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建立健全的、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可以有效協調企業內部各階層各部門之間的互相關系,可以健全和完善企業的內部治理機制.此外,企業內部建立健全的、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可以在協調企業委托代理關系等過程中發揮監督、風險管理、服務等作用。
一、公司治理中內部審計的作用
具體而言,企業內部審計機制可以對企業的下列諸多方面起到監督作用:第一,監督管理企業內部治理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關系;第二,監督管理企業內部的非對稱信息;第三,監督管理企業內部經營者有可能產生的道德風險;第四,監督管理企業內部經營者有可能產生的違約風險;第五,監督管理企業內部經營者對企業管理績效的考核和評價.
在內部審計中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和完善的企業財務審計制度,對于加強企業的內部治理具有的作用有:第一,預防和糾正企業經營者可能發生的經濟犯罪;第二,減少企業財務系統中可能出現的財務差錯;第三,最大限度地杜絕企業財務系統中有可能披露的虛假財務信息;第四,監督和管理企業的公正性、合法性經營;第五,監督和管理企業董事會和企業高層決策是否具有效益性、合法性和程序性等,減少企業高層非效益性、非合法性和非程序性企業戰略目標決策給企業造成的損失;第六,監督、考核、評估企業高層的廉正自律行為;第七,監督、考核、評價企業高層的企業經營績效;第八,監督、考核、評價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健全性和完善性等。企業中的內部審計機制,通過預測和管理企業在生產過程和經營過程中的風險的途徑,將企業生產與企業經營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迅速報告給企業高層,促使企業高層及時采取防范措施來規避風險,從而達到提升企業內部組織整體管理效率的目的。內部審計的服務作用主要體現在內部審計對企業的生產狀況和本企業的經營狀況等情況由于比較熟悉而提供審計服務和管理服務的作用更加突出,所以在企業實施內部審計的過程中很容易迅速發現本企業生產狀況和本企業的經營狀況中的薄弱環節,然后及時報告給企業高層并向企業高層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二、公司治理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企業中的內部審計機制在企業的內部組織治理中的確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但是,企業中的內部審計機制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存在著以下不足:
(一)內部審計機構地位不高、且獨立性比較差。企業中的內部審計機制與企業中的其他部門一樣,受制于企業高層的管理和指導,自然不可能準確無誤地完全行使企業內部審計機制的全部職能.比如,很多企業的高層將企業內部的審計機構與企業內部的其他部門置于平等的企業組織地位,而導致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無法和無權對企業中的其他職能部門進行真正的、認真的考核和評估,而導致企業內部審計流于形式.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表面直接接受企業董事會的領導,但是實際上大多數均受到來自于企業中層相關部門的領導和企業中層其他部門的領導,從而導致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缺少應有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導致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應付于表面.
(二)內部審計重點不明確,并且職能尚未轉變.目前,在我國有不少企業中的內部審計機構中的工作人員從事的仍然是對企業各部門進行傳統的“經濟監督”審計,其審計的效果和效率也低下;另一方面我國上市企業中的很多高層管理者對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職能缺乏正確的認識,將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職能片面地理解為審核財務系統的經濟賬目,從而導致我國某些上市企業將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與企業的財會職能部門合為一體的現象,從而導致我國上市企業中的內部審計機構無法正常地、獨立地行使本機構的職能而順利地開展審計工作,更無法得出客觀公正的審計結論.
(三)傳統的內部審計方法已不適應公司治理的發展要求.鑒于我國很多大型上市企業都已經采用了網絡化信息系統操作程序,所以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中的審計人員必須學會熟練操作計算機。不僅如此,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中還應該至少有兩名甚至多名熟練掌握和熟練運用最新計算機技術的專家。熟練掌握和運用最新計算機技術的專家將協助上市企業研究和開發企業生產和企業經營等方面的計算機審計軟件,協助企業培訓企業其他職能部門的企業審計人員熟練操作計算機,熟練使用計算機中的技術審計軟件。遺憾的是,目前我國上市的企業內部審計職能部門因為尚無上述方面的計算機專業人才,而導致既不能緩解更不能解決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中審計人員不多但是審計任務卻非常繁重的矛盾,導致我國上市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出現無法正常發揮審計作用、更無法超常發揮其審計職能的嚴重局面,從而嚴重影響了我國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質量與審計效率。如此缺乏高屋建瓴的審計和建議,當然無益于企業高層分析企業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無益于企業高層預防與解決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潛在的風險。
(四)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目前,我國多數企業都是將企業的治理重心聚焦于董事會和企業的外部審計部門,對建設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如此重大的問題往往視而不見。內部審計部門往往被看作外部審計的輔助性機構,企業設置內部審計部門的目的不是為了更好地加強上市企業的內部治理,而是為了敷衍我國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及上市企業審計部門的要求。因此,我國上述企業中的內部審計機構在審計企業生產和企業經營時往往難以主動地、獨立地開展正常的審計工作。
三、強化和完善內部審計的建議
提升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地位,取決于企業良好的內部環境。故此,企業高層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從而增強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所擁有的獨立性地位,是企業審計機構的審計人員能夠客觀公正地調查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具體工作和向企業高層如實報告調查所得情況的基本保證.
