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論文題目: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方式研究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 要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教師就需要創新教學方式, 才能更好地適應新課改要求.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方式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化學; 教學方式;
新課改下的高中化學教學與傳統的教學在教學理念、課程結構、教學模式、評價方式等許多方面都有了很大變化, 對教師的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新課改背景下化學教學有效性, 需要教師更新理念, 創新教學模式, 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一、適應課改要求, 更新化學課堂教學理念
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化學教學, 就要教師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 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樹立新課改的教學理念, 以培養學生的化學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為重點來設計教學內容, 優化教學過程.改變以單純的知識傳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 樹立學生在化學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積極調動學生化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交流學習, 以啟發和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思維能力為重點, 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通過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 就能有效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二、開展合作學習, 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
新課改提倡在教學中開展學生合作學習, 發揮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作用, 就必須做好運用前的準備工作, 掌握合作學習的運用方法.一是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進行科學合理分組與分工是保證合作學習有效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 為此需要教師全面了解學生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化學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化學學習能力、學習方式等情況.在盡可能滿足學生意愿的基礎上, 有目的地將不同學習能力層次的學生組建為一組, 根據"組間同質, 組內異質"原則組建學習小組, 同時進行合理分工.二是掌握合作學習的運用步驟和方法.在化學教學中, 對于學生通過自學能夠理解掌握的知識, 教師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 并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指導, 學生通過廣泛的交流討論, 相互借鑒, 互相取長補短, 既能拓展學生的化學思維, 又能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 在進行"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節的內容學習時, 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如下:一是教師進行引導.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前, 教師應提前讓學生進行預習, 并為學生的預習制定導學案, 提出本節學習的主要內容、重難點內容、討論研究的問題及注意事項等, 讓學生通過自主預習, 對本節內容有一個初步認識.二是開展合作學習.各小組根據教師的提示講解開展合作學習, 各小組對金屬的物理化學性質、物質在氧氣中的燃燒現象、氧化反應等內容進行交流討論, 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三是學習檢測.各小組在學習結束后進行學習結果檢測, 由教師安排內容, 組長負責監督并把結果向教師匯報.四是總結講評.教師對各組檢測情況進行總結, 并回答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這樣就能讓學生全面深入掌握本節內容.
三、重視實驗教學, 提高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征, 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驗教學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師重視化學實驗教學, 積極創新化學實驗模式, 來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一是運用演示實驗教學.演示實驗作為最常用的實驗教學模式, 因此, 教師要注重運用演示實驗進行教學.要保證實驗效果, 能讓每個學生看清實驗的現象, 不但要重視實驗內容的本身, 而且還要重視實驗原理和實驗思想方法教學, 通過教師示范操作實驗, 使學生能從中受到啟發.二是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進行探究性化學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高.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 對學生理解掌握化學知識有很大幫助.
例如, 可讓學生對"氯水性質"進行探究實驗.
\\(1\\) 問題:新制的氯水里有哪些分子和離子?如何檢驗Cl O的存在并探究其性質.
\\(2\\) 實驗:分別在兩管干燥的氯氣中放入干燥的有色紙條和濕潤的有色紙條, 可觀察到干燥的紙條無變化, 濕潤的有色紙條發生退色現象.
\\(3\\) 分析:由于濕潤紙條中的水與干燥的Cl2反應生成氯水, 其成分包括3種分子:Cl2、HCl O、H2O;4種離子:H、Cl、Cl O、OH.紙條退色非Cl2所為, 鹽酸也無此性質, 由此可證明新制氯水中有HCl O, 它有漂白作用, 是氯元素有氧化性所致.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應用, 用Ag NO3檢驗Cl的存在.通過探究可讓學生掌握氯水性質, 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 在新課改背景下進行化學教學, 需要教師積極更新教學理念, 根據化學教學目標要求, 創新化學教學模式方法, 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幫助學生構建與新課改相適應的知識體系, 以此提高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亞仙.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 2015 \\(36\\) .
[2]陳娟.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探究[J].理科考試研究, 2015 \\(8\\) .
點擊查看更多:高中化學實驗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