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事前控制,選擇資信良好的客戶
客戶選擇對債權清收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選擇客戶一定要進行資信調查與評估。首先應弄清對方的法律地位。根據我國現行的法規,經濟活動的主體大致可分為法人(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非法人經濟組織(領取《營業執照》)和自然人(包括個人獨資、個人合伙,領取《營業執照》)。只有弄清對方的法律地位,才能弄清到底是誰承擔責任,是承擔有限責任,還是無限責任,能承擔多大責任。對對方主體法律地位調查主要通過查驗對方的執照、查閱工商登記檔案來進行。
對客戶還應考察其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負債比例)、信用狀況等。根據調查與判斷結果,確定各客戶的信用等級,核定各客戶的賒帳限額,嚴格在限額內開展賒銷業務。對資信狀況不佳的客戶,如對方能提供擔保,也可與其交易??傊?,企業不能不加選擇地開展賒銷業務、擴大賒銷的范圍、數額。
二、建立健全定期清理債權的內部管理制度
企業應從維護自身權益、保證資產安全完整的角度出發,建立、健全對應收債權定期進行清理的內部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企業財務部門至少每半年應對所有債權進行一次系統清理,落實每項債權的形成時間、形成原因、經辦部門或個人、長期未收回的原因、相關業務部門的回收計劃、擬采取的回收措施和回收具體責任人,將落實結果及時匯報企業管理當局,由企業管理當局向相關業務部門下達債權回收的強制指令。企業的內部審計或監督部門至少每年應對所有債權的清理情況進行一次檢查、督導,如實評價業務部門債權回收計劃的完成情況,連同經濟責任考核的建議,一同匯報企業管理當局。
三、將債權回收的壓力向業務部門轉移
許多企業的銷售部門為了擴大銷售、完成年度銷售指標而大量對外賒銷,但對賒銷貨款能否按時收回關注度不夠,回收債權的主要壓力放到了企業的財務部門;而企業財務部門不負責具體的銷售業務,回收債權比較被動。因此,企業應通過加強考核,將回收債權的壓力向銷售業務部門轉移。企業管理當局應在銷售部門業績考核辦法中明確規定:銷售部門賒銷業務的款項,必須在年末收回;如果賒銷貨款在年度終了仍未收回,財務部門將從其當年完成指標中扣減,即至年末仍未收回的貨款視同沒有完成對外銷售。
四、加強對應收債權的函證管理
應收債權不同于物權,其并不是永久地具有法律效力,為了保護債務人和督促債權人及時行使權利,各國立法都對債權作出了時效性規定,要求債權必須在一定期間內行使,債權人超過這一期間行使權利,將不受法律支持。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就要求企業要及時回收債權,避免債權法律效力的喪失。如果企業對自己的債權多次催收但未獲償還,就必須采取措施,中斷債權的訴訟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訴訟時效通過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重新計算”。根據該條款,中斷時效的方式有提起訴訟、權利人提取請求和義務人承認三類。對于企業而言,通過主張權利中斷時效最為簡單易行。這就要求企業對那些長期無法收回的債權,要定期進行函證,至少每年一次向債務單位發函詢證,讓債務單位蓋章確認并回復詢證函,以確保債權不因超過訴訟時效而喪失追索權。在這一方面,筆者根據多年從事內部審計工作的經驗,企業的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普遍不重視債權的函證工作,使許多債權實質上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這是企業加強債權管理需要重點注意的一個方面。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或監督部門應至少每年一次對財務部門的債權函證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確保財務部門對所有的債權進行了函證,以及落實哪些債務單位對詢證函進行了回復,哪些未進行回復。對那些已進行函證但未取得債務單位回復的債權,要及時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權利。
五、高度關注債務單位的經營情況
企業在回收債權時,往往會遇到債務單位因經營困難、現金流量不足等原因而無法償還的情況,這就要求債權單位的管理部門要高度關注債務單位的經營情況。如果債務單位確實連年虧損、現金流量嚴重不足,債權單位應考慮采取更為靈活的回收方式,比如進行債務重組、減免債務單位部分債權等,以最大限度地收回部分債權,避免全部形成壞賬損失。對采取了更為靈活的回收方式后仍不能收回的債權,要注意收集債務單位生產經營、破產改制等方面的信息資料。如果債務單位進入破產程序,一定注意要取得其破產的有關法規文件,為以后報批壞賬損失準備基礎資料。否則,企業的壞賬損失將無法稅前列支而不得不進行納稅調整。
六、采取激勵措施,加強債權回收
對那些回收難度特別大的債權,企業管理當局應制定激勵措施和辦法,充分調動公司員工及社會相關部門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加緊回收。對那些本地債務單位所欠的貨款,可通過與公司內部員工簽訂協議、回收債權提成等方式,鼓勵公司員工去回收;對那些回收難度特別大、外地債務單位所欠的貨款,可通過與執法部門簽訂協議、回收債權提成等方式,委托其進行債權回收。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加強債權管理、回收債權的制度或辦法,企業要綜合運用,多管齊下,才能保證債權及時回收到位,有效避免壞賬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