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資企業民主管理的基礎
開展合資企業的民主管理工作需要堅實可靠的群眾基礎。作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應培育員工的責任感、使命感、歸屬感;作為員工應清醒認識到企業與個人的相互依托關系,樹立主人公意識,自覺放下雇傭勞動觀念,以企業為家,在企業發展中形成良好的物質與精神追求,心系企業發展,關心企業成長,在行使民主權力時應切身從企業發展角度考慮,維護企業利益與形象,在企業發展壯大中體現自身價值。
同時在合資企業實行民主管理工作時,必須得到各方股東經營者的理解和配合。尤其是外方經營者,他們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是在與我們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形成的,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思維方式、思想觀點、行為方式、工作作風、為人處事等與我們存在著差異性。這種差異在管理實踐中難免出現管理思路分歧,使公司的一些決策和管理制度失去執行的基礎,不利于企業發展。因此,合資企業在開展民主管理時,應和股東各方,尤其是外方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獲取各方的理解與支持,在民主權利上獲得平等權。
二、合資企業民主管理的現實意義與途徑
1.民主管理的現實意義
企業員工參與合資企業民主管理,體現了企業合資各方共同的利益需求。合資企業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是合資各方共同投資、共同管理、共擔風險、共負盈虧的必要條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組織員工參與到企業的重大管理活動中,才能切實可靠地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才能真正讓員工體會到企業的歸屬感,從而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合資各方只有建立在這種共擔責任、共謀發展的共同認知下,才能為做強做大合資企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2.在法律框架下依據合資章程建立民主管理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作為國家主人翁和企業勞動者的員工,有充分享有民主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利。合資企業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基本要求必須是在共通的法律框架和規范準則條件下進行,只有在這種條件下,合資各方才能在互利平等的原則下有效實行民主。建立在上述基礎之上的民主管理制度,在實施中才能更公平、更有效,才能使民主管理具有執行依據。
3.樹立合資企業現代化形象
合資企業員工參與民主管理,既是合資企業生產資料共有的要求,也是公司領導具有現代企業管理意識的反映。在合資企業中實施民主管理,一是可以揚長避短,融會合資各方的管理優點,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二是“以人為本”,尊重員工,維護員工權益,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理念,同時,它能有效提升企業管理的軟實力。三是有利于調動合資企業各方的積極性,實現共謀發展的向心力,符合現代企業的發展要求。
4.建立民主管理工作機制
將民主管理與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切實維護股東各方與員工合法權益和推進合資運營緊密結合起來。工作機制應明確民主管理領導組織,確定該組織中合資各方的代表人數;明確工作組織,并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結構、不同管理層級、不同工作能力的合資各方代表搭配好,以及明確實施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具體工作內容等。在實施民主管理中應強化各層面溝通協調,審定民主管理工作提案,公布解決辦法和措施。在實施民主監督中應審定公開內容是否真實、全面、及時,了解掌握提案反映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
將民主管理與建立合資企業管理制度緊密結合,建立符合投資者和員工共同利益的制度,并確保這些制度具有合理性和較強的可操作性。這些制度應包括:員工福利制度、招聘與選拔管理制度、工資發放管理制度等。為實現民主管理有效進行,對共通的規范準則進行全程監督檢查,實行定期檢查或不定期的抽查;同時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對查實的違章違紀現象進行批評處理,對作出貢獻的給予獎勵,確保在制度面前,實現人人平等。
5.創新公開形式
為了給員工創造參政議政的良好環境,提高企業工作效率,通過建立“公司信息網”,員工可隨時從中查看到公司現行制度規定、最新生產計劃完成情況、產品質量情況以及各部門工作情況等,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減少工作中的中轉環節。通過公開欄、專題討論會、班前會、信息網、員工培訓、員工調查問卷、公開總經理電子信箱等形式向員工公開企業重大決策及收集員工建議和意見,全方位實現企務公開、透明的民主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袁進康.推進企業民主管理工作的思考與探索[J].科技資訊,2012(,6):166.
[2]郭兆奇.企業民主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與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24):54-55.
[3]張雅敏,王春苗,李安會.淺議基層民主管理如何為企業發展加力[J].東方企業文化,2014(,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