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對招投標全過程的審計
審計部門應精心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充分做好審前準備工作,實行全過程實時監督。
審計招標條件的完備程度。審計部門要了解批準立項文件對基建工程項目的一些基本要求,建設資金的構成情況,設計文件及工程概算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審查招標前的準備工作是否完成,基建工程場地的道路、供電、供水等準備工作是否已完成。審查建設項目招標工作機構設置的完備程度,內控制度的嚴密程度。
審計招標方式的合法性。審計部門要了解工程項目采取的是公開招標還是邀請招標。采用公開招標方式時,是否在規定的媒體上發布了招標公告,公告是否明確了招標人的名稱、地址,招標項目的類別、數量、工程地點、施工時間及如何獲取招標文件,同時是否要求潛在投標人提供有關的資質證明文件、在建工程情況、所獲獎項等內容。邀請招標是否同時向規定數目以上具有承擔所招標項目能力、資質較高、信譽較好的特定法人(或特定企業)發出了招標邀請書。
審計招標程序的合法性。審計部門要監督整個招標工作中是否做到了與企業談判、評標、定標三個環節分開;參與編制和審定標底的人員、評標工作小組成員及有關工作人員是否合規有序工作,有無弄虛作假、“明標暗定”的現象。審查招標文件是否已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是否按規定已發布招標公告或發出招標邀請書,其內容是否合法,是否與招標方式所規定的一致。審查招標單位出售、分發的招標文件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在發出招標文件后規定的時間內是否組織投標單位勘察過工程現場,并及時解答疑問。
審計標底的客觀性。審計部門要重點審查作為編制標底依據的招標文件、設計圖紙和相關資料是否符合法規要求;注意標底的合理性,是否控制在概算以內,有無提價壓價的情況,人為調整標底問題;標底的保密工作是否到位,所有參與招投標工作相關人員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他人透露關于招投標現階段具體情況。
審計投標單位資格的有效性。審計部門著重審查所有參與投標的單位是否具有投標資格及達到進行基建工程建設所要求的資質等級,各家單位在建工程質量情況如何,近年承建的基建工程項目所獲獎項是否為國家法定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所頒據,工程項目經理、技術人員是否擁有國家頒發的資質證書,施工機械器具數量是否達到建設要求審計開標的保密性。審計部門要監督招標工作組是否邀請了所有投標人代表參加并當眾組織開標,期間有無暗箱操作,有無違反規定現象;開標前是否組織推選的代表檢查投標文件的密封情況;經檢查無誤后,工作人員當場拆封,宣讀投標人名稱、投標價格及投標文件規定的其他主要內容;開標過程是否做好了記錄,并存檔備查。
審計評標的公正性。審計部門著重審查評標委員會成員是否由招標人代表及有關基建工程技術、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專家共同組成。評標委員會是否按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原則,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和比較,將投標價格為合理性最低價、企業信譽好、施工質量高、組織管理嚴密的單位確定為中標人。
審計定標的合理性。審計部門要監督招標單位與已確定的中標單位在履行承包施工合同訂立之前的手續辦理過程。一是審查定標的程序、方式是否符合規定,做到合理最低價價中標,最后定標價格是否偏離了市場行情。二是審查投標單位是否在規定時間內持中標通知書到招標管理部門辦理了審查復核等有關手續。三是審查中標人是否按規定及時足額向招標人提交了履約保證金,中標單位是否在規定時間內按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簽訂了書面合同。
二、加強對相關工程施工合同的審計
審計合同的完整性和規范性。若工程施工合同簽訂不完整、不規范,工程結算計價就難以確定。因此,審計人員要重點審查雙方基本條件是否都已具備,施工合同的簽訂過程是否合規、辦理手續是否齊全,合同內容是否合理、全面、合法,甲乙雙方的責任、權利是否明確。
審計合同書條款與招標書條款的一致性。招標工作結束后即進行合同的簽訂。審計論文中應注意審查合同的內容是否貫徹了招標精神,招、投標過程中形成的圖紙變更、招標文件的修改和補遺、圖紙及招標答疑文件、詢標紀要、各種協議等是否作為合同文件的組成部分,確保合同的實質性條款與招標文件和投標書中的實質性內容相一致。
審計施工合同的履行情況。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有關款項計算以及損失賠償的計算處理等是否正確,有無不遵守合同條款規定的現象,有無轉手承包、偷工減料、弄虛作假、高估冒算等非法盈利等問題。特別是在工程量清單報價配合單價合同的情況下,審計部門一定要審查核實工程量的計算是否準確,是否按照合同規定的程序、辦法、清單項目、技術規范和設計圖紙等,以實際完成的施工數量進行計算。
審計分包工程施工合同。分包工程合同常見的問題主要有:某些條款違背與業主的主合同,如主合同優惠下浮率與分包合同優惠下浮率不一致;合同工程內容涵蓋面不夠,如某項目部分分包合同工程內容與分包結算工程內容不一致;分包合同的主要經濟條款不準確,事后補簽合同,有失客觀真實。
三、加強對工程結算的審計
把好工程量計算審計關。工程量是組成工程造價的基本要素,工程造價是否準確主要取決于工程量計算是否準確。工程量的審計辦法,根據需要和具備的工作條件,可采用全面審查法,即按圖紙及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按預、結算編制的程序和項目要求逐項逐條計算、匯總,然后與分包結算的工程量相比較。適用于工程結構比較簡單、規模較大、造價較高的項目。重點抽查法,即根據需要選擇單位工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計算,適用于大型復雜、單位價格較低的項目審計。
對重復計算和多計算的工程量以及只增項不減項,或少減項等容易出現的突出問題,注重賬實核對、賬表核對,直到清查核實為止。同時還要注重審查工程的立項過程是否正確,有無多列、少列或錯列和工程量計算是否合規。
把好取費標準審計關。一是審計單位工程造價是否合理,審查時注意了解建設工程的結構類別和建設要求及特點,掌握施工工期內當地建材市場價格行情,掌握同一地區同一時期同類別工程的平均造價指標情況。二是審計建設工程費用的計算是否合規,重點審計在計算各項費用時所采用的基數是否符合當地文件規定,取費系數的選取是否與工程類型或施工企業資質要求一致,有無重復計算費用等問題。三是審計設計變更是否真實存在、相關費用計算時是否按照規定要求。
把好材料差價審計關。在審計按實結算的材料價差時,重點審計材料所用數量和市場實際價格。對那些據實調整過的材料,直接審查施工單位相關原始票據,特別對裝修裝飾材料部分要加強審計力度。在審計按系數法計算的材差時,注意審計材差計算采用的基數及材差系數的變化,應當以地方有關主管部門每季度下發的文件為標準,特別需要注意材差系數計取的時間與施工進度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