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對農業農村政策的表述從之前的“支農”到“支農惠農”,又到“強農惠農”,再到如今的“強農惠農富農”,可以看出國家對農業的重視提升到了發展戰略的第一位置。在強化農業基礎、惠及農村發展、富裕農民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更加科學、具體的指導方針。如何保證國家的惠農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實到農民的田間地頭,就需要切實了解縣鄉兩級的農業推廣狀況。
1 當前我國縣鄉兩級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諸多缺陷
1.1 推廣隊伍的機構、工作方式、人員素質等無法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當前我國縣鄉兩級農業技術推廣結構中存在諸多問題,如:專業結構不合理,且非專業技術人員較多,所具備的知識相對落后,號召力不足等,造成工作落實難,無法滿足農業技術推廣的技術需求,無法不折不扣地將國家的惠農政策和技術真正的帶到農業生產中。
1.2 推廣服務功能與市場經濟發展脫節。隨著中國入世后,我國農業發展逐漸與國際接軌,農產品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國多數縣鄉兩級仍采用傳統的推廣方式,互聯網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農民無法及時從中獲取信息。如何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農企如何對接等問題依然只停留在紙面上。
1.3 資金投入與設施條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資金是保障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發展的基礎,也是重要支柱。受資金不足的影響,我國基層農技推廣機構仍采用傳統方法,配套設施不足,無法滿足服務需求,制約著經濟水平的提高。
2 我國縣鄉兩級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創新方法
國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較快,我國要調整發展步伐,吸收國外先進經驗,轉變當前的推廣理念,明確職能定位,理順財政關系,創新管理體制,通過政策引導與資金的扶持等方式,動員多方力量,合理配置資金,為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提供高效且安全的支撐。
2.1 結構設置創新,理順管理體制。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中機構設置不合理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為了保證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上下貫通、網絡健全,發揮縣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功能,就要創新機制,打破傳統的單一格局,整合資源,優化人員配置,建立現代化、網絡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2.2 創新管理體制,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并完善我國當前的人事管理機制,更新用人制度,建立崗位責任制,以崗定人。同時要建立并完善考核機制,根據工作特征進行職能分層,全面考核評價,打破平均分配模式,采取與績效掛鉤的方式,激發農技推廣人員的積極性。
2.3 創新推廣理念,增強服務意識。觀念創新,方式才能得到創新。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要創新服務理念,以科技為先導,轉變觀念,強化推廣機構的職責,以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為己任。要創新服務方式,發揮農業推廣機構的信息、技術與行業優勢,加大培訓力度,促進農民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改變當前的服務方式,加快現代化信息化建設,尤其是網絡與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拓寬服務領域,為了滿足當前形勢下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拓展服務領域,改善服務能力,延伸服務鏈條,實現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服務。
綜上所述,我國縣鄉兩級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發展相對緩慢,問題較為突出。對此,必須要引起重視,不斷創新,改變我國縣鄉兩級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現狀,提高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為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技術的競爭力、推動我國經濟快速平衡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