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媒體對企業輿論監督報道的問題探究
【第一章】企業媒體輿論監督分析緒論
【第二章】企業輿論監督報道的內涵與現狀
【第三章】當前媒體對公司輿論監督報道的問題
【第四章】媒體對企業輿論監督出現問題的原因
【第五章】企業媒體輿論監督報道的改進
【致謝/參考文獻】公司新聞監督報道研究致謝及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丁文杰, 劉良恒, 詹奕嘉, 羅爭光。 新快報記者被拘,中國記協介入調查 [N].新華社每日電訊。2013.10.24
[2] 李葉。 星巴克咖啡,是櫝是珠幾人識· [J] 青年博覽。 2014. 02: pp. 24-25.
[3] 陳力丹, 毛湛文。 規范傳媒監督行為--評議農夫山泉"標準門"事件中《京華時報》的表現 [J].新聞記者,2013. 06: pp. 43-48.
[4] 王風瀟。 規范傳媒監督行為-評議農夫山泉"標準門"事件中《京華時報》的表現 [J] 青年記者,2013.16:12-14.
[5] 章瑞。 輿論監督問題與對策研究 [D]. 中共中央黨校,2010.
[6] 袁媛。 我國財經報紙企業報道發展研究-《21 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中國經營報》為例 [D]. 華東師范大學, 2008.
[7] 許春初。 企業報道,跟著"人"走 [J]. 中國記者。 2006.5:24-25.
[8] 杜思宜。 我國媒體輿論監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D]. 東北師范大學。 2013.
[9] 王麗娜。 媒體監督與企業的社會責任 [J]. 新聞愛好者。 2011.06:86-87
[10] 李新穎。 媒體在企業社會責任傳播中存在的問題 [J]. 人民論壇, 2014.08:96-98
[11] 丁和根。 中共新聞輿論監督觀的歷史生成與現實取向 [J].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2003.04: 15-21.
[12] 張之華。中國新聞事業史文選 [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13] 劉貴陽。 媒體監督公司治理的作用研究 [D]. 湖南大學,2009.
[14] 張建華。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輿論監督功能的比較研究 [D]. 新疆大學,2012.
[15] 黃小麗。 適度使用媒體的輿論監督權 [J]. 新聞傳播。 2006, 04: 40-41
[16] 姜濤。 "冠生園"事件的報道留給我們什么· [J]. 新聞通訊。 2001.12: 30-32.
[17] 王佩莉。 財經報刊輿論監督的現狀研究 [D]. 北京工商大學, 2010.
[18] 陳力丹, 汪露。 輿論監督與企業的危機公關-富士康訴《第一財經日報》案引發的思考 [J]. 新聞界。 2006,5:9-11
[19] 陳陽洋。 微博輿論監督中的謠言傳播及對策初探[J]. 南京師范大學,2013.
[20] 芮必峰, 陳諾。 "符號權力"的消解與重建--央視 3·15 晚會"大概 8 點 20 分發"微博事件的分析與思考 [J]. 新聞記者。 2013.05:33-36.
[21] 周林桐, 范以錦。 從陳永洲事件反思媒體職業操守的缺失 [J]. 新聞實踐,2013.12:44-46.
[22] 古珊。 奇虎 360 被群攻的三大安全啟示 [J]. 信息安全,2013.04:30-31
[23] 陸媛。 IPO 有償沉默 [J]. 財新《新世紀》。 2012. 22.
[24] 佚名。 刪帖公司的"官財"經 [J]. 晚報文萃。 2013.14: 69
[25] 龔蕊。 食品安全事件中企業危機公關的媒體策略 [D]. 陜西師范大學, 2012
[26] 馮露。 企業問題報道中的媒體輿論暴力事件分析 [J].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58-63
[27] 李麗青。 銀廣夏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D]. 西北大學,2003.
[28] 萬周鳳。 "7·23 溫州動車事故"輿情研究 [D]. 湖南大學,2012.
[29] 秦戰。 高鐵高調出國門 外交外銷皆頻頻 [J]. 國企 2014.01:31.
[30] 李良榮。 企業與傳媒:競合之道:財富精英訪談錄 [M]. 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2006.
[31] 哈羅德·拉斯韋爾。 傳播的社會結構與功能(何道寬 譯) [M].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北京,2013.
[32] 陳雅倫。 危機傳播視野下的企業聲譽管理 [D]. 清華大學, 2012.
[33] 程飛。 轉企改制背景下報業資本運營的困境分析 [D]. 南京師范大學, 2012.
[34] 陳力丹。 陳力丹自選集 新聞觀念:從傳統到現代 [M]. 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2004.
