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以來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和遵守的帶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是經營準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道德規范和發展目標等的總和,它是企業中的空氣,是企業的氛圍,是企業的風格和習慣,它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作用,影響著企業管理的成效。近年來,中國交建做出了“五商中交”、“升級版中交”的戰略部署,而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研究院)也已成立改革小組,改革之劍蓄勢待發,在這種艱難而復雜的時刻,只有做好企業文化建設,諸如“企業高層與中、基層無法溝通與達成共識”、“組織變革中員工因迷茫、遲疑而不愿擁護和跟進”等危險問題才不會出現,只有發揮好企業文化的凝聚、導向、激勵、約束功能,研究院才會在改革中實現持續、穩健的發展。根據本人一直以來從事企業文化工作的經驗,對企業文化建設助力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效的實現途徑做了如下幾點思考:
一、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一個優秀的企業,就是要創造一種能夠使全體員工衷心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和使命感,一個能夠促使員工奮發向上的心理環境,這一切都和人有關。寶潔公司前董事長Mr.Dupree曾說:“如果你拿走我的資金、廠房及品牌,留下我們的人,十年內我們將重建一切?!边@充分說明人的巨大創造力,企業文化的本質是以人為本。
1.以人為本首先體現在對員工的尊重信任
尊重員工的人格,尊重個人的勞動,尊重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利益分享權等。企業文化只有體現出尊重和信任,員工才能感覺到主人翁地位,才能積極參與到企業全方位的管理中,并在改革中權衡利弊,獻計獻策,而不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
研究院提出了“尊重知識,善用人才,德才兼備,人盡其才”的人才觀,具體闡釋為“要在研究院形成崇尚知識,重視教育,追求科學的良好氛圍”,這是和研究院員工平均學歷高、進取性強、期望值大等現狀相契合的。研究院通過職代會、領導班子成員到聯系點部門調研、青年問卷調查等方法加強上下思想交流和溝通,通過績效考核調整薪酬,通過評優報獎、住房補貼等對員工進行激勵,通過工會組織節慶慰問、文娛活動,將溫暖和關懷傳達給員工,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還應加大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力度,激勵員工建言獻策?!坝^念變,思路寬”,只要全院上下達到充分交流,有效溝通,員工就會在企業管理中迸發出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2.以人為本還需要為員工做長遠發展的規劃,建立學習型企業氛圍
建立學習型企業氛圍,才能為員工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成長環境?!皩W習型企業”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彼得?圣吉經十年對4000家企業跟蹤研究后提出來的,它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通過建立完善的學習教育體系,幫助企業實現具有人力資源挖掘和再造功能的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主導了四航局建材技術、巖土技術和結構技術梯隊,還有六大科研平臺,這些是組織學習型活動的重要途徑,需要提升的是:從內容來說,要更重視向四航局主力公司的主要工藝技術的學習,將研究院技術和四航局主力公司的施工相聯系;從形式來說,大型梯隊活動每年只有一次,各個項目部、專業所更需要建立學習制度,靈活安排學習活動,使學習成為一種常態和習慣。
二、企業文化建設要接地氣,適應企業自身的個性
企業文化的內容分為精神層、制度層和物質層。物質層企業文化是企業文化的外顯部分,指的是那些能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文化形象,如企業的形象標識、員工的統一服裝、口號、標語、企業的裝飾和面貌、技術工藝設備特性和企業歌曲、展廳、紀念品等,精神層是指企業職工的意識形態,而制度層的企業文化,規定了企業成員在共同的工作活動中所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它包括企業組織機構、專業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各類規范文件。
