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
1、2015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就業乃民生之本,大學生能否安全穩定的就業,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個人尊嚴,也關系到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當前,我國處于經濟發展的轉型換擋期,出現了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因此目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經過了2013和2014年嚴峻的就業形勢后,大家對2015年就業形勢,格外關注。加上兩次“更難就業季”的尚未就業的學生和2015年畢業的707萬畢業生,2015年的就業形勢可謂是雪上加霜。
2、大學生的擇業方向現狀。( 一) 過分注重物質利益,功利色彩濃重。由于受到經濟利益驅使和市場經濟的刺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了變化,在找工作上不顧自身實際條件,過分挑選經濟條件好、生活環境舒適、工資收入高的發達地區,而較少考慮中西部和偏遠欠發達地區以及自身能力和素質的發展機會。據調查發現,73%的重點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認為自己選擇職業是所謂的“新三到”-到發達的地方、到沿海、到最賺錢的地方去。( 二)靠不正當的社會關系就業心態。由于社會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機制尚未完善,一些人把就業希望寄托在社會關系上。
3、缺乏學業生涯規劃意識。因為剛從高中那種被動壓迫式和填鴨式的教學中解脫出來,大一新生大多仍習慣于父母或老師替未來的自己謀劃和考慮,而缺乏自己對以后學業和人生的主動思考。以河北省一所農業院校為例,調查發現竟然有73%的學生不了解或甚至從未聽說過生涯規劃。從而導致他們對自己的學業沒有規劃、沒有職業理想。甚至有學生從來沒有思考過怎樣完成自己的大學學業,最后落的無所事事,盡然拿不到畢業證書。有些同學的專業選擇比較盲目被動,對專業認識不夠。在專業的選擇方面有一大半的學生不是自己選的,有的是由父母幫助選的,有的是老師幫忙選的,有的干脆是調劑的。不少的學生對專業不喜歡和沒感覺,表示有機會就調換專業。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選擇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不論是自己選的專業,還是父母幫著選的專業,都有一部分學生對專業不太喜歡。這體現在選擇專業時,沒有把自身的興趣愛好和所選專業結合起來,因此專業的選擇就帶有盲目性。
4、迷戀網絡游戲導致學業荒廢。每年九月數以千計的大學新生,承載著父母的期望,懷揣美麗的大學夢想,步入了河北農業大學這座百年學府。然而,開學后,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沒有合理的安排好空余時間,逐漸沉溺于網絡之中,“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出現這種情況輕者生活無規律、學習效率下降;嚴重者會出現厭學、退學現象。如何讓大一新生避免出現沉溺網絡游戲的現象,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地摸索和探討。我總結了3點,一是通過典型案例讓同學們認識迷戀網絡的危害,樹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二是通過個體的官能訓練訓練,加強大一新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是合理安排時間,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二、對大一新生開展學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大一是整個大學的“新起點”,關系到以后大學學習能否順利進行和畢業。眾所周知,在大學教學安排中,大一涉及大量的基礎課程。這些基礎課程包括了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大學學習的好壞與這些基礎課程的學習情況息息相關。大學的自主學習模式,正是從這些基礎課程開始的。公共基礎課與大學前學習的知識非常相似,但是在難度、深度和廣度上遠遠超過了高中學習的知識。通過對似曾相識的知識深入的學習,能夠培養大學生的自學能力,與此同時,這些基礎知識也是大學后續學習的基礎。學生只有在明確這些后,才不會輕視這些似乎學過的知識。相對于基礎教育而言,高等教育的時間是相對靈活的,個體支配的時間也較多,這也是自主學習的基礎條件。如何合理地安排大學課余時間對大學生的個人發展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對于大一新生來說更是如此。因此,正確的學業生涯規劃引導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合理安排課余時間,是大一新生迅速適應大學生活的必修課。
綜上所述,大一學生學業生涯規劃對其大學期間的生活、學習、今后就業以及成長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但如何科學地做好學業生涯規劃存在著不少問題,除了本文提出對策外,加強大一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需要就業指導部門轉變就業指導觀念,提高服務意識: 加強高校、政府、企業的聯系,通過加強與外界合作、建立職業咨詢中心等方式給予學生實踐平臺; 需要學校提供舞臺,通過社團、大學生創業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社會的正面導向作用,創造職業規劃氛圍,為大一學生的學業生涯規劃鋪平道路。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應充分認識到建立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解放思想,積極落實,從而為大一新生做好各方面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蓉生。大學生就業指導[M].人民出版社,2007
[2]龍立榮。職業輔導思想的歷史嬗變---從職業指導到生涯輔導[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1(6)
[3]劉銀花。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促進職業發展[J].云南電大學報,2002(1)
[4]袁丁。職業生涯設計要從大一開始[J].中國大學生就業,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