的水平下降了?曾幾何時,國際球員像謎一樣的出現在聯盟,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掀起了NBA球探們海外淘“金”熱潮。如今,這樣的現象要從今年開始被改變嗎?
埃文·富尼耶,這是今年選秀大會之前參選的新秀中最被人熟知的國際球員。每一年都會有一個像富尼耶這樣的年輕人,就像他的前輩姚明、博格特和去年的埃內斯·坎特。但遺憾的是,這個和帕克來自同一個浪漫國度的小伙子,卻并沒有像曾經最受關注的國際球員那樣在早早就被選中并成為美國大學明星球員之外的焦點?;蛟S他今后也很難成為聯盟的焦點,不過他的成長經歷,卻能從某種程度上幫我們回憶起國際球員與NBA的淵源。一切都應該追溯到1992年巴塞羅那的夏天。
當“飛人”、“魔術師”和“大鳥”和“郵差”等一個個用綽號便足以令人頂禮膜拜的傳奇球星帶著將NBA的星光照耀的世界各地的使命來到巴塞羅那時,一個叫梅麗耶·莫塔·富尼耶的女人正坐在距奧運村665公里的法國圣莫里斯的家中,滿懷期待地等著肚子里的寶寶降臨人世的那一天——也就是如今的埃文·富尼耶。若非如此,或許梅麗耶也有可能在同一個時間里與“夢之隊”的球星們同處一座城市中——她是法國的一名女子柔道隊員。父母的運動基因在富尼耶未出生前就決定了他未來的道路,他將繼承運動員的身體與天賦,并像許多歐洲男孩子一樣長得很高。但如果沒有1992年的奧運會,成長于新舊世紀交替間的富尼耶或許會因為法國隊獲得的1998年世界杯和2000年歐洲杯而沉迷于足球。但是在富尼耶出生的三個月后,這里已經是在“夢一”隊獲得冠軍后影響了整個歐洲大陸的新世界,巴黎的柏油路上也已經滿是憧憬著NBA夢想的少年們的國度了,20年后富尼耶通往NBA的道路已經為他鋪墊好了。
長大后富尼耶知道自己在母親腹中錯過了奧運會歷史上多么經典的兩周,他像大多數的歐洲球員一樣,將少年時期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與歐洲最出色的一代人的同場競技中,比如來自西班牙、塞爾維亞和捷克等其他國家的年輕人們。他們有信心讓自己在未來成為下一個帕克或加索爾,最糟糕的結果也是拉德馬諾維奇或德拉季奇。而且在他們努力的過程中,NBA已經接納了太多與他們相似的歐洲人,那里也隨時歡迎他們的到來。
然而在上個月,當富尼耶抵達美國開始了他的旅行并在試訓中與即將參選的美國孩子們相互競爭的時候,與他一同成長的“伙伴們”卻杳無音訊。十幾年以來,數不清的青年才俊橫跨大西洋來到北美追逐夢想和金錢。但是在距選秀大會當天不到兩周的時候,19歲的法國人卻“獨自”漫步在達拉斯的酒店大廳里,張望四周后聳聳肩,并說道,“我是這兒惟一的一個(歐洲人)?!?
雖然在法國聯賽里他場均能為普瓦捷隊砍下14分,挑選國際球員的大師唐尼·尼爾森稱他為“有著很好的身體和很好的突破內線并找到隊友的能力?!钡窃谥八械哪M選秀中,這個2012屆最出色的國際球員的順位卻一直在25到30順位之間徘徊。如此看來,富尼耶的第20順位已然超出了預期。不過他并非是順位最高的國際球員,來自加拿大的安德魯·尼克爾森先于他在第19順位被魔術選中。最終國際球員的境遇像富尼耶在達拉斯一樣悲涼,兩輪選秀的15名國際球員中,進入首輪的只有4人,這是14年以來最少的一屆。而第19順位也是17年以來當年第一個被選中的國際球員順位最低的一屆。經過多年的不加審核的球員移民之后,國際球員的影響真的開始下降了嗎?
事實上,國際球員與NBA的緣分并非始于選秀。1946年11月1日,意大利出生的加拿大人亨利·比埃薩蒂在NBA歷史上的第一場比賽中就亮相過。7年后,另一個加拿大人鮑勃·豪布雷格斯成為了NBA歷史上第一個首輪被選中的非美籍球員,而且順位高居榜眼(被老鷹選中)。到了上世紀的80年代,大多數的國際球員追逐NBA夢想的途徑是以NCAA為跳板——比如奧拉朱旺、施拉姆夫和里克·施密茨。不過革命性的開始還是始于迪瓦茨和馬修利奧斯到來的1989年。
“我把那年叫做是國際籃球的“杰基·羅賓遜”年(以第一個進入美國職棒大聯盟的黑人球員名字命名)?!毙∧釥柹f道,“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和認為‘那些外國佬身體素質不夠好、他們不夠強硬或者不夠注重防守、他們根本打不了我們的聯賽?!那蜿牴芾韺犹幚黻P系。如果他們(國際球員)來到NBA卻失敗了,那我們就要經歷幾年困難的日子?!?