[35] 孫藜, 張志安。 "學者型記者":中國語境下的解釋性報道與新聞專業主義--以《三聯生活周刊》的工作理論為例 [J].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4: 104-110.
[36] 芮必峰。 新聞專業主義:一種職業權力的意識形態--再論新聞專業主義之于我國新聞傳播實踐[J]. 國際新聞界。 2011.12: 72-77.
[37] 向嘉。 《南方周末》:新聞專業主義的堅守與創新 [J]. 傳媒,2010.7:32-34.
[38] 林北方。 胡舒立和新聞專業主義 [J]. 南方人物周刊。 2008.19: 32-33
[39] 楊興榮。 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道研究 [D]. 蘭州大學,2011.
[40] 葉向榮, 江夏。 輿論監督如何避免新聞官司-從三鹿奶粉事件報道說起 [J]. 新聞三味。 2009.07:22-24.
[41] 李正善。 試論輿論監督報道的平衡原則 [J]. 新聞三味。 2006. 04:36-38
[42] 劉建明。 新聞學前沿----新聞學關注的 11 個焦點 [M]. 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2005.
[43] 喻國明。 職業道德意識及對職業道德現狀的估價--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意識與職業道德抽樣調查報告(之二) [J]. 青年記者。 1998.03:4-5.
[44] 周俊。 試析我國現行新聞職業規范--以《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為例 [J]. 國際新聞界,2008.08:18-20.
[45] 邢長勇。 監督報道的后續"五追"[J]. 新聞戰線。 2013.07:64-65
[46] 中宣部, 廣電部, 新聞出版署, 中國記協。 關于禁止有償新聞的若干規定 [Z]. 1997 年 1 月 15 日
[47] 展江 媒體的淘汰和退出機制應得到落實[N].新京報。2014 年 4 月 11 日
[48] 俞儉 白林 胡靖國 王菲菲 徐硙。 各界歡迎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 [N]. 新華每日電訊。 2014 年4 月 9 日
致 謝
寫到致謝,不能不想起本科畢業論文寫致謝。那時是隨意拼湊的,權當交差,一方面是力不能逮,當懵懂無知的我撞上新聞系輕松自在的氛圍,便極容易將青春揮霍,拖本領止步。另一方面是心有戚戚,知道自己還要在這個學校呆上兩年,以為本科畢業只是暫時的休止,畢業離自己尚有距離。而現在,畢業就如此真切地站在我的面前,留戀也好,膽怯也好,她就在那里,無法逃避。
回望過去的六年,有遺憾,更有感激。
感謝我的導師鄭智斌教授。他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讓人敬佩,真摯和藹的待人接物使人如沐春風。新聞系的歷屆學生想起鄭老師,無不懷念他上課時一邊講課,一邊捂嘴偷笑的場景。導師對學術的熱愛如癡如魔。作為他帶的研究生,我有機會面對面和他交流,筆者一些幼稚的觀點導師也能予以肯定、悉心引導,導師對觀點的包容海納百川。鄭老師不僅是我學術上的引路人,其對工作和生活的態度更使筆者耳濡目染,受益終身。
感謝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每一位老師。學院老師教學各具特色,有的踏實嚴謹,有的開放開明,有的條理清晰,有的天馬行空。學院多元的課程設置和老師們豐富的知識閱歷,幫我開啟了認識和反思傳媒世界的大門。
感謝江西日報都市新刊的記者和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隊宣傳科的同事們,你們是大學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們的信任,使我有機會走進一個個真實鮮活的新聞現場。沒有這些新聞實踐的經歷,我可能永遠無法見識省事領導訪問的大場面,永遠無法感受普通百姓生離死別的悲痛。
感謝我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室友,她們是易海艷、楊紅、姚婷、陳哲、陳嬌、喬潤華。感謝你們悲傷時的懷抱,無理時的包容,平日里的歡笑。與你們朝夕相處的日子里,你們是我人生的老師;與你們分別的日子里,你們在我的夢中縈繞。
感謝我的男朋友邵爽。感謝你的擔當與付出。在一起后的每一段心酸和挫折都有你的撫慰,每一個成績里都有你的幫助和支持。我無畏地追逐夢想,只因我深知,我有堅強的后盾,安心的港灣。
感謝我的爸爸媽媽。你們的養育和支持給我最溫暖的護衛,你們的寬容和理解給我廣闊的空間,你們的教育和建議,給我指明方向。女兒永遠愛你們。
贛水西畔,龍騰北渚;求學昌大,無謂寒暑。惜別之際,往事楚楚。謹以只言片語致謝,奉致涌泉枕摯之情。愿他們身體健康,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