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化學”是與傳統的“濕化學”相對比較而言的,它與傳統濕化學的最大差別在于參與化學反應的媒介不同,它是以待檢測樣品(血漿、血清、尿液等)中的液體作為反應介質,待測樣品直接與固化于載體上的干試劑起反應,最后使用目測或儀器檢測顯示在載體上的反應信號變化[1].美國 Ames 生產的尿糖試驗即為干化學分析的第一個項目[2,3],隨著酶制備技術及提純技術、電子科技技術的發展,干化學分析技術在近幾十年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干化學和濕化學生化檢測的主要區別如下,見表 1[4]:
1 干化學分析技術
1.1 干化學分析技術
從干化學試劑的復雜程度來分,可分為二層結構干片、三層結構干片和多層膜結構干片[5].二層結構干片最簡單,在支持層塑料基片上有一試劑層纖維素片,在纖維素片中預固相了全部試劑,這種結構只能對待測成分進行定性或半定量測定。三層結構的干片是在二層結構干片的試劑層上多了一層多孔膠膜過濾層,過濾層可用于過濾掉樣品中的雜質,也能消除有色成分或其它雜質的干擾。多層膜結構的干片包含多個功能分層,可以進行定量測定,根據信號檢測方法的不同,將多層膜干片分為三種類型:比色/速率法干片[6]、離子法干片和免疫速率法干片[7,8].
以上所提到的各種類型的干試劑都須與反射光度計、差示電位計或熒光光度計配套使用才能對樣品進行定量分析。根據反應原理的不同,干化學式自動化分析儀可分為反射光度法技術分析儀、膠片涂層技術分析儀和袋式分析儀[4].
1.2 干化學分析技術的應用
與濕化學法相比,干化學分析法有相應的檢測儀器,操作簡單、測量時間短,得到的結果準確等優點,檢測樣本從最初的尿液發展到現在全血、血清、血漿或其它體液,試劑(干片)結構從定性或半定量的二層結構到能精確定量的多層膜結構,因此,干片試紙法在臨床檢驗的應用范圍擴大,能進行的生化檢驗項目越來越多。美國強生公司推出的VITROS 350,是用于急診和常規生化的全自動分析系統,可以檢測血漿、血清、尿液及腦脊液等樣本,檢測項目包括肝功、腎功、心肌酶、血脂、蛋白、離子等組合項目或任意單項,真正實現結果的快速、準確,能充分滿足臨床準確、快速和靈活的診斷需求。
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利用免疫滲濾[9]、免疫層析[10]等技術研制出的含有酶標記、熒光標記、尤其是膠體金或硒標記抗體(或抗原)的免疫干片,可用于肌鈣蛋白、特種蛋白、激素、某些治療藥物及病毒抗體或抗原等的分析測定,現在采用熒光光度法的多層膜干片及其配套儀器也已出現[11-13],并被越來越多地使用。河南安圖生物公司的陰道炎五聯檢試劑,則是通過干化學酶法,檢測特異性生化標志物,用于婦科疾病的診斷。經過20多年的發展,干化學分析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檢驗醫學的各個方面,檢測項目已達試70余項,包括常規生化、內分泌激素、毒素藥物濃度分析及特種蛋白等免疫學檢驗。
2 結語
當代的醫學檢驗技術呈現出極大化和極小化這兩大發展趨勢[14],極大化是指檢驗儀器設備向著自動化、高通量方向發展;極小化則是檢驗儀器設備向著小型化、操作簡單化、報告結果及時化方向發展。干化學分析法正是具有儀器小型便攜、操作簡單、干試劑易于保存、檢測速度快、樣本消耗量小等優點,符合臨床檢驗極小化發展需求,使得檢驗場所不局限于醫院或實驗室,可以做到“床旁檢測”.由于干化學法中的干試劑為一次性使用的,沒有任何廢液產生,這能夠避免污染,適合于某些突發事件如炭疽、SARS等的病人樣本的檢驗?,F在干化學法的應用不再局限于臨床檢驗,其應用范圍己擴展到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環境水質監測等領域。相信隨著干化學試劑載體品種增加、質量提高及與之配套檢測儀器的開發日趨完善,干化學分析必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府靈偉,徐克前。臨床生物化學檢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AIfred H Free,Ernest C Adams,Mary Lou Kercher,et al.Simple SpecificTest for Urine Glucose[J].Clinical Chemistry,1957,3(3):163-168.
[3]Alfred H Free,Helen M Free.Self Testing,An Emerging Component ofClinical Chemistry[J].Clinical Chemistry,1984,30(6):82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