從實踐角度看,當要把管理者倡導的文化融進企業管理的全過程,變成企業員工的自覺行動,制度就成為最好的載體。與制度融合會大大加速企業文化的認同過程,企業制度落實的過程,也就是企業文化不斷走向成熟的過程。所以,在建設企業文化時,必須按照企業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企業有關管理制度,真正實現制度和文化的協調統一,從而使員工既有價值化的導向,又有制度化的規范。
1.員工培訓教育要始終結合研究院中心工作
培訓教育是將企業文化灌輸給員工的最直接途徑,研究院的企業特點決定了員工培訓教育應該結合研究院中心工作,用接地氣的方式和內容利用好員工的寶貴時間。研究院的戶外培訓系列活動就充分結合了研究院的業務特色。如“尋找四航足跡”、“項目歷煉”,使新員工對研究院的業績和拳頭業務——軟基處理有了切身的體會。
此外,研究院利用質量月、安全生產月,紀律教育學習活動月,以項目部、一線所為單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了安全教育、質量教育、紀律教育和培訓,加上勞動競賽、技術比武、導師帶徒等活動,這些活動接地氣,實效性很強。
2.抓好項目文化建設的主戰場
一線項目部是研究院創造效益的源頭、企業形象的窗口,要使企業文化接地氣,必須抓好項目文化建設的主戰場。從途徑上說可以創建文化建設示范點,也可以將企業文化建設與項目標準化管理相結合,提高項目管理水平,還有就是抓好文明創建,研究院文明創建主要有文明工地、文明試驗室,通過選樹典型,總結經驗成果在全院推廣。此外,項目部要利用生產空隙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將企業的關心傳達出來,讓員工體會到家的歸屬感。
3.不斷豐富企業文化建設的載體,利用好微博、微信、微電影等新興媒體的活力和影響力
要接地氣就要利用好新興媒體的活力和影響力。研究院年輕人多,平均學歷高,這些人更容易接受新興媒體。研究院陸續開通了微博、微信平臺,新聞視訊也逐步發展起來,拍攝的微電影《特別的禮物》在廣東省海員工會、南方工報社共同舉辦的首屆海員系統職工“中國夢?勞動美”原創微電影大賽上獲銅獎。新興媒體層出不窮,對于研究院來說,要掌握好度,既要利用起來,吸引眼球,達到宣傳的目的,又不至于出現人力疲乏的情況。
三、新聞宣傳工作者需要“走轉改”,助力企業文化落地
新聞宣傳是企業文化建設最直接的有機載體,對于新聞宣傳工作者來說,企業不乏層出不窮的故事,但提筆難言,更多的不是沒有文采,而是無米之炊的困惑。研究院新聞宣傳工作者抓住機會,走出機關辦公室,深入基層單位,創作出很多鮮活的好作品。
1.介入基層工作,在實踐中了解
空洞無物、脫離實際的文章,大多是因為不了解一線情況,不懂得實踐所需的基本知識,不明白一線員工的想法和需求。要有目的地介入基層工作。在實踐中了解,掌握該項工作的性質、特點及相關知識,甚至有機會可以親自動手進行實踐。比如一項工程的施工技術,它的概念、內容和基本要求文件上、資料上都講得很清楚了,但光知道這些還不夠,還必須從現場發現一些實際問題與實際任務,實踐才能出真知。
2.多向一線員工請教
實際工作者的資料才是第一手的資料,請教的過程就是以人之長補己之短。新聞宣傳工作者大量的一線實踐知識要以間接方式獲得,向人請教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奮斗在在工地現場的員工,一般都會在一個或幾個方面有較深的研究或較豐富的體會,多向他們請教,必定大受裨益。要甘當學生,不懂就問,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切不能用不懂裝懂,蒙混過關的心態對待實踐。中國交建和四航局都辦有機關刊物,但機關刊物決不是文人的筆會,身邊人的故事也決不是空洞的贊美詩,新聞宣傳工作者要牢記“腳底板下出新聞”,到一線用心去采,用情去寫,才能夠彰顯出星點筆墨抵千金的價值。
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資本,是一種競爭力和一種品牌,標志著一個企業的視野和品位,然而企業文化建設也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研究院始終在不斷摸索與實踐,力求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助力企業管理創效,形成研究院長久的生命力,并早日實現“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行業領先的科技型企業”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周忠英.企業文化——未來企業的第一競爭力[J].商業研究,2004(,3):164-165.
[2]李睿.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民用航空,2007(,6):71.
[3]陳中義.企業發展文化為基[J].四川建筑,20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