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韓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差異分析
【第一章】中韓企業現階段人力資源管理對比研究緒論
【第二章】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第三章】中韓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比較
【第四章】中韓企業人才管理制度比較分析
【第五章】中韓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案例比較
【第六章】中韓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改進建議
【結語/參考文獻】中韓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優化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 語
人力資源管理在不同國家、不同行業、不同的企業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揭示不同管理模式,發現其中的決定因素,是深化人力資源管理研究領域的突破點。雖然韓國和中國都屬于傳統的儒家思想,兩國在管理風格上有一定的一致性,但二戰以后韓國更多地受到西方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影響,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上有了很大轉變,中國改革開放后才逐漸意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兩國的在發展時間、過程、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人力資源管理是組織內在減少風險方面具有關鍵作用。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是幫助一個組織滿足其戰略目標,留住員工,進而更有效地管理他們。
本文在分析中韓兩國人力資源管理現狀的基礎上,從招聘方式、培訓模式、績效與薪酬管理、勞動關系和企業文化五方面,對比了近年來兩國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異同;然后以中國海爾集團和韓國 LG 集團為例,具體分析了這兩個代表性企業的具體表現。通過比較分析大致總結出,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現階段在規劃和實際操作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培訓與效績等方面的制定還不夠深入和完善,韓國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發展相對成熟,使其在企業的快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并不完美,在員工和企業關系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問題有待改善。
參考文獻:
A. 普通圖書:
[1] 包曉聞,劉昆山。企業核心競爭力經典案例(日韓篇)[M],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5.4.
[2] 陳龍山,韓國經濟發展論[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1.
[3] 方振邦,徐東華。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5.
[4] 葛玉輝。人力資源管理(第三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3.
[5] 胡泳。中國海爾之企業文化與素質管理[M].海南出版社,2002.9.
[6] 金雄。中日韓人力資源管理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6.
[7] 金泳三(韓),鄭仁甲(譯)。開創二十一世紀的新韓國[M].東方出版社,1993.2.
[8] 李燕萍,李錫元。人力資源管理第二版[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3.
[9] 彼得?德魯克(美)齊若蘭(譯)。管理的實踐[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5.
[10] 加里·德斯勒〔美〕劉昕,吳雯芳等譯。人力資源管理(第六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6.
B.學位論文:
[1] 陳國喜。中韓企業文化比較研究[D].延邊:延邊大學,2010.5.
[2] 徐炳云。韓國經濟增長與人力資源開發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8.
[3] 李圭南。韓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比較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6.
[4] 柳正國。中韓勞動法比較研究[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9.
[5] 許允慧。韓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特點分析[D].武漢: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09.
[6] 趙大遠。中韓企業管理比較的借鑒與啟示[D].上海:復旦大學,2003.
[7] Choeenjeong.韓國和中國人力資源比較研究[D].韓國:東新大學,2010.2.
[8] Fushanyu.中韓兩國人力資源管理比較研究:關于 Haier 公司與韓國 LG 公司[D].韓國:木浦大學 研究生院,2014.8.
[9] Jinhem.韓國和中國電子產業人力資源管理比較研究:關于 Haier 公司與韓國 LG公司[D].韓國:水原大學 研究生院,2012. 8.
[10] Jangen.關于韓國公司和中國公司的 OJT、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比較研究[D].韓國:嘉川大學 研究生院,2013. 8.
[11] Kimhyensoo.關于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和公司的財務成果實證研究[D].韓國:仁荷大學,2013.8.
[12] Yangsan.根據文化地背景差分每個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的比較研究[D].韓國:光州大學,2012.8.
[13] Kimdoohye.根據企業的技術類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對企業成果造成的影響[D].韓國:漢陽大學,2012.8.
C.期刊中析出的文獻:
[1] 方振邦。韓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歷史演變[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5(3):79-82.
[2] 梁歡。淺析海爾文化在商業銀行管理中的運用[J].青海金融,2005(12)46-48.
[3] 金占明。西方發達國家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1992(6):40-43.
[4] 潤文。再培訓使韓國公司不斷發展[J].當代韓國 2006(2):36.
[5] 孫健,王丹,崔柏烈。中韓大型跨國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比較--以海爾和 LG 為例的研究[J].太平洋學報,2004(7):32-39.
[6] 夏建剛。中韓人力資源競爭力比較研究[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32-37.
[7] 徐文銀,范偉紅。韓國企業如何培訓員工[J].大眾心理世界,2007(4):19.
[8] 吳元民。韓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特點及啟示[J].科技和產業,2011(1):91-94.
[9] 趙曙明,武博。美、日、德、韓人力資源管理發展與模式比較研究[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2(11):31-36.
[10] 曾旭洵。淺談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J].中國科技博覽 ,2012(27):373.
[11] 張金娟 . 摩托羅拉與 LG 人力資源管理特色比較及啟示 [J]. 現代企業,2003(12):26-27.
[12] Chris Rowley; John Benson; Malcolm Warner, Towards an Asian model of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 Japan and SouthKorea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olume 15,Issue 4-5, 2004.
[13] Chris Rowley & Johngseok Bae ,Globa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umanresource management in South Korea[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Resource Management 18 Feb 2011.
[14] Cherrie Jiuhua Zhu, Brian Cooper, Helen De Cieri, Peter J. Dowling, Aproblematic transition to a strategic rol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industrialenterprises in China[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ume 16, Issue 4, 2005.
[15] Jonathan Morris, Barry Wilkinson, Jos Gamble, Strategic international humanresource management or the 'bottom line' The cases of electronics and garmentscommodity chains in China[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Management Volume 20, Issue 2, 2009.
[16] Andre Gunder Frank Reorient,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J]. IIASNewsletter, no.17, Dec. 1998.
D.電子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韓民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