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現代學徒制中的學生班組管理模式探索
摘要:本文以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試點班為例,闡述了實施學生班組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提出了實施方案,探討了班組化管理的問題與對策。指出,要重視角色的轉變問題,使學生盡快適應學徒角色;要嚴格實施考核制度,促使學生適應企業考核文化,從而為成為職業人奠定基礎。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學生班組管理;模式;實施方案
現代學徒制是將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的合作教育制度?,F代學徒制有利于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1]
為適應并服務于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地鐵合作探索的現代學徒制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完善雙方一體化育人機制,著力增強訂單班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切實提高校企訂單班學生的職業素養,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在現代學徒制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和城市軌道交通運輸2個試點班中開展了班組化管理工作,代替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在試點的基礎上,力爭一年時間內在全院范圍內所有訂單班中實施。
一、可行性研究
1、班組化管理的定義
班組是企業中基本作業單位,是企業內部最基層的勞動和管理組織。班組是由同工種或不同工種的人員組成的完成一定任務的企業基層作業單元。班組是在勞動分工的基礎上,把生產過程中相互協同的同工種工人、相近工種或不同工種工人組織在一起,從事生產活動的一種組織。
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中,大學班級管理模式屬于班主任和輔導員監督下的,以班干部為中心的自我管理模式,一直都是大學班級管理的主導和主要模式,它主要依靠一個強有力的班干部集體,利用班干部調動全體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對班級的學風、班風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建設。[2]但是,這種模式存在一些缺點:首先是它對一個班干部集體的依賴程度比較大;其次,非班干部群體很少有機會參加到班級的自我管理之中;而且,在組織班級活動的時候,班干部集體的人力資源未必適合各類不同活動的發展。
班組化管理,就是將傳統班級分成4-5個班組,每個班組設置班組長1名,成員有8-12人。原班長的大部分職責分配到各班組長來擔任。通過4-5個核心“班組長”帶動各組成員。小班組化的模式,更加強化過程管理,強化自我修正,從而提升班級管理實效。對班級實施班組化管理,有利于學徒制訂單班開展企業學習實踐的組織,推進標準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非常貼合企業的管理模式。
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是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重要保障。[3]實施班組化管理,一方面與企業的工作模式、崗位管理高度融合,提升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質。另一方面對深化專職輔導員、兼職班主任模式下的班級管理,更是對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務實性、深入性、有效性有現實意義。
2、班組化管理的目標
實施班組化管理,將班級管理的重心落在各個班組上,管理更加精細化,提高每個“學徒”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紀律意識、職業素養和執行力;強化班級管理,最大程度地實現班級管理與企業管理方式的對接,確保學生在畢業時從學生角色無縫對接到企業的員工角色;注重培養具有企業班組長角色的基層管理人員,打造基本功,將企業文化從學校階段更深地根植在學生心中。
3、“學徒”班組管理與企業班組管理的對接
(1)角色的對接。班組長的角色與企業間的班組長(工班長)非常接近,組織管理成員數量基本一致。1個“領路人”帶領8-12人,完成教學和管理要求,實現團隊建設和發展,共同進步,從而推動整個班級建設和發展。
(2)現代學徒制教學組織的對接。按照新的教學計劃,教學期間,要組織學生頻繁到企業,考勤、安全、企業教學等方面的組織只能以班組為單位,才能確保各項教學工作的精準實施。
(3)學生綜合素養與企業文化的對接。企業文化的基本構成項,是企業文化的最基礎組成部分。學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可充分融入企業班組文化,將企業元素較快地引入日常學生自我管理的點滴中,使得班組每個學生盡快明確企業的文化,盡快適應企業對員工的要求。
二、班組化管理的實施
1、班組管理的架構
班組化管理,就是將傳統班級劃分成4-5個班組,每個班組設置班組長1名。原班長的大部分職責分配給各班組長承擔。
班級一般設立班委會和團支部,班委會由班長、班組長、學習委員(可兼任)、體育委員(可兼任)組成,負責組織全班成員貫徹執行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學徒制模式下的特色制度、日常操行的考核、優秀團隊的建設、優秀班風的塑造等。團支部設團支書、組織委員(可兼任)、宣傳委員(可兼任),負責團支部的建設和班級的宣傳文娛等工作。班級干部成員數量基本維持不變,各班控制在10人以下。詳見班級管理框架圖。
2、班組管理的職責
(1)班長的職責。在輔導員和班主任指導下,具體統籌負責組織實施班級活動的開展,構建優秀的學風和班風,學校各部門的信息傳遞、統計上報等,做好班級管理臺帳資料的歸檔。協助班主任召開班會,落實班級管理各項工作,大力開展互幫互助,帶領全體成員共同進步。重點開展對班組長的職責落實、執行力的督促、團隊建設、臺帳資料的收集與上報等。
(2)班組長職責。做好“班組領頭人”的角色,負責對組內成員的各項管理、教育及服務工作。具體要承擔班組的集合與考勤、課堂紀律、宿舍衛生、通知傳達、團隊活動、考核與評價、操行評定、結果反饋上報、落實整改等職責,按規定做好臺帳資料,營造良好的團隊氛圍,帶領全體組員共同進步。明確為班級主要學生干部,享有學生干部的所有評優和素質評價,直接接受輔導員和班主任的領導。
(3)班組成員的職責。盡快認知并進入學徒(學校的學生和企業的學徒)的雙重角色,嚴格遵守學校、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自覺服從班組長的領導和管理,團結協作,積極表現,一方面修身求道,另一方面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力爭在思想品質和專業技能上實現雙豐收,爭當優秀學生和優秀學徒。
(4)其他班干部的職責。學習委員負責對接教學部門和學生會學習部提出的學習管理方面的要求及工作落實。體育委員負責對接體育教學部和學生會體育部提出的體育活動組織方面的要求及工作落實,組織開展班級與班級間及班組間的體育活動。
團支部在團總支領導下,與班委會通力合作,開展各類活動。
3、班組管理的管理制度
(1)2015版學生手冊中的各類制度。
(2)現代學徒制班組管理的補充制度。
根據南京地鐵公司內部管理規定《實習生管理規定》和《員工守則》,我們補充制訂以下制度。一是一日生活規律化制度;二是身體素質提升規定;三是隊列規定;四是晨會與周會制度;五是“七星班組”、“七星學員”檢查評比規定;六是臺帳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