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上市文化傳媒企業并購績效探析
【第一章】企業并購中文化傳媒上市公司績效探究緒論
【第二章】企業并購理論及績效評價方法綜述
【第三章】我國文化傳媒企業并購的基本概況分析
【第四章】文化傳媒上市企業并購績效的實證分析
【第五章】對于文化傳媒企業并購的建議
【參考文獻】文化傳媒公司并購成效研究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蘭培。傳媒并購與融資:理論·實務·案例[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
[2] 謝耕耘。傳媒資本運營[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7.
[3] 謝金文。中國傳媒產業概論[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7.
[4] 董璐。傳媒并購新論[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12.
[5] 馮根福,吳林江。我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1,01.
[6] Sumit K. Majumdar, Rabih Moussawi, Ulku Yaylacicegi. Merger Waves and FirmGrowth:Contemporary Historical Evidence [J]. Annals of Public and CooperativeEconomics, 2013, 84.
[7] 李善民,朱滔。中國上市公司并購的長期績效--基于證券市場的研究[J].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8] 李善民,陳玉罡。上市公司兼并與收購的財富效應[J].經濟研究,2002,11.
[9] 李漢君,張麗,艾杰。上市公司并購績效實證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3,12.
[10]Sara B. Moeller and Frederik P.Schlingemann. Are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differentfrom domestic acquisitions? Evidence on stock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for U. S.acquirers [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4.
[11] 宋耘?;谡线^程的企業并購績效影響因素探析--以廣東企業參與的并購事件為例[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5.
[12] 孫健,劉錚。我國企業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經驗獲得視角[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3,05.
[13] Marina Martynova, Sioerd Oosting and L. Renneboog . The long-term operating performanceof Europea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orking paper available on SSRN, 2006.
[14] 檀向球。滬市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績效之比較研究[J].中國證券報,1998.9.
[15] 王宋濤,涂斌。中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實證研究--基于會計指標和價值指標的比較分析[J].廣東商學院學報,2012,03.
[16] James D.Parrino, Robert S. Harris. Takeovers, management replacement, and postacquisition operating performance:some evidence from the 1980[J]. Journal of AppliedCorporate Finance,1999, 11.
[17] 吳韓,朱晚秋。我國公路橋梁行業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研究--基于 2005~2010 年 A 股市場并購重組的經驗數據[J].交通財會,2012,10.
[18] 王曉芳,王剛,李建。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績效的實證研究--基于 1999 年滬市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事項[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
[19] Jerome Seymour Bruner. Making story: law, literature and life[M].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2002.
[20] 謝軍。并購財務方式與資本結構--并購財務方式的最優選擇[J].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3,02.
[21] 葉璋禮。中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J]. 統計與決策,2013,07.
[22] 游春。中國上市公司并購動機與績效:從產業效應角度的分析[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
[23] Hien Thu Nguyen, Kenneth Yung, Qian Sun. Motives fo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Ex-PostnMarket Evidence from the US[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2013, 39.
[24] 趙息,劉佳音。并購支付方式影響我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基于事件研究法與財務報表分析法的比較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01.
[25] 張立勤。傳媒并購的文化沖突成因及其整合路徑--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并購敗局的啟示[J].中國記者,2010,05.
[26] 祝文峰,左曉慧。公司并購中目標公司績效問題研究[J].經濟問題,2011,06.
[27] Healy, Palepu, Ruback. Does Corporate Performance Improve After Mergers? [J].Journal ofFinancial Economics,1992,31.
[28] 竇義粟,于麗英,劉磊。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績效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經濟論壇,2007,17.
[29] 黃建芳。企業文化匹配對跨國并購績效的影響模型[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0,11.
[30] Gennaro Bernile, Evgeny Lyandres, Alexei Zhdanov .A Theory of Strategic Mergers [J].ReviewofnFinance,2011,16.
[31] 韓立巖,陳慶勇。并購的頻繁程度意味著什么-來自我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證據[J]. 經濟學(季刊),2007,04.
[32] 劉彥。我國上市公司跨國并購績效實證分析[J].商業研究,2011,06.
[33] Alan Gregory. An examination of the long-run performance of U.K. Acquiring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Accounting,1997, 24.
[34] 吳韓,朱晚秋。我國公路橋梁行業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研究--基于 2005-2010 年 A 股市場并購重組的經驗數據[J].交通財會,2012,10.
[35] 趙保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方式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07.
[36] Michael Jensen.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76.
[38] 黎曦。我國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經營績效實證分析[J]. 科技和產業,2011,11.
[39] 束義明。我國傳媒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價及實證研究[J]. 出版發行研究,2011,1.
[40] 周錦,聞雯?;谝蜃臃治龅奈覈幕a業發展評價[J]. 華東經濟管理,2012,26.
[41] Seanlon,Trifts,Pettway.Impacts of Relative Size and Industrial Relatedness on Returns to Shareholders of Acquiring Firms [J].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1989,12.
[42] 曹翼飛,劉莎。傳媒板塊上市公司上市情況綜述[J]. 中國證券期貨,2011,4.
[43] 陳海燕,李炎華。中外公司購并支付方式的比較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01.
[44] 顧露露,Robert Reed.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失敗了嗎?[J].經濟研究,2011,07.
[45] 張新。并購重組是否創造價值? [J].經濟研究,2003,06.
[46] 舒聞。2003 年全球十大并購[J].中國科技財富,2004,(1):23-26.
[47] 韓世坤。全球跨國并購的產業分布及其演變趨勢頂測[J].中國軟科學,2001,(3)。
[48] Agrawal, A.andJ.Jaffe.The Post MergerPerformaneePuzzle. Advaneesin Mergers andAcquisitions,2000,l:119-156.
[49] Wi11iamson. Corporate Control and Business Behavior. Prentiee Hall. 1970.
[50] 陳信元,張田余。資產重組的市場反應。經濟研究,1999,(9):19-23
致 謝
時光飛逝,即將結束的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在本文即將完稿的時候,回憶起來都令人感慨良多。
首先,我要真誠的感謝我的導師王亞江教授在研究生三年中給我的各種指導和幫助。王亞江老師在學識上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影響了我在求知路上的每時每刻。在我論文選題、資料查詢、開題報告、論文撰寫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到了王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幫助。除了在學習上,王老師在我三年的研究生中給予生活和做人等諸多方面的關懷使我受益終生。王老師平易近人的態度,深入淺出的講解,寬仁的為師之道,樂觀的開朗性格,總是讓我受益匪淺。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讓我不僅收獲了學識,還收獲了為人處世的道理和態度。以及還要感謝自己從小到大,求學路上對我傳道授業的每一個老師。
其次,感謝我的研究生同學在我整個論文撰寫過程中提供的幫助和啟發。非常感謝你們在我論文數據收集提供的無私幫助,和你們一起生活學習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給我生活的照顧和精神的支持都是我前進的動力。
最后,感謝我的父母,用他們平凡卻無私至深的愛,默默的支持我的成長,對我的無私奉獻才能夠使我完成大學至研究生的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