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伯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gen\\)是瓦格納所創作的最大規模歌劇,從1848年開始創作,至1874年完成,歷時整整26年,傾注了作曲家無限心血。歌劇的創作靈感來自古老的北歐神話,涉及三代人神的愛情和恩怨。全集共分四部,依次為《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弗里德》和《眾神的黃昏》。該歌劇錄制成CD足有15張,需要花費20個小時聽完全劇,可謂全世界篇幅最長的歌劇。
當代著名的指揮大師們都把錄制瓦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全劇當作一個重要的里程碑??ɡ瓝P、伯姆、海丁克、索爾蒂等大師均為后人留下了自己的杰作。其中以迪卡公司錄制的索爾蒂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的版本最為出名。
德國DG公司于1998年推出的卡拉揚版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由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和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合唱團錄制的唱片。這版的音樂純?、明亮,戲劇沖突演繹的恰到好處。該版也匯聚了不少歌劇明星比如迪特里希?菲舍?迪斯考、托馬斯?斯特華德、杰西?托馬斯、黑格爾?布里奧特等。其中由迪特里希?菲舍?迪斯考演唱的沃坦,則為該片的一大亮點。
由凱爾伯特于1955年指揮拜羅伊特歌劇院管弦樂團,霍特、瓦內、文德加森等為主力陣容的凱爾伯特版的《尼伯龍根的指環-齊格費里德》,是歷史上第一個立體聲的《尼伯龍根的指環》的錄音,是現場錄音。
1997年9月5日,匈牙利指揮大師喬治?索爾蒂離開了人世,但《尼伯龍根的指環》依舊與他的名字緊密相連:1947年,35歲的喬治?索爾蒂加盟英國迪卡唱片公司,從此開始了這位著名指揮家音樂生涯中的黃金時期:他的一系列經典錄音就是在此期間完成的。其中歌劇便有近40部,而他錄制于上世紀60年代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則是這些歌劇錄音中的巔峰之作,也是索爾蒂名揚四海的代表作。由于該劇篇幅浩大,歌劇的四部分也是分四次錄制:從1961年錄制《萊茵的黃金》開始,到1965年錄制《女武神》。為了增加效果,在錄制“布倫希爾德殉情”一場,當布倫希爾德縱馬躍上齊格弗里德的火葬臺時,牽來了一匹真馬錄音,取得預期的效果。迪卡公司為此投入了難以計數的制作費用和人力物力,幾乎“傾家蕩產”。這套唱片出版后,在全球引發了空前的購碟熱潮。也引發了迪卡的財政危機,以至于不得不將股份出售給寶麗金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