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 言
隨著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的展開,深刻分析了黨所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和肩負的歷史任務,在客觀分析黨的現狀的基礎上,指出了黨在新的形勢下自身存在的問題,把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作為目前重要的發展目標[1].在這一前提下,政府相關人員根據自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結合新時期社會發展的現狀,制定了我國政府公共管理新理念,公共管理新理念的提出意味了我國新一輪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開始。隨著公共管理新理念的逐漸落實,有效的解決了政府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促進了我國公共事業的發展。
1 公共管理新理念
公共管理新理念打破了傳統公共管理理念的束縛,把以前政府一手承包的項目逐漸下放到人民群眾手里,政府給予技術上和政策上的扶持,不直接參與到其中,注重人民群眾思想道德的培養,積極開展社會公益項目,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運用市場和社會力量推動公務服務社會化。進一步的落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思想,使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了保證。
2 傳統公共管理理念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公共管理理念影響,政府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了很多問題,影響了我國公共事業的發展,使部分人民群眾的自身權益沒有得到合理的保護。
2.1 公共管理理念和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
隨著社會的發展,公共管理理念和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下崗工人的安置、城市建設中拆遷居民的賠償、計劃生育等等和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一系列問題,沒有得到更好的處理,部分地方政府在處理拆遷問題上,對人民群眾態度惡劣,使用不法手段進行逼迫搬遷,使人民群眾自身合法的權益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激化了人民群眾和公共管理理念之間的矛盾[2].在面對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部分人民群眾受條件限制,接受的文化水平較低,自身素質和職業技能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造成了大量失業的情況,使我國部分人民群眾產生盲動心態。
2.2 公共管理理念在新形勢下的不足
我國政府自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為了緩和與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政府加強了向公共政府前進的腳步[3].但是,在新形勢下,公共管理理念中的不足之處顯得越加明顯,政府在發展過程中提出先帶領一部分人富裕起來,再逐漸的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造成了部分人利用不正當的途徑獲取了社會的公共財物,使人民群眾之間的貧富差異拉大。從另一方面講,我國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國家價值觀被部分人民群眾誤解或者變向的理解,在現實生活中,造成了金錢至上的觀點,不論什么事物都通過金錢進行衡量,使人民群眾的心理逐漸變得冷漠。
2.3 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法力度仍需加強
目前,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發展,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部分人民群眾已經懂得運用國家的法律法規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但是,由于我國的部分法律法規過于缺少或者處理方法不夠全面,導致很多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另一方面,在實際生活中,仍然存在部分執法人員利用手中的權限侵犯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現象。這都說明了政府還應該完善法律法規和加強執法力度。
3 政府公共管理新理念在社會實踐中的運用
政府公共管理新理念不斷的在社會中加強了運用范圍,改善了人民群眾的就業問題,提高了執法效率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保證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了社會的穩定發展。
3.1 政府授予企業經濟權
在公共管理新理念的背景下,政府通過授權或委托一些私人企業去經營公共領域的項目。例如:自來水供應項目、電話項目、供電項目、房產項目、食品生產項目等等,政府不直接參與到企業的經營中,對有關項目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從中起到監督的作用,緩和了人民群眾和公共管理之間的矛盾,確保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3.2 鼓勵人民群眾參與到公益事業中
為了確保我國的弱勢群體的穩定生活,政府一方面大力宣傳公益事業的重要性,普及了公益事業的相關知識,加強了人民群眾思想道德的培養,讓人民群眾對公益事業有了更多的認知[4].另一方面,在政策上給予大力的支持,吸引和鼓勵人民群眾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例如:成立貧困基金會,對我國有困難的人民群眾給予及時的幫助;設立社會保險和退休保障,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穩定;建設平價住宅房,針對我國較為貧窮的人民群眾給予物質上的保障;創辦養老院、殘疾人福利中心等這一系列公益活動的開展都是為了更好地保證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3.3 加強監督力度
近年來,我國政府針對相關法律法規有了進一步的完善。在傳統的公共管理中,部分相關人員通過法律法規的漏洞,對人民群眾的自身權益造成了傷害,在公共管理新理念中,政府不僅完善了法律法規,還加強了監督力度和執行力度,成立了單獨的監督機構,加強了執法人員的品德培養,讓執法人員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同時,對于侵犯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不法分子,政府加強了處理措施。
4 總 結
綜上所述,政府公共管理新理念的實踐有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從政府授予企業經濟權,鼓勵人民群眾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以及加強監督力度幾個措施中可以看出,應該加大公共管理新理念在社會中的運用范圍,從而更好的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
主要參考文獻
[1]姚引良,劉波,汪應洛。網絡治理理論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實踐中的運用及其對行政體制改革的啟示[J].人文雜志,2010(1):76-85.
[2]鞠桂富。 現代公 共 管 理 理 念 在 宗 教 活 動 場 所 財 務 監 督 管 理 中 的 運用---以江蘇宗教工作實踐為例[J].中國宗教,2011(9):56-59.
[3]黎映桃。論當代公共政策的價值目標---取向、界說與評價途徑[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1(6):716-724.
[4]魏冰。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我國行政改革的啟示[J].河南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4(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