小尼爾森認為最關鍵的人物是為1989-90賽季的湖人隊做出了貢獻的迪瓦茨?!癗BA的國際關系史上最重要的就是‘魔術師’和迪瓦茨之間的關系,”尼爾森說?!凹s翰遜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迪瓦茨可以成為多優秀的球員。因為那段關系,找幾個歐洲球員變得可以接受,甚至時髦起來?!?
小尼爾森所說的時代正好與一個歷史事件相繼發生——蘇聯解體。從那之后,歐洲球員像開閘的洪水一般傾瀉而來,彼得洛維奇、庫科奇和薩博尼斯等對歐、美籃球具有影響力的天才球員都是在那之后來到了NBA。
“所有以前沒能來到NBA的球員一下子都來了。而且他們都展現出了能在聯盟立足的實力?!毙∧釥柹f道。誠然,當時還沒有幾支球隊在歐洲擁有能有效地考察并發覺潛力股的球探和體系。所以盡管那些前蘇聯系的球員取得了成功,但在1992年到1995年之間,只有3名海外選手在第一輪被選中,而且事實上他們都成長于美國的大學聯賽。到了90年代后期,國際球員在選秀大會中才真正迎來了雨后春筍般的時代。
1996年的選秀大會,NBA一下迎來了納什、佩賈和伊爾戈斯卡斯等6名首輪的國際球員,這在當時是開天辟地的頭一遭。兩年后,雄鹿在第九順位選中了諾維茨基并把他交易到了小牛隊,而之后小牛又用19號新秀帕特·加里蒂從太陽換來了納什。就這樣,影響一代球迷的國際組合成立了。幾年之后,二人的成功讓聯盟和世界都領略到了小牛球探們的慧眼識珠,畢竟如果他們有像小尼爾森一樣的眼光的話,那么至少諾維茨基和納什是不會這么輕易就在達拉斯聚首的。突然間,所有其他球隊都想擁有屬于他們自己的德克了。而一旦這種想法出現,就意味著他們要做的就是一頭扎進歐洲球員堆里并從中找到另一個德克。
然而在21世紀早期,雖然經理們開始對歐洲球員的天賦垂涎欲滴,甚至只要你的名字后面有“維奇”兩個字,你的價值就能翻倍。但實際上球隊經理并沒有像小牛那樣找到有效的方法評估他們,沒有幾支球隊有全職的海外球探。大多數球隊能做的就是幾個人組團來一次歐洲五日游,然后在當地看幾場比賽,如果那些要考察的球員在一場比賽中打得很爛,他們就會把那些名字從列表中劃掉。而如果某些被幸運帶回來的球員在試訓中表現不錯,他們就認為他或許有成為下一個德克的潛力。這就是新世紀NBA對引進國際球員敞開大門的方式,但系統地評價他們的方法還沒有建立。球員們的資料只是和照片連同他們恐怖的臂展、扎實的基本功和精準的投籃這些評價單調地出現在NBA選秀的官方網站上。
可悲的是,諾維茨基的大成功和那些虛擬的球員資料顯然給太多的球隊造成了誤導。2002年,19歲身高2.13米的格魯吉亞人尼克羅茨·斯格蒂什維利第五順位被掘金選中,從此便開始了他混跡NBA8個賽季,場均2.9分的生涯。接下來的2003年,另一個7尺長人塞爾維亞少年米利西奇力壓安東尼、韋德和波什成為榜眼。當然,還有2005年和2006年的狀元澳大利亞人博格特與意大利人巴格亞尼是否配得上其身份,相信球迷心里有著自己的評判。
許多失敗的選秀案例提醒著所有球隊在選擇歐洲球員時要慎重,但是同樣有很多從漁網的破損處漏走的優秀球員被馬刺選走(1999年第57順位的吉諾比利和2001年第28順位的帕克)讓其他球隊不愿意放棄任何一個國際球員。因此也誕生了許多像常年游走于世界各地的職業球探。
“在90年代,你可以去一些歐洲國家看看,那里有許多可以進NBA的球員,但是在球館里卻沒有一個NBA球探,”爵士隊全球部門球探的執行主管里奇·施布魯克斯說?!暗搅?1世紀前幾年,任何一個籃球實力強或不強的國家,比如奧地利的球場里都有6個NBA的球探在那里考察?!?