上市企業審計機構審計的獨立性是指審計機構中的審計人員在對企業的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審計時,不參與到被審計的相關職能部門的生產活動和經營活動之中;不與被審計的相關職能部門發生任何的利益關系.事實證明:企業內部健全與完善的治理結構可以有效推動和有效促進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工作的正常運行.所以,上市企業必須采取下列主要措施有效推動和促進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正常運作和審計職能的超常發揮:合理設置內部審計組織機構.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審計機構設置模式,根據自身需求建立內部審計組織機構.例如,規模較小并且尚未建立規范的公司制的企業,一般都會面臨人員配備不足等問題,可設置2~3名專職內部審計人員,直接受總經理領導;業務比較單純、規模比較小的上市企業,可以設置單獨的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綜合性業務多、規模比較大的上市企業,可以在上市企業的董事會下屬再設置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改進審計技術.
內部審計領域正在不斷融入管理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工程項目審計、質量控制審計和管理舞弊審計等邊緣學科,由此可見,上市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可以推動和促進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迅速完善,可以推動和促進企業內部財務信息的定期披露.
正因為如此,上市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必須逐步實現企業內部審計過程的三個轉變:第一,從傳統的事后審計轉變為事前審計、事中審計和事后審計相結合;第二,從傳統的靜態審計轉變為動態審計與靜態審計相結合;第三,從傳統的現場審計轉變為遠程審計與現場審計相結合。
(二)調整審計范圍和重點,繼而轉變內部審計職能。面對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變化,我國上市企業必須迅速調整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中心和審計范圍:第一,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審計必須涵蓋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和企業的各個管理層面;第二,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審計必須以審計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中心;第三,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審計必須考核和評價企業的內控制度;第四,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審計必須1計必須對企業各部門開展事前、事中、事后的考核和評價。目前,在全球企業中企業的內部審計制度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
在這種態勢之下,上市企業中傳統的“監督導向型”內部審計模式已經與日新月異的上市企業的內部審計模式格格不入。而我國上市企業傳統的落后的內部審計機制要走出困境,就必須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迅速由傳統的“監督導向型”企業內部審計模式轉變為先進的國際型的“服務導向型”企業內部審計模式;第二,聚焦于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服務”功能,明白上市企業內部審計部門除了準確地迅速地向上市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報告審計中發現的問題之外,還要針對在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向企業高層提出良好的建議,協助上市企業高層管理者做好上市企業的管理和監控工作,提高上市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拓寬審計領域。我國上市企業為適應內部審計工作重心轉變的需要,必須充分利用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對企業各部門生產和對企業各部門經營的熟悉程度,充分利用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相對獨立的組織地位等,逐步擴大對企業各部門各環節的審計范圍,逐漸健全和逐步完善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模式,公正客觀地評價上市企業在生產和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為上市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提供解決上市企業中存在問題的依據.
與此同時,我國上市企業的內部審計重點還應該迅速進行下列幾個方面的轉變:一是我國上市企業的內部審計重點必須向企業的價值增值審計方向轉變;二是我國上市企業的內部審計重點必須向企業的戰略審計方向轉變;三是我國上市企業的內部審計重點必須向企業的風險審計方向轉變;四是我國上市企業的內部審計重點必須向企業的管理舞弊審計方向轉變.
(四)完善公司內部控制標準.我國很多上市于美國的企業,已根據美國上市企業內部審計中的COSO 風險管理框架構建起了非常完善的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制,并承諾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我國上市企業必須通過上市企業的外部審計師對上市企業的內部組織進行全面的、多層面的審核后,我國上市企業才能向本上市企業外部公布本上市企業的內部控制審核報告.目前,我國財政部正在為在我國本土的上市企業和非上市企業制定適合于我國上市企業內部管理的相關條例.根據相關公司治理準則要求,我國上市企業內部審計協會必須盡快制定適合于我國上市企業內部管理的相關條例,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也必須盡快修訂和制定適合于我國上市企業內部管理的相關條例。
(五)健全內部治理體系。我國上市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必須迅速糾正對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偏見,全面了解我國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在協助上市企業高層管理者管理本企業中發揮的巨大作用,賦予我國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應有的職權和地位。與此同時,生產規模大、業務經營多的大型上市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和完善獨立的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制,充分借鑒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上市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模式,充分發揮我國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在企業內部審計中的巨大職能與重大作用,及時發現我國上市企業生產過程和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協助我國上市企業高層管理者管理好我國的上市企業.
我國傳統的上市企業內部審計,從來都是以高高在上的審查者形象出現在我國上市企業的各個部門中.可是,現在面對我國上市企業日新月異的外部環境,我國傳統的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中的審計工作者必須轉變觀念,必須充分認識到我國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在協助我國上市企業高層管理者管理企業時所發揮的巨大作用,迅速順應我國上市企業內部組織管理的需要,迅速轉換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職能,擴大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范圍,改革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技術,提升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價值,變革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模式,優化我國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結構等.
此外,我國的上市企業還必須保證我國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以及在上市企業中的組織地位,充分利用我國上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與上市企業董事會、上市企業外部審計等之間的互補關系,有效推動和有效促進我國上市企業的內部組織治理.
參考文獻:
[1]劉建勛。淺議公司治理結構下國有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職能的發揮。河北金融,2013.5.
[2]孫園園,崔娜。從公司治理視角看企業的內部審計。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8.
[3]林培潔。 公司治理中的內部審計機制探討。 特區經濟,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