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市場經濟體制和時代的發展需要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為了實現大學生學業和職業的良好匹配,使大學生能夠成長成才,將來成為祖國合格的建設者,需要大學生發揮自身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能動性,大學生期間合理規劃,為了將來的職業做好準備。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同樣需要高校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以貼近時代和學生實際的“問題”作為工作重點,注重學生的長遠發展,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但是,在實際的學習工作中,大學生在規劃上仍存在著不少問題。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不能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認知
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必須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的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說,要做職業生涯規劃,需要審視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并作自我評價。但是,大學生群體中有部分學生對自己不能進行正確的評估,不能夠真正了解自己的興趣,不了解自己喜歡什么,不了解自己的特長技能以及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不知道什么對自己更加有用。還有的學生對自己的認識比較片面、單一,缺乏整體性的認識,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優點,所以對于職業規劃比較理想化,脫離實際。還有的學生看得過于悲觀,不認為自己有過人的特長能力,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對自己的前途沒有信心。
(二)缺乏準備和規劃,職業規劃意識模糊
大學生正處于從依賴到獨立,從學生向社會過渡的時期,對職業有模糊的認識。有的學生認為生涯規劃只屬于想成功的人,而自己只想做個平凡人,用不著生涯規劃。還有的學生認為,這個世界變化太快,易變的職業生涯不需要規劃,很多事情既然無法預測,再規劃也是枉然?!皶接脮r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實學問,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也有學生抱怨沒有機會,然而當升遷機會來臨時,再嘆自己平時沒有積蓄足夠的學識與能力,以致不能勝任,也只好后悔莫及。所以說,缺乏準備,沒有計劃,好的機會擺在面前也抓不住,導致不少學生看到別人考研,也想考,看到別人找工作,自己也動心,沒有規劃,盲目隨大流。
(三)對外部環境了解缺乏動態性
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在信息化的今天,用靜止的觀點看待外部環境,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但是,大學生對于環境的認識如社會的發展需求、經濟的變化、政策法規等的認識一直處于傳統的普遍的認識。如對于就業,大學生自然會考慮社會給自己提供了多少就業機會,有多少選擇的可能,現如今的就業形勢如何,等等。學生對于大環境的認識是就業難。于是,學生把找工作難定位于大環境的因素,而沒有考慮適合自己的具體的就業區域和領域等。外部環境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我們只能適應它、分析它,尋找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制定出符合社會實際的職業規劃目標。
(四)有計劃沒有行動
歌德曾經說過:“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應用;僅有愿望也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行動?!本拖裼械膶W生稱自己對職業規劃相對了解,自己也做了規劃,但只有總體計劃,沒有階段性計劃又或者是有階段性計劃,更沒有具體細化,沒有相應的措施來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如有的學生認為大學生在學校學習,很難獲得工作經驗。其實,這也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工作單位要求應聘者有實際能力,其實是學生在校期間只要能夠訓練自己具備職業所要求的能力,就可以抵消自己沒有工作經驗的缺陷。所以,大學生在做了規劃以后,就要行動起來。行動是落實目標的具體措施,如學生可利用職業規劃,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習基本的專業知識,并注重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等。
(五)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應對找工作的技巧
有一些大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就業之前的短期培訓,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就業找工作。我們不否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有一個原因是為了順利就業,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通過規劃,實現將來職業的入職匹配,對未來的職業生涯進行調整和改進,不斷發揮潛能,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職業生涯規劃的進行是一個動態、分階段、系統的過程,不是靠“捷徑”很快完成的。
三、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提升策略
(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
我們可以通過溝通了解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程度,分析原因,然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就要幫助學生探索自我。生涯規劃中的自我探索主要應探索自己的興趣(我喜歡做什么)、人格(我適合什么)、能力傾向(我擅長做什么)和價值觀(我應該做什么)。如果學生有疑問,不妨借助測評工具,如可以運用霍蘭德(Holland)理論,了解自我,樹立自我概念;運用 CIP 理論進一步了解自我的興趣、能力、價值觀等。
通過自我探索,可使學生對自己有進一步的了解。如果了解的還不夠清晰,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比較法來進一步加深對自己的認知。比較法主要是通過與自己比較、與他人比較以及通過測驗來認識自己。這樣,學生就能夠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身體狀況、心理素質、專業學習程度、實踐能力等自身基本情況。然后,教師應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自我探索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職業決策,制定出自己的求職目標并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