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鎮化中的土地管理問題探析
摘要:本文通過對城鎮化中的土地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針對性的城鎮化土地管理對策。亦在不斷完善土地管理的工作,找到問題實行有效的處理,進而才能夠改善我國城鎮化土地的用地情況,促使大、中、小城市均獲得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城鎮化;土地管理;問題探析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促使我國國土的開發空間約束情況越來越明顯,而土地實際的供需矛盾也變得非常嚴重1[].由此可見,需找到土里管理中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計劃進行處理,才能夠有效的保障土地實際的利用率,實現節約用地的效果,滿足城鎮化中不同的用地需求。
一、城鎮化中的土地管理問題探析
(一)城鎮化開發空間的缺乏
1、大規模、高強度開發國土空間受限的問題
結合我國的國際經驗,人均我國生產的總值可達到1萬美元前,人口和產業方面均能夠向發達的區域。但是,建設用地新增空間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2、實際建設用地比例的問題
建設用地過高,對于可持續發展會造成一定的限制。如果通過建設用地的占有比例來看,我國當前狀況2005~2020年建設的用地會從335%提高395%以上。如上海會從30%上升為35%左右,天津會從28%上升為36%,北京會從17%上升為22%等。我國東部不同的省市國土的開發程度,逐漸超出14%的標準,而高深圳、廣州和北京等城市均超出20%以上,這對于我國土地的可持續發展會造成直接的威脅。③不同行業用地矛盾的提升,主要表現為我國人口數量的增加,規定人么堅守耕地的紅線。此外,建設國土的生態屏障和安全機制,均需要確保合理生態方面的用地。而工業化和城鎮化、新農村的建設,均需要合理的安排足量建設的用地面積。這些用地于東中部區域的需求,比較集中、突出。
(二)城鎮建設用地的布局、結構不合理
1、城鎮用地空間布局的問題
城市的空間形態,均會產生以主城區為主和擴散的方式向外進行蔓延的發展,進而促使城市的實際用地情況,出現布局不合理的問題。而集鎮、村莊形態和布局、用地方面均會產生混亂的情況,導致用地的用途、功能在配置方面均不能夠達到合理,而生產和生活方面的功能還會出現配套缺失的情況,從而就會出現用地效率低和閑置用地的情況。
2、建設用地比例的問題
當前,我國城鎮的用地內部比例為城鎮工礦3:農村居民點7,結合人口的分布情況進行計算,農村實際的用地超過要求,而城市的比例有比較小,城鎮間會出現顯著的用地效率的落差問題。
二、城鎮化土地管理的完善對策
(一)城鎮化開發空間的完善措施
1、大規模、高強度開發國土空間受限
區域的人口需合理的設計空間的布局,于我國國土開發的空間缺乏的情況下,確保城鎮化能夠實行合理的空間布局。城市化進程中,有效的構建城市圈、群,同時可依托并推動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的協調發展。城鎮化的布局需結合國家下達的經濟方面的非均衡發展策略,同時堅持東部地區發展、西部地區發展的順序促使不同地區的良好發展,確保地區開展的均衡性和協調性。
2、建設用地比例的完善措施
土地空間在布局方面,應堅持優三聚十八的策略,完善(都市圈)的發展,和聚集發展的18個城市群。主要包括: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區和珠江三角洲區。18個城市群為:冀中南地區、江淮地區、太原城市群和東隴海地區、呼包鄂榆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以及哈長地區、中原經濟區和長江中游地區、蘭州一西寧地區、滇中地區、北部灣地區和成渝地區、黔中地區、藏中南地區和天山北坡地區、關中一天水地區、寧夏沿黃經濟區。18個大城市大概占據我國土地面積20%左右,由此可見,加強我國的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能夠發揮較好的支撐、示范的效果。
(二)優化城鎮建設用地的布局、結構
1、城鎮用地空間布局的完善
城鎮化的發展可實行推動的模式,有效的吸取西方以往的經驗,進而確定國內城鎮化的發展模式。主要需根據我國土地資源的情況,制定實現盈利空間的布局方案,應將城鎮的發展作為都市圈的整體,以大城市為主要的中心,推動四周小城鎮的發展,從而能推動大、中、小城鎮,能夠在都市圈的協調下獲得良好的發展。實行工業產業的功能配套,然后有效疏解中心的城區,充分的利用可利用資源,以滿足城鎮的發展需求。
2、城鎮建設用地比例的完善
合理的安排城鎮的內部發展空間,將生產和生活、生態用地空間進行協調,并按照空間用途方面的管制內容,實現節約用地的目的。與此同時,建構良好的環境和生態景觀,對于城鎮的發展均具有較好的推動作用。充分發揮耕地生產和生態的功能,由于耕地存在生產和生態等很多方面的功能。其不僅為重要生產的空間,同時能夠建設更好的家園,屬于不能夠缺少的部分。此外,其還可發揮生態用地方面的效果,對于耕地進行較好的保護的同時,能顯示出耕地景觀的功能。主要通過生態功能的農田,于城市中達到景觀的效果。而耕地和建設方面的用地實行穿插的布局,能構建良好的環境,優質的景觀和完善的生態,可美化城鎮的生活環境,推動城鎮的良好發展。城市組團也比較重要,可通過綠色用地實行穿插工作,然后將城市的空間實行間隔,可通過大面積的耕地和水面、林帶等綠色、生態的空間進行穿插和隔離城市空間的工作,進而構成優質的城市組團。大、中、小城市相關的協調配套,達成城鎮的完整體系,可實現合理布局的效果。
總結:
國內的城鎮化達到50%左右,而20內仍然后達到較快的發展2[].為推動城鎮化的發展速度,需找到城鎮化中土里管理工作存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方案〔3].以有效的處理土地供需方面的矛盾情況,進而從根本上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達到節約集約用地的目的,滿足城鎮、農村、生活和生產等多方面的用地需求。
參考文獻:
[1]甘根紅。城鎮化進程中的土地利用管理問題及對策探析[J].科技資訊,2013(13):211-212.
[2]劉明晶。濱州市城鎮化建設中的土地管理探析[J].山東國土資源,2013(10):122-124.
[3]崔志剛,劉慧蘭。城鎮化進程中的土地利用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3(18):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