即使如此,有時你也很難在考察球員過程中找到隱藏在他們身上的價值。有些球員當年在歐洲戰場看到他的表現時也許會讓你目瞪口呆,但是一旦把他放到NBA就變得像一個白癡一樣,比如希臘人斯潘諾里斯,他在火箭經歷了彼此失望的一個賽季后便打道回府。不過至少斯潘的能力在他進入NBA之前的國際大賽上是有目共睹的,甚至包括被希臘擊敗的“夢七”隊。而那些還沒嶄露頭角的年輕人卻會蒙蔽一些球探們的雙眼,這并非是誰的錯,只是身處的環境所致。
“當你考察大學球員時,你可以看他一個晚上的比賽,然后第二天再跑去看北卡和杜克的比賽,”小尼爾森說?!斑@樣你就會有一個比較。但如果你在歐洲呆得太久,你就會忘記美國的比賽節奏。你是在慢節奏中看他們慢悠悠的打球,所以任何人只要有一瞬間的啟動速度看上去都像是帕克?!币驗檫@個原因,尼爾森更喜歡派球探出短差,這樣NBA的速度和節奏仍然能清晰地留在他們的腦海里。
盡管在選擇前需要和球員接觸并且要充分理解國際籃聯的比賽,但最終的評價方法仍然會落到一件事上?!澳阋淳哂凶R別天賦的慧眼,要么就沒有。雖然你可以把所有的功課都做足,但是當到了選秀夜你出手,屬于你的椰子已經擺到桌子上的時候——用我們的話說,當到了切開它外殼的時候——那時就是要把你要挑的孩子從人群中剝離開的時候。這決定著你能不能分辨出誰會成為一個出色的球員?!?
不可否認,盡管許多球隊都曾在選擇國際球員時遭遇過誤區和失敗,但是在近些年也不乏優秀的國際球員,比如埃爾·霍福德和盧比奧。當然他們是否能達到諾維茨基和吉諾比利的高度還有待時間的考驗。然而從2010年起,國際球員開始了選秀荒或只開花不結果的尷尬期。2010年的選秀大會首輪只有2名國際球員,最高的是第17順位的法國人凱文·塞拉芬。去年雖然9人進入首輪的國際球員看似大放異彩,甚至占據了第3到第7順位的五人。但是直到上賽季結束我們也沒有看到誰有過哪怕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比賽。在奧蘭多的新秀挑戰賽上,只有盧比奧、斯普利特和來自加拿大克里斯坦·湯普森三名國際球員。需要注意的是,盧比奧是2009年的五號新秀,而斯普利特更是2007年被馬刺在第28順位選中的留級生。也就是說,連續兩年,北美之外都沒有為NBA輸送一名有潛力的年輕人。
當然,這三年國際球員的成才荒并非偶然。首先與籃球相關的原因是國際球員在NBA中神秘感的消失。幾年前或者十幾年前,國際球員像傳說一般存在于聯盟??炭?、虛心、投籃精準成為了他們的標簽。然而在如今天賦和沖擊力可以統治比賽的聯盟里,國際球員在球隊中失去了重要性。加之有屬于自己的成熟體系的主教練愈來愈少,也讓精通戰術和擅長團隊籃球的他們失去了位置。其次,一些優秀的歐洲球員主動放棄來美國的機會也是原因之一。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歐洲籃球聯賽有了成熟的職業化模式,球員工資與過去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比起NBA每賽季半年多的比賽,歐洲聯賽的周期更短,這也讓球員們每場比賽的工資拿得更加實惠。同時這里是球員們的家鄉,無論是文化、語言還是氣候,都是他們所熟悉的,在這里打球可以給他們提供最舒適的環境。這也能解釋為什么費爾南德斯與皇家馬德里簽了3年的長約,基里連科也決定在莫斯科中央陸軍再打一年的原因。
如上文所述,上世紀90年代歐洲球員加盟的熱潮有一定的政治原因。而最近三年的現象也與政治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即由于蘇聯的解體歐洲大陸增加了許多獨立的國家,但隨之而來的戰爭也撕裂了這些國家。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誕生了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以及波黑等國家,雖然他們是以自由為目的建立的,但在一段時間里都深陷戰爭的黑暗中。要知道這片土地是優秀籃球運動員的高產地。然而在1991到1992年的戰爭期間,克羅地亞等國的出生率大幅下降,直到1995年戰爭結束之后才呈現增長。所以如果你掐指一算的話,在此期間出生的孩子如今都應該是19、20歲的年紀了,這是參加選秀和開始職業生涯的黃金年齡,但是戰爭卻讓那片土地上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少之又少。
說到見證國際球員天賦突然滑落的現象,另一個籃球之外原因來自于經濟:歐洲大陸的經濟危機影響了籃球俱樂部并損害了那里的教練體系。我們之所以認為今年相對于國際球員來說是選秀小年,是因為許多球員宣布去年就參選?!巴[讓很多大學球員決定留守,”施布魯克斯說?!八越浖o人告訴他們的國際球員,‘這對你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參選機會?!边@就解釋了為什么2010年選秀已經呈現了國際球員沒落的趨勢,但2011年卻突然又出現井噴現象的原因了。
20年的時間,國際球員與NBA經歷了從初識到熱戀,再到冷淡的過程。而如今看似緣分已盡的原因不能說是哪一方造成的,國際球員實現了他們的人生目標,NBA也豐富了他的組成甚至承受了一段時間以歐洲為中心的“投資泡沫”。如今的衰退是雙方開始重新認知自己并糾正錯誤的好時機。我們也不想看到這個將冠軍獎杯稱為“World Champion”的聯盟淪為美國人的天下,這也不是斯特恩想看到的。只有更多像富尼耶一樣以NBA為目標而非夢想的年輕人執著地奔向這里,才是籃球和NBA的勝利。我們不希望看到國際悲歌在NBA唱響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