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人:北京市統計局工業處 李珊珊、王?、胡迪、胡中華、李陽、黃晨星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布置2010年統計年報和2011年定期統計報表制度的通知》(國統字〔2010〕87號)的要求,結合北京市的實際情況,對2010年統計年報和2011年定期統計報表制度進行了適當修訂。
修訂后的工業統計報表制度主要包括:年報6張報表,定報5張報表。同2009年統計年報和2010年定期統計報表制度比,新增指標11個,取消指標55個。修訂內容具體如下。
規模以上單位
(一)年報
1.取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減變動原因一覽表》(B307表)。
2.將《工業成本費用》(B703表)并入《工業財務狀況》(B103表),取消“新產品產值”、“利息支出凈額”2個指標。
3.《工業主要產品生產能力》(B102-3表)更名為《主要工業產品生產能力》,調整產品目錄。
?本表增加了燒堿(折100%)、初級形態塑料兩種產品;取消了水泥熟料中立窯熟料、預熱器窯熟料、濕法窯熟料、中空窯熟料、家用洗衣機五種產品。
4.《工業財務狀況》(B103表)取消“現金及銀行存款”、“內部往來資產”、“流動資產平均余額”、“內部往來負債”、“主營業務利潤”、“管理費用”項下“稅金”、“廣告費”、“固定資產折舊”、“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應付工資總額(貸方累計發生額)”、“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13個指標;增加“貨幣資金”、“銀行存款”2個指標。
?合并后的《工業財務狀況》(B103表)包括166個指標,網上填報時間較長,企業在30分鐘內及時點擊“暫存”,以免數據丟失。
本表中“應交增值稅”指標應嚴格按公式計算填列。計算公式: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減免稅款+出口退稅
注意:此指標不含期初未抵扣數;填報應交數而不是實交數;填報累計數而不是當月數;計算結果為負數時按負數填報;出口退稅是應退數而不是實退數。
5.《信息化情況主要指標》(B606表)增加“交易形式”、“電子商務交易金額”2個指標。
?本表價值量指標不含“增值稅”。
(二)定報
1.調整規模以上工業劃分標準,由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提高到2000萬元及以上。
2.將《大中型工業企業分行業總產值》(B202-2表)并入《工業企業生產、銷售總值》(B202表),填報范圍調整為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法人單位填報。
?企業填報分行業小類工業總產值時,將全部工業總產值根據企業生產的不同產品分別計入該產品所屬的行業小類(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劃分)中。
3.《工業企業生產、銷售總值》(B202表)取消“新產品產值”指標。
?計算工業總產值時幾點注意事項:實際銷售平均單價不含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來料加工生產,按加工費收入計算工業總產值;會計上核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時,其期末期初差額要計入工業總產值。
4.《主要工業產品生產、銷售、庫存、訂貨》(B202-1表)調整《主要工業產品生產、銷售、庫存目錄》。
?本表只填報企業自己生產的產品,各指標均不含外購產品;按《主要工業產品生產、銷售、庫存目錄》填報。
注意:按目錄規定的計量單位填報,企業的中間產品如果是目錄產品也要填報本表。
5.《工業財務狀況》(B203表)取消“流動資產平均余額”、“直接出口產品銷售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工業中間投入”、“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境內股市本年籌資額”、“境外股市本年籌資額”7個指標;“存貨”項下增加“原材料”指標。
?本表企業網上填報截止時間推遲到月后15日12:00。
規模以下單位
(一)年報
1.《工業企業樣本調查表》(B111表)增加“出口交貨值”、“期末剩余訂單額”、“利潤總額”、“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生產能力(設備)利用率”和“下季度需增(減)員工數”6個指標。
2.《規模以下工業主要產品產量》(B116表)調整產品目錄。
?本表增加了風力發電量產品,將“采礦專用設備”改為“礦山專用設備”。
(二)定報
1.調整規模以下工業法人單位統計范圍,由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下提高到2000萬元以下工業法人單位。
2.取消《個體工業調查表》(B214表)。
3.《工業企業樣本調查表》(B211表)取消“是否執行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企業分類標識”、“投資收益”、“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5個指標。
?本表通過北京統計數據集中采集平臺(http://www.bjes.省略)填報,企業于月后15日12:00前網上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