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管理論文 > > 自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監管分析緒論
自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監管分析緒論
>2024-03-31 09:00:01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自媒體信息傳播管理困境探析
【緒論】自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監管分析緒論
【第一章】自媒體信息傳播的內涵、形式及其特征
【第二章】自媒體信息傳播的管理內容、目的和原則
【3.1】自媒體傳播管理的現實問題
【3.2】自媒體信息傳播管理弊病的成因
【第四章】自媒體信息傳播的應對策略
【結語/參考文獻】自媒體信息傳播管控機制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緒論

一、 研究背景和意義

“媒體”一詞來源于拉丁語“Medium”,指信息傳播的媒介,是人們用來傳遞信息與獲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載體或者技術手段。媒體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信息傳播的媒介,即“實現了人的器官的延伸,承載并傳播信息的各種物理形式,包括語言、文字、報刊、圖書、廣播、電視、網絡”①。二是指從事信息制作、傳播的部門和機構。通常意義上的“媒體行業”可以參照第二種釋義。目前主流的媒體形式包括傳統媒體、新媒體和自媒體三種。傳統媒體是指不依賴于互聯網存在的媒體形式,包括報紙、電視和廣播等形式的媒體。新媒體是指“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絡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②,包括新聞門戶網站,數字報紙、數字雜志等形式。自媒體同樣以網絡為載體,但是其信息的發布與審核放權于“平民”.傳統媒體、新媒體和自媒體均為當前的主要媒體形式。

“人人皆記者,處處是新聞”描寫的正是自媒體時代信息泛濫的現象。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信息的種類和數量繁多。加之自媒體發布信息的門檻較低,發布者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或者思考角度大相徑庭,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感受。發布出來的信息側重點不同,產生的影響的也會不同。就此而言,自媒體中信息的傳播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既可以引起積極的共鳴也可以帶來消極的影響。所以對于自媒體信息的傳播必須進行嚴格管理,使人們正確的了解和認識自媒體,發揮自媒體的最大作用。

只有人們準確的認識自媒體和自媒體信息的傳播,才可以拉近自媒體和用戶間的距離,使自媒體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自媒體才可以得以長存和不斷進步。自媒體給予了用戶一個自由獲取和發布信息的平臺。人們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表達和獲取積極或者消極的價值觀,正確的對待自媒體的地位和其帶來的信息,才可以獲得自我良性發展。自媒體技術是社會宣傳工作的重要工具,正確的把握自媒體的特點和概念,可以為社會管理提供動力。

二、 文獻綜述

針對本課題而言,自媒體的定義起源于國外,所以對于自媒體和自媒體的信息傳遞方面的研究比較多。1998 年是自媒體研究的濫觴。當年的克林頓“德拉吉”事件激起了自媒體的研究熱潮,人們開始重視到自媒體的力量。因為信息來源于人民大眾,所以研究伊始階段自媒體是以“公民記者”的身份出現?!白悦襟w”是丹·吉爾莫首先提出的。2001 年 9 月 28 日,他在自己的個人博客中將媒體劃分為三類:

Journalism1.0、Journalism2.0 Journalism3.0. Journalism1.0 指包含報紙、電視和廣播在內的傳統媒體;Journalism2.0 指依靠于網絡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新聞門戶網站等;Journalism3.0 指以微博為首的點對點式媒體。2002 年之后他用“We Media(自媒體)”一詞替代了 Journalism3.0 的概念,并且于 2003 年發表了名為《下一時代的新聞:自媒體來臨》(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HereCome 'We Media' )的文章,他指出‘We Media’將是未來的主流媒體,并且成為整個新聞傳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年 7 月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聯合撰寫的“We Media ( 自媒體) ”研究報告。報告指出“We Media 是普遍大眾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途徑”.此后丹·吉爾莫還出版了《We TheMedia》一書,其中文版于 2005 年 1 發行于臺灣,并譯名為《草根媒體》,2010年才由南開大學出版發行內地。也就是說國外的自媒體研究遠遠領先于國內的研究。

中國知網的數據庫中數據顯示,我國于 2002 年出現第一篇與自媒體相關的文章,名字為《博客:互聯網第四塊里程碑》,在文章里作者介紹了因為博客的存在,“德拉吉”事件和“九一一”信息得以迅速的傳播,主要突出的是互聯網的作用。2005 年“自媒體”一詞開始出現于研究論文中,第一篇出現“自媒體”的文章為《自媒體的“歧路花園”--博客現象的深層解讀》。到 2011 年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中國知網數據中以“自媒體”為關鍵詞查詢:2011 年相關文獻 599 篇,2012 年相關文獻 1132 篇,2013 年相關文獻 2032 篇,2014 年相關文獻 1925 篇。對于自媒體的研究也涉及多個科學領域,其中新聞與傳媒 3673篇,高等教育 341 篇,行政學院及國家行政管理 297 篇,信息經濟與郵政經濟291 篇。與哲學相關的專業中: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 223 篇,思想政治教育 52篇,馬克思主義 26 篇,倫理學 16 篇。哲學類或者科技哲學類的研究為 0.從 2002年“自媒體”概念的提出到 2005 年“自媒體”一詞出現于國內研究文獻上,整整晚了 3 年。

整合現有的文獻發現,自媒體的研究主要分為自媒體的發展、應用、影響、盈利模式和媒介融合五個方面。對于自媒體研究高度集中于傳媒學領域,缺少哲學的理論思考。站在哲學的角度去審視自媒體的只有兩篇文章,《微博客的哲學結構》和《微博微力量的哲學思考》。前一篇是研究自媒體中的客體與主體的矛盾性的,后一篇研究的是自媒體通過持續的、大量的信息傳播對人們的思想產生的影響(量變引起質變)。

三、 論文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論文思路

本文充分當前自媒體技術普及之后造成的不同的社會反映,綜合分析了當前對于自媒體信息傳播的管理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并試圖給予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期自媒體技術的普及給人們帶來更大的益處。

(二) 研究方法

1. 文獻研究法

參考學習國內外相關文獻,提取主要的觀點,結合自己課題的研究,進行反思,為研究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聯系實際,進而得出具有推廣價值的一般規律和方法。為自媒體傳播管理問題的探究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2. 系統分析法

綜合分析所有能夠對自媒體信息傳播管理的產生影響的因素,從不同的角度多次分析問題。其次,根據信息傳播的過程分析問題。

3. 交叉學科研究法

自媒體信息傳播涉及到多個學科的知識,只有從不同的學科出發綜合考慮問題,才能夠找準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最終選取筆者認為最突出的問題,最重要的原因和最有效的管理策略。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