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青州市村級財務管理現狀及有效對策
【第一章】村級財務管理模式的完善研究緒論
【2.1 2.2】委托代理與內部控制理論在村級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2.3 2.4】集權與分權理論及其對村級財務管理的影響
【3.1 3.2】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及效果評價
【3.3】影響農村財務管理模式設計和選擇的因素分析
【4.1 4.2】青州市村級財務管理現行模式
【4.3】青州市現行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五章】青州市村級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化設計及對策建議
【結論/參考文獻】村級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化研究結論及參考文獻
5、青州市村級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化設計及對策建議
5.1、青州市村級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化設計
針對當前青州市村級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現狀,對青州市村級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化設計要在現行會計委托代理制模式基礎上,重點完善以下幾點:
(1)繼續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由于制度執行嚴格,個別村干部有些不理解,覺得剝奪了他們的權利,再就是找領導簽字麻煩,有些村牢騷比較多,意見大。但是只有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才能杜絕農村財務漏洞,避免因財務管理引起上訪案件的發生。
(2)充實鎮經管人員力量并加強業務人員的學習。經管工作是一攬子工作,雜事多,有些工作不能兼職,需要充實力量。通過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和業務素質。財務管理做到日清月結,財務公開做到逐筆公開讓群眾明白。
(3)結合換屆選舉,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健全村級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代表會等村級組織一定要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產生要嚴格依據程序產生,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
(4)加強對村級工程的管理。原則上,5 萬元以上的工程必須先向黨委政府寫出申請,經批準后進行招投標程序,履行好“四議兩公開一監督”程序。工程完工進行驗收,并及時審計,結算入賬,專項公示,讓全體村民清楚明白整個過程的收支情況及結算情況。
(5)加強村級干部的業務培訓。建議對村主要負責人進行業務培訓,讓其明白財務管理的程序和重要性。
(6)加強財會人員力量。建議每村設一名村會計。以邵莊鎮為例,邵莊鎮自 2008 年 3 月份以來,實行會計聯村異地聘任制,92 個村考選聘任了 50 名村會計,有冷家、岔河、鐘家、北王 4 個村業務多情況復雜 ,本村不用異村會計,村自聘了會計。到目前為止,鎮聘會計還有 43 人,原聘會計有 1 人兼任書記,3 人兼任村主任,3 人辭職。經過 6 年的實踐證明,會計聯村聘任制,節約了部分經費,減少了轉移支付開支,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各方面:
首先,部分村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對異村會計有排斥情緒,集中性工作靠不上,意見很大。
其次,村會計到異村任職,對該村情況不熟悉,時間靠不上,工作不方便,大部分收支由支部書記、村主任經手,只有月底報賬時聘任會計匯總單據報賬,村會計對書記、主任聽之任之,沒有起到預期的監督作用。
再次,在待遇方面,異村任職會計的養老保險、電話費、燃油補助、工齡補貼等待遇無法落實。影響會計工作的積極性。
最后,遇到集中工作時,村會計無法兼顧,面上工作不平衡,無本村會計的村有意見。
(7)成立聯合工作組,清理財務死角。建議成立由社區、經管站、監察室人員組成聯合工作組,清理長期不報賬的村級財務。例如邵莊鎮玉皇廟、東王村、西王村、文北村等,讓這些長期不報賬的村能夠化解矛盾,步入正軌。
5.2、規范青州市村級財務管理的對策建議
5.2.1、建立切實可行的教育培訓體系
具體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干部民主意識
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不僅是農村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是農民關注的焦點,因此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要抓好。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對村干部的教育力度,使其增強“村級財務委托代理”的意識,加大宣傳力度,使其消除片面認識,增強干部的民主意思。加強對村干部教育培訓力度,增強其依法管理的能力。在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中,不僅要對村干部進行任前培訓,而且還要定期進行培訓,重點培訓村干部的法律知識,加強其為民意識,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3\\)加強對村民的法制教育,提高他們的監督意識和民主意識
