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論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的加強
摘 要 :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主要取決于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與控制,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不但可以規范企業整體經濟運作,同時利用企業業績評價各項數據進行分析,進而實現企業戰略經營目標,提高企業經濟收益和市場占有率。本文將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相結合,首先介紹了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的相關概念和實施意義,其次分析了財務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加強財務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財務預算管理 ;業績評價 ;措施
一、財務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相關概述
(一)財務預算管理概念
財務預算管理主要以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為基礎,通過制定、實施以及監督財務預算等環節,為企業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提供必要的決策依據,其是能夠有效控制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科學管理方法。企業財務預算管理主要包括有 :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調控以及預算評價等。
(二)業績評價概念
業績評價主要是指企業根據具體的經營目標,采取專門的評價標準,設置符合企業情況的指標評價體系,運用特定的評價方法,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業績進行公正、公平、客觀、合理的綜合性評價。業績評價主要包括有 :評價主體、客體、目標、指標、標準及方法。業績評價的方法主要是以業績評價為主要方法,把企業量綱化的指標通過無量綱化進行處理,進行綜合評價分析,最后確定評價結果和具體情況,把評價過程和結果進行總結和輸出。
(三)企業實施財務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的意義
預算是為了實現企業經營戰略目標,對企業內部財務、人力和管理進行合理分配管理的系統方法。企業通過預算對經營戰略目標的實施進行監督,從而有效控制企業支出,并對企業現金流量和利潤情況進行分析。企業財務預算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實現企業財務預算,而是為了關聯企業經營戰備目標與企業經營業績。財務預算管理通過對企業資源的合理整合和分配,進一步對企業經營業績進行監督控制,并形成一種有效的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管理方法,保證企業經營戰略目標的實現。
目前,企業財務預算管理主要是對傳統預算管理的深化,是企業實現預算管理和資金控制的最直接方法,為企業經營管理業績提供系統的、全面的、準確的預算管理。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相結合,讓企業各部門、各工作人員充分的意識到業績評價在企業中的重要性和所要實現的目標,使得企業各經營活動可能根據企業經營戰略計劃展開,進一步讓企業經營戰略目標、全面預算管理和業績評價三者之間更好的結合在一起,形成有機的互動體系。
二、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之間存在的不足
(一)企業經營戰備目標與預算管理之間不協調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行業要求來進行制定。但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在制定財務預算管理過程中,缺乏具體化和規范化,合理化等,在相關財務預算指標制定上,不能與企業整體經營發展戰略相協調一致。這就使得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在具體應用中很難充分發揮其具體作用,同時也限制了企業財務預算目標的實現和提升。
(二)企業預算管理與企業業績評價之間不協調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與企業業績評價之間是相互依托、相輔相成的,而在企業實際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兩者之間的關系往往關聯較差,且很難協調。企業業績評價指標與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相關指標很難有效結合并統一,企業應當在業績評價可操作性方面進行完善和加強。
(三)企業預算管理與企業業績評價之間執行力差
企業通常不能直接對財務預算數據指標進行分解,這使得其很難與企業預算、業務以及核算之間建立聯系,導致財務預算管理編制的準確性與科學性方面受到限制。財務預算管理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偏重于結果,缺乏對財務預算實施的監督與管理。
(四)企業預算管理與企業業績評價之間不夠密切
企業實施財務預算管理和業績評價,主要目的是為了有效落實企業的日常經管管理過程,通過管理與評價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現況,完善企業管理水平。但目前絕大多數企業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很難將兩者之間進行有機結合,財務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充分發揮其所具有的作用,兩者之間的關系并不十分密切。
三、加強企業財務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財務預算管理中的企業業績評價
財務預算管理是以實現企業預算目標為根本,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及時發現并完善預算目標和預算實施結果兩者之間的不同,評價企業預算實施結果,及時發現并改正相關不足和問題。同時,為了確保企業財務預算目標的實現,應當對企業財務預算實施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提高企業預算目標的有效實現。對財務預算管理控制過程采取嚴格的約束和激勵機制,促進企業各部門和各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努力完成企業預算管理計劃,并對工作表現突出的部門或個人給予相應的獎勵。
(二)完善財務預算管理實施中的企業業績評價
企業在財務預算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不可預見的相關因素,其影響著財務預算的最終實施結果。在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實施過程中,應當進行行之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完善財務預算實施過程中的業績評價。企業業績評價是對企業經營管理事中控制的主要方式,進而取得準確的、完整的生產經營依據,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與預算管理之間的差異,并對存在的相關差異進行整理和分析,提出具體的解決問題的必要措施。然而在處理差異情況時,應當盡早的、主動的實施解決辦法,并將造成差異的原因和解決措施向企業管理者匯報,將該差異可能引起的經濟損失降到最小化,進而保證財務預算管理目標的實現。
與此同時,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目標和生產經營特點,將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預算周期劃分為季度、半年度和年度三檔。當財務預算管理要完成時,應當對當前財務預算完成情況進行合理的評價和分析。在財務預算管理實施后期,企業應當根據財務預算經營目標確定合理的、有效的評價,并通過運用平衡計分卡等方式進行企業業績評價,建立完善的業績評價體系。這個體系中包括有戰略驅動相關因素,可以讓企業評價體系與經營戰略目標相融合,并通過利用企業成本、利潤等財務指標,充分發揮出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優勢。企業業績評價指標應當充分的、全面的體現出企業經營戰略、財務預算、管理控制和評價之間的一體化,把財務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結合起來。
(三)合理化企業財務預算與業績評價的結合
企業根據財務預算評價結果,對企業的費用支出等進行合理的預算。企業財務預算是指通過對企業各部門預算方面,進行的一系列有效的調整,確定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預算總情況。
傳統的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在預算調整過程中,如果某部門財務預算總量超出了實際生產經營所用的總量,則應對該部門降低標準 ;相反,應當提升標準。采用合理的預算管理方式,應當將企業戰略目標和業績情況作為數據分析基礎,對部門財務情況進行有效的業績評價,為企業制定有效的預算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四)建立健全企業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體系
合理制定企業財務預算是建立科學業績評價體系的基礎。
企業在進行預算業績評價時,財務預算管理制定的確定與否,都對業績評價合理性造成一定的影響。首先,企業財務預算制定不只是編制財務預算表,也不只是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職責,其主要是用于企業各部門、各工作人員實現溝通交流、密切合作的紐帶,其需要企業內部共同合作,共同完成的一項工作任務。其次,財務預算管理并不是企業每年年初制定的經營戰略計劃,而是根據企業實際生產經營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并把可能發生的市場經營體系變化和內部經營情況變化歸納到制定和調整范圍內,及時、準確的對財務預算進行調整,進而確保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和業績評價的合理性。最后,建立健全企業業績評價體系,實現企業經營戰略目標,加強企業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意識,控制人為的、主觀的偏差造成評價結果錯誤,為企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李興元 . 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成效的思考 [J].國際商務財會,2013(01).
[2] 包貫華 . 論企業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加強對策 [J]. 企業研究,2013(06).
[3] 鐘全漢 . 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基本框架研究 [J]. 財經界,2010(02).
[4] 解秀玉,李亞菊 .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 \\( 社會科學版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