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危機援助基金規模翻番
東南亞國家及其主要貿易伙伴中國、日本和韓國日前同意將一個地區金融危機基金擴大一倍,增加到2400億美元。
這個名為《清邁倡議》的基金由一系列貨幣交換協議組成,為東南亞國家提供了一個安全網絡。該基金約80%的資金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
由10個國家組成的東南亞國家聯盟和3個地區經濟大國的財政官員也同意增加未同時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援助的國家動用《清邁倡議》基金的份額。今年這一份額將從20%增加到30%,到2014年可能增加到40%。
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們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該協議將推動這個基金“成為邁向加強地區金融安全網絡和尋求地區持續增長的新步驟”。
美聯儲批準三中資行拓在美業務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日前宣布,批準中國工商銀行收購美國東亞銀行股份,并批準其他兩大中資銀行在美國設立分行。美聯儲在聲明中說,批準中國工商銀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收購美國東亞銀行至多80%的股權。美國東亞銀行位于紐約,目前擁有約7.8億美元資產,在紐約和加利福尼亞州設有13家分行,主要從事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美聯儲當天還宣布,批準中國第三大銀行——中國銀行在芝加哥設立分行,并批準中國第四大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在紐約設立分行,從事批發銀行和貿易融資等業務。
中日韓用外儲互相增持國債
中國、日本和韓國宣布,同意動用各自的外匯儲備來增加對這三個亞洲國家主權債券的投資,并建立一個共享相關投資信息的框架。路透社說,此舉利于三國各自金融市場更好應對外來沖擊。此次三國簽署國債投資框架協議,通過三國間用外匯儲備購買國債的方式,實際達到擴充外匯儲備的效果。路透社稱,中日韓三國尋求達成正式證券投資協議,以緩解對大規??缇迟Y金流動的擔憂。亞洲開發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日韓三國的本幣政府債券總額達14.61萬億美元.而中國和日本占了其中的97%。
海灣石化業快速轉向下游領域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海灣地區石化產品供應目前約占全球總量的10%,預計未來幾年全球50%的新增石化產能將集中在該地區。然而,由于面臨石化原料日益短缺及產品附加值偏低等問題,海灣地區的石化產業正迅速向下游領域轉移。未來幾年內,海灣國家將繼續加大在石化產業的投資。有關數據顯示,海灣國家目前在建的石化項目價值190億美元,約有810億美元的項目正處于不同的規劃階段。但與此同時,海灣地區石化企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為此,海灣國家正在采取積極措施,向產業下游領域轉移。
今年全球失業人數或超兩億
國際勞工組織預計,全球失業人數今年可能增至2.02億,全球失業率為6.1%,財政緊縮可能損害就業并致使一些歐元區國家經濟衰退。這一聯合國專門機構當天在瑞士日內瓦總部發布報告,認為新一輪就業危機正在顯現,全球失業率2013年可能升至6.2%,15歲至24歲的年輕人“最受傷”?!?012世界工作報告》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吞噬大約5000萬個就業崗位。截至2011年年底,全球1.96億人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