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紡織品當中,纖維的含量和種類不但會對紡織品的性質產生影響,還與貿易雙方的生產成本有著直接的關系。目前,對于紡織品的定量化學分析不斷增加,因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當前的定量化學分析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實的需求。
在我國混紡紗線的品種當中,滌棉混紡紗占有最大的比重,因此定量化學分析的要求也比較多,需要對分析方法進行改進,才能更好的滿足實際需求。
1 相關因素的正交試驗
由于試驗當中,棉會被硫酸溶解,會受到水浴時間、水浴溫度、硫酸用量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應當選擇滌棉混合均勻的品種進行試驗,從而提高試驗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在滌棉混紡紗當中,可能會含有可溶性物質、鹽、油質、糖分、蠟質等。
而在加工紡織品的時候,這些成分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從而導致試驗出現誤差。因此在試驗之前,應當對樣品進行一定的預處理。
在試驗過程中,選用DK-98-11A型2.2kW的電熱恒溫水浴鍋,CU-6型纖維細度儀和SHB-Ⅲ型循環式多用真空泵。
首先對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利用,對樣品的水浴水平、水浴時間、水浴溫度、硫酸濃度進行正交試驗。試驗中采用100毫升的硫酸,直接熱測量的稱重方式,根據相關規定標準中的時間對樣品進行烘干,以得到恒定質量為止。通過以上試驗,就能夠獲得相關的測試結果[1].
2 正交試驗的分析
通過正交試驗的結果可以看出,在不同因素下,會得到不同誤差范圍的測試結果。由此可以得出,對于滌綸纖維含量的測試結果來說,樣品的水浴時間、水浴溫度、采用的硫酸濃度等,都會對其產生較大的影響。其中,硫酸濃度對試驗結果的影響較小,樣品的水浴時間對結構的影響稍大,而樣品的水浴溫度對結構的影響最為顯著。因此,在對測試偏差進行修正的時候,對樣品的水浴溫度進行調節是最為有效的措施。
由于本次試驗選取的滌棉混紡紗,其測試操作時間、選為混合均勻性等因素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從而定量化學分析的結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滌棉混紡紗定量化學分析的結果會是一個范圍,具體的試驗結果會在該范圍當中進行取值。傳統的定量化學分析方法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例如耗時時間長、試劑量偏大、溫度偏高、試驗成本高等。
3 試驗方案的修正
在保持其它試驗結果不變的情況下,將水浴溫度控制在15攝氏度和20攝氏度。相比于標準的測試方法,樣品的水浴時間、水浴溫度、硫酸濃度等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可能無法充分溶解棉纖維,難以完全抽濾棉纖維顆粒。所以,在試驗當中,應當將樣品盡量切碎。同時在樣品水浴過程中,加大搖動玻璃燒瓶的頻率和力度,使棉纖維能夠被充分被硫酸溶解,從而使棉纖維的顆粒達到最小化,以便能夠進行正常的抽濾操作。
將不同溫度水浴后、紗線硫酸溶解前的樣品烘干,然后進行纖維定性。通過測試可以得知,在纖維切片中,硫酸溶解前含有隨機排列的棉纖維和滌綸纖維。在10分鐘水浴時間、15攝氏度水浴溫度的硫酸溶解后,纖維切片中的棉纖維含量大大減少,但仍有一定量的存在,并沒有完全溶解[3].而在20攝氏度水浴溫度的操作下,纖維切片中的棉纖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溶解,測試結果符合取值范圍規定標準。因此可以看出,在20攝氏度的水浴溫度下,無論采用75%濃度的硫酸,還是70%濃度的硫酸,棉纖維都能夠溶解充分。
4 改進后的結果
通過以上的試驗研究,在確??煽?、準確的測試結果的基礎上,優化試驗參數,控制在20攝氏度的水浴溫度、10分鐘的水浴時間、75%的硫酸濃度。一般來說,試驗室當中的溫度始終高于20攝氏度,因此,與標準試驗進行相比較,將原來1小時的水浴時間控制到10分鐘。將水浴溫度加熱至規定的標準溫度,加熱時間由過去的20分鐘變為無需加熱,使得試驗的時效性大大增強。根據原有的規定標準,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的試驗室,過去都應當將樣品水浴溫度加熱到50攝氏度。而在改進之后,無需進行加熱,還達到了降低能耗、節約成本的作用。
5 結語
滌棉混紡紗是當前紡織業當中的一種重要材料。對滌棉混紡紗進行定量化學分析,能夠有效的掌握其中的滌棉混合比例,從而控制和調節紡織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在定量化學分析方法的改進過程中,應當注重水浴時間、水浴溫度、硫酸濃度等幾個參數,采取正確的正交試驗方法,就能夠實現對滌棉混紡紗定量化學分析方法的改進。
參考文獻:
[1]韓巖君,田金家,劉曉玉。 再談滌棉混紡紗定量化學分析方法的改進[J]. 棉紡織技術,2014,10(0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