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要管理好一個企業,一些必要的企業管理規章和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法治。同時,對管理者來說以自己的魄力和高尚的道德同時來征服別人這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我們所說的德治。德治管理的本質是“人性善”,而法制管理的本質是“人性惡”。在傳統文化中,本質的善惡影響著企業的管理方式和路線。
二、“法治”和“德治”在企業管理中的含義
企業的法治,含義也就是依靠著規章制度,針對社會的人情化,人治化進行一一規范。法治的管理模式要求企業的管理者鐵面無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使得權利和責任相統一,企業在法治的管理下會:
1.企業強調的是內部的法規紀律,所有人都必須遵循內部的紀律。在法治的企業中,每個人都行使者各自的工作,明文規定每種職位都有各自的權利和義務。管理者在管理時,不受人情及感情因素影響。被管理者在工作時,也嚴格遵循其規定的紀律。
2.法治企業的管理中,每個職位都有其特定的職權,職權的大小范圍決定企業內的等級,每個等級協同指揮著企業的運轉。
3.對于企業人才選拔有嚴格的標準,首先通過嚴格的考試這樣的門檻,再根據職位的要求進行不同方式的面試。最后選拔岀最有潛力且合適的人才。同時,在企業中,人員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將自己的才能不余余力的展現出來,有更多的機會升職,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讓有才能的人不被淹沒在大眾之中,也是提高人員的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法治”重于“德治”的企業內外部環境影響
1.企業的內部環境造成的影響
1.1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及文化,我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悠久的歷史強調的是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就如我國古代的君主的世襲制度,其非正式制度的安排力極其強大。在家族企業面對問題的時刻,其考慮的更多的是自己個人及家族的利益,其次才考慮的是企業的前途。在關系錯綜復雜的社會,某些途徑確實可以給企業帶來眼前的收益,但就長遠的角度來看,沒有好基礎怎么能夠給企業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根基,企業也很難成為一個世紀級的大企業。同時由于企業內部的關系化會造成領導者對企業方向的判斷,企業沒有好的員工和領導者,將會失去企業的方向。個人管理的創造力的發揮受到了抑制,由于關系化的存在,領導者考慮的方面不僅僅只是企業的利益,很多還需考慮其關系的各種利益。這對企業的持續發展極為不力,企業的發展受到限制,由于家族化的弊端,要維持一個好的企業,必須選擇一個更能保障企業利益的制度,只有好的制度才能夠保障企業的切身利益。使得有些家族企業,在面對人情和事實的面前,有法可依,可以清晰的讓領導者看清判斷的利和弊。
1.2企業管理者有些比其他人多的權利,在我國的文化中,權利和利益是緊密聯系的。企業要擴大規模,實現全球一體化,利益對于管理者來說也是一塊鮮美的肥肉。在我國,以權謀私的事例大家已經司空見慣。對企業來說,以權謀私的現象,不僅僅會對企業的經濟造成不小的創傷,同時這也會與企業的形象和品質造成影響。然而企業在發展期,最求的是效益和品質,如果管理者的私心過重,權利過大,很容易造成企業的方向偏離正常的軌道。企業能否繼續發展也就一個大大的問號。
1.3企業在剛剛成立的初期,其各個方面還不夠成熟,企業為了擴大規模,必須網羅人才,為了挽留人才,不讓其流失,企業在初期一般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對員工提供最好的待遇,提供企業做大的關心力度,以人情的關系讓人才留住剛成立的企業。企業慢慢立足,讓企業有做強做大的機會。當企業步入正軌,規模開始慢慢擴大的環境下,人性化的管理對企業的管理慢慢失效,人才越來越多,人和人的競爭也就愈演愈烈,這時的企業就必須規范管理,制定出有效的規章制度,讓競爭化為奮斗的動力。同時企業面臨的市場更加劇烈,直接管理和控制整個企業很難奏效,這時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生產管理模式對企業的發展更好。企業通過相應“法治”手段來強化其管理制度的效應,規范管理和提高效率?!耙婪ㄖ螄迸c“以德治國”對企業的管理起著重要的作用,德治在企業的管理中固然重要,但要發展企業法治還是取決定性的作用。特別是當我國步入WTO國際組織后,我國企業面臨更多的是國際化市場經濟的挑戰,為了迎合國際市場經濟,和國際的企業接軌,在與我國國情相結合后,讓其有效的管理規章和模式運用到企業的管理中,使得企業的效率高效化。只有踏踏實實的按照規章管理企業,企業才有可能一步一步發展壯大。
2.企業的外部環境造成的影響
2.1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以孟子為代表的性本善人性本善的表現占主導地位。中國傳統的管理思想與人性本善相結合,以德治為主導。但面對日新月異的今天,這種管理方式已經落后于西方的管理模式。由于西方企業的高速且高效的擴大化,其望塵莫及的速度,讓我國企業不禁考慮其自身的管理問題。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后,中國的企業必須迅速融入到世界經濟一體化之中,中國企業必須接受西方的管理模式同時又與自身的特點相結合才可能去面對全世界企業的合作和挑戰。目前我國的經濟還在發展中,我們要迅速融入國際的經濟一體化,趕上國際的步伐,學習最先進的管理模式,俗話說,“無規不成方圓”必須把“法治”先于“德治”。如果在世界的經濟貿易活動中,中國依然按照以往的“德治”優先的管理方式,就會出現雜亂無章的局面,世界所不能接受,中國就很難融入到世界的經濟體系中去了。我國要摒棄傳統的企業管理,必須建立起完善的體制和管理制度。以法來壓制多面形成的傳統人情。所以對于現代企業管理來說,法治優先于德治是國情的必然房展方向。
2.2由于市場經濟帶來的社會的利益主體多元化和社會的資源配置市場化,讓我國一直以來以道德約束為主導的企業管理模式受到巨大的沖擊。如果在高速發展中的今天,法律成為當代企業管理的基礎,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法律的保護、管理、約束和推動。法治的企業相對于其他企業來說,其結構和分工還有企業的方向更為明確。雖然現代企業管理中法治優先,但德治和法治二者但其地位和功能對于現代企業管理中都是很重要的。雖然依法治國”“以德治國”只是我國治國方略的兩個基本方面,其對企業管理的意義重大。
社會主義現代化企業的建設不是僅僅需要法治優先,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規范體系,同時也還是需要加強德治,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規范體系。要保障目前企業在中國經濟體制格局的穩定快速發展,“法治”是必要的發展條件,在“法治”管理得到完善的情況下,德治也是必不可少的?!胺ㄖ巍薄暗轮巍痹诮ㄔO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是不可或缺的,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參考文獻:
[1]程玲.關于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二維關系[J].華中師范大學,2002.
[2]楊永祺.從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的關系看“德法并舉”的重要性[J].吉林大學行政學院,2003,(207).
[3]胡火林.淺議民營企業管理中的法治與德治[J].管理視野,2011.
[4]程耿.企業管理中的“法治”與“德治”[J].石家莊法商職業學院教學與研究\\(綜合版\\),2005.
[5]黃文忠.論“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企業管理模式[J].河北師范大學法政學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