通過村廣播站、文化站,張貼宣傳欄,設置宣傳小組等形式,對廣大村民開展民主法制教育,讓村民了解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內容,充分行使自身權力,增強參政意識,提高其監督能力,使其敢于監督、善于監督。
5.2.2、政府部門加大力度,保證財務管理制度的落實
(1)落實財務管理制度,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繼續落實村級財務管理的各項制度,確保村(社區)委托代管資金安全,代管資金要專戶存儲,嚴禁截留、挪用。鎮財經中心要及時做好賬務處理,發生的收入業務,要及時報賬。村(社區)集體所有經濟活動都要實行財務公開。
(2)強化審計監督力度
對村級組織進行審計, 是鄉鎮政府機構對村組織進行財務監督的重要形式。依法實行多種形式的審計監督,做到先審計后記賬,先審計后公開。要積極開展村干部任期(離任)專項審計,特別是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要集中力量進行重點審計。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要整改到位,對違紀違法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3)加強組織領導和檢查,嚴格責任追究制度
村級財務管理事關農民切身利益,影響農村社會穩定,各級各部門必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市級要經常對村級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要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哪一級出了問題就追究那一級的責任,哪個人出了問題就追究那個人的責任,把村級財務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抓出成效。
5.2.3、加強業務培訓,穩定村級財會人員隊伍
在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中,財會人員作為基層執行人員,其業務水平直接影響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質量。不僅要提高財會人員的業務水平,也要提高其政治修養。
(1) 加強對財會人員的業務培訓力度
市農經局、鄉鎮財政經管服務中心要根據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變動情況及財會人員的變動情況,定期舉辦業務講座、法制講座、對財會人員開展繼續教育培訓, 增強其專業水平和業務技能, 造就一批高素質的村級財會人員隊伍。
(2)嚴格財會人員的任免程序, 建立健全任用審批制度
村組織不能自行任免財會人員,只有通過鄉鎮財政經管服務中心的審查和批準后,村組織才可更換財會人員。財會人員,村干部、鄉鎮財政經管服務中心都不得干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權, 不得干預村組的生產經營活動。對財會人員的選聘和任免,需由鄉鎮政府按公平、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向社會招聘會計專業人員,委派到各村任專業會計, 會計人員由鄉鎮統一考核和管理,促進農村財會人員邁向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
5.2.4、進一步完善財務公開制度
(1)做到定時公開
要嚴格按照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要求,如實定期地向群眾公開村組織的有關賬目,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要做到公開及時,每季度公布一次財務收支情況,年終公布各項財產、收益分配、債權債務、專項資金籌集和使用情況。有些村財務活動較多,資產較多,財務收支情況應每月公布一次。要專項公開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重點解釋群眾不懂的專業財務數據。
(2)完善公開程序
財務公開工作開展前,應由村理財小組進行審核,審核合格后方可公開。財務公開后,由村監督小組進行評議對公開過程進行評議,并且要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對群眾提出的疑問作出解釋;及時對群眾提出的要求給予答復;及時對群眾提出的合理建議予以采納;應當對大多數群眾不贊成的事項堅決予以糾正。
(3)公開形式要多樣化
以公開欄為主要公開方式, 并且設立位置要在住戶集中, 位置顯眼的地方, 便于群眾觀看。要使用堅固耐用、防風防雨的村務公開欄。另外,還要通過廣播、電視、“明白紙”等其他形式做好公開工作。
5.2.5、進一步完善監督體系
(1)不斷完善財務制度
根據《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定規定》及《村合作經濟組織財務制度》制定村級財務監督制度。監督制度應包括民主理財制度、財產登記制度、支出審批制度、集體資金管理制度、審計財務公開制度等內容,并且保證內容要切實可行,措施得力。使得村級財務管理的所有事項有法可依,最大限度避免因財務制度不全面而造成財務管理工作的缺失。
(2)設立專門的監督隊伍
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執行的關鍵在于監督,監督不僅包括財會人員自身的監督、村干部的監督、村民的監督,也包括鄉鎮財政經管服務中心的監督、市農經局的監督,這種自上而下,從里到外的監督體系是保證村級財務管理制度貫徹落實好的關鍵。
(3)設立專門的調查處理機構
針對村級財務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可成立財務投訴辦公室,公開電話、地點等,使得村民的投訴真正落到實處,并且投訴辦公室應對投訴人保密,對投訴情況進行核查,如果屬實,需進一步向有關部門反映,保證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違法違紀行為得到應有的查處,并且對問題的調查、處理情況及時公開,給村民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