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X學校防雷工程項目風險控制探究
【第一章】X學校防雷工程項目安全管理研究緒論
【2.1】X學校防雷工程項目概況
【2.2 - 2.4】X學校防雷工程風險識別
【第三章】X學校防雷工程項目風險分析與評價
【4.1 4.2】X學校防雷工程項目風險處置策略
【4.3 4.4】X學校防雷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監控
【結論/參考文獻】防雷工程項安全管理模式構建結論與參考文獻
結論和展望
結論
本文結合項目管理的相關知識與方法,對 X 學校防雷工程項目的風險進行評估研究,總結如下:
1.研究和討論了風險管理的各項理論,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
2.介紹了 X 學校防雷工程的基本情況與特點,并用 WBS 對該防雷工程項目進行分解,運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尋找該項目的風險因素,總結出 4 類共 20 項風險并列出風險識別清單。
3.根據風險識別清單,采用德爾菲法和問卷調查法相結合的方式對風險識別清單進行量化與分析,取得風險系數權重。其中Ⅰ級風險 8 項,Ⅱ級風險 7 項,Ⅲ級風險 5項。在實際工作中,同時結合 LEC 評價法對其中項目施工安全風險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與德爾菲法作出的風險評價水平等級一致。
4.在風險識別與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我們對不同級別的風險作出不同的應對與監控,并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建立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完善和健全了一系列安全生產機制。
展望
由于我國防雷工程項目管理研究與應用較為落后,可參考的文獻與研究較少;而本案例投資方式以政府投資為主,建設主體參與市場化行為不高;且教育建設項目交工周期、質量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文研究的普適性和代表性。
從長遠來看,隨著我國防雷工程技術的進步以及國家對防雷工程重視程度的提高,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必然日趨顯現。在消化吸收歐美國家先進的風險管理理論的基礎上,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新興科學的發展,防雷工程風險管理理論必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期,并形成鮮明的、符合自身特點及需求的項目風險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安忠,李卓偉。工程項目的風險分析與管理[J].中國港灣建設,1999(3) :3-8
[2] 陳立文。項目投資風險分析理論與方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23-26
[3] 丁士昭。工業發達國家建設合同管理及風險管理[J].建筑,2001(2) :12-18
[4] 付華偉。大型裝備制造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6
[5] 劉金華,張永剛。法國防雷工作現狀及啟示[J].氣象與環境科學,2007(2) :2-3
[6] 胡琪,楊東亮,劉興元。防雷工程安全施工和操作小結[J],建筑,2009(1) :2-3
[7] 姜華。施工項目安全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16-20
[8] 劉光富 陳曉莉?;诘聽柗品ㄅc層次分析法的項目風險評估[J].項目管理技術,2008(2) :6-8
[9] 李世蓉,蘭定藥,羅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18-20
[10] 劉剛,鄧春林。防雷與接地技術概論[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28-30
[11] 李劍波。高校工程建設風險管理剖析[J].中國內部審計,2009(3) :3-4
[12] 梁立紅,孫荊茶,鄔銘法。雷電對建筑物內電子設備的危害[J].山東氣象,2009(2) :2-3
[13] 盧有杰,盧家儀。項目風險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30-40
[14] 馬世超?;诶嫦嚓P者和生命周期的建設項目動態風險管理研究[J].建筑管理現代化,2009(2) :4-6
[15] 牛更奇,土小妹,李獻功。安全評價中危險辨識的地位、存在問題和對策[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3) :14-17
[16] 吳增玉,西寶,劉長濱。中美建設工程風險管理體系比較研究[J].建筑經濟,1999(11) :7-8
[17] 朱燕婷。新能源產業投資風險分析與評估體系的構建[D].浙江:浙江大學,2011
[18] 龐玉嫻,秦學恩。高校新校區建設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N].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3)
[19] 孫維氓,于瀚濱。關于企業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難點和對策[J].建筑安全,2005(4) :17-18
[20] 王坤。建筑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研究與實踐[D].重慶:重慶大學,2007
[21] 吳剛。房地產建設工程項目風險分析與控制研究[D].上海:上海大學,2010
[22] 汪忠,黃瑞華。國外風險管理研究的理論、方法及其進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5(3) :12-16
[23] 武明霞。建筑安全技術與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60-67
[24] 楊建平,李鼎。大型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進展[J].項目管理通訊,2002(2) :11-14
[25] 吳小剛,李詢,張土喬等。建筑工程安全的風險識別及評價方法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2) :7-9
[26] 楊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100-107
[27] Hinze Jimmie.The need for academia to address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through design[J].ASCE conference proceedings,2000(2) :12-14
[28] Carpenter J Williams,P Charlton Smith.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isk in undergraduate construction courses[J].HSE Contract research report,2001:16-19
[29] 建設部工程質量與行業發展司。全國建筑施工安全形勢分析報告[N].建筑安全,2005(2)
[30] 張建。高校新校區建設負債融資風險控制[J].財會研究,2011(2) :7-9
[31] 曾山佰。智能建筑綜合雷電防護技術探索與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6
[32] 張淙皎,徐鵬。運用項目風險管理系統模型進行項目風險管理[N].中國(首屆)項目管理國際研討會,2002(11)
[33] 于杰。建筑物的雷擊風險評估[J].現代農業科技,2011 (12) :16-19
[34] 夏載銘。高校新區建設工程進度風險防范淺議[J].新財經,2011 (8) :6-10
[35] 川獺太郎。接地技術與接地系統[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10-116
[36]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0
[37] GB50343-2004.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4
[38] JGJ462005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
[39] JGJ8091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0.
致 謝
這篇文章的完成,連我自己都感到意外。夏天大半夜的邊喂蚊子邊寫作不是因為勤奮,而是心懷感激。打油一首以念之:“烈日燒骨若等閑,汗滴如漿談笑間,連夜翻書不覺苦,只覺泰山在兩肩?!?/p>
我在這里要衷心地對我的導師劉勇教授致以誠摯的感謝和無比的敬佩。劉老師不辭辛苦地利用課余時間給我悉心的教導和嚴厲的鞭策,才使我這個懶惰的弟子終于能寫出點東西來。劉老師教學之嚴、待人之誠令人難忘,值得我一生作為榜樣。
在重回校園的這段日子里,要致謝的人很多很多,學院的老師、同學、身邊的同事、領導都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我無法用自己蒼白無力的文字表達我的謝意,只能由衷地說一聲“謝謝”了。
最近一段時間我埋頭寫作,忽略了身邊的家人,沒有恪盡孝道也沒有照顧好妻兒,每當念及年邁的雙親頭上斑斑白發,唯覺深深地痛恨與自責,請允許我在未來用行動證明我對你們永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