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圖是由美國康奈爾大學的 Novak 于 20 世紀 60 年代提出。Novak 在 1984 年發表《Learning How To Learn》論文中提出了概念圖這種新工具。概念圖能以直觀形象的方式表達學習者的知識結構,將其隱性知識可視化,能夠有效呈現思考的過程以及知識之間的關聯。理論上,概念圖可以描述物質世界萬物之間的邏輯關系。截至目前,對概念圖的研究已經趨于成熟,在心理學、教育學、計算機學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首先對概念圖的含義和理論基礎進行介紹,接著論述概念圖不同的評價應用詳情,在參閱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對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進行概念圖的教學評價進行反思。
一、概念圖的評價應用
概念圖是一種知識可視化的工具,即一種組織和表征知識的工具。Novak 教授將概念圖定義為某個主題的概念及其關系的圖形化表示,它通常將某一主題的有關概念置于圓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連線將相關的概念和命題連接,連線上通常會有詞語標示兩個概念之間的意義關系。利用概念圖,可以將學習者對知識的組織外顯化,還能有效地呈現思考過程以及知識間的關聯,以便更加快速直觀的評價學習者對知識的記憶、理解、連接以及創新。
概念圖的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評價應用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形成性評價工具、總結性評價工具和自助評價工具。教師在針對初中化學教學中某個概念或命題給出某種形式的概念圖,引導學生給出頭腦中已有的相關知識信息。目前,概念圖的評價方法已經應用于教學的多個方面。
1、形成性評價工具
形成性評價是指在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發展的過程,如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時地對學生的學習質量作出判斷,找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概念圖的形式多種多樣,應用于形成性評價的主要有讀圖式和填圖式。讀圖式概念圖是指教師事先做出一個標準的概念圖,然后將某些概念節點和連接詞改成錯誤的,在新課教學后,讓學生觀察概念圖,看是否能發現圖中的錯誤,并進行改正。
比起讀圖式,填圖式被更多教師選擇。具體的流程是教師事先做出一個標準的概念圖,然后留出一些關鍵的概念節點和連接詞做空白,隨著授課進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掌握理解選擇合適的概念詞語填入?;蛘呤墙處熢诹粲锌瞻椎耐瑫r,提供可供參考選擇的概念、連接詞,由學生選擇填入。
2、總結性評價工具
總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告一段落之后,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而進行的綜合性評價,目的是為了檢驗學生的學業是否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概念圖的總結性評價工具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半結構型的任務構圖題,另一種是無結構型的任務構圖題。
半結構型的任務構圖題即經過教師的授課講解,并且教師提供部分相關的關鍵概念、連接詞,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制作概念圖。無結構型的任務構圖題是指教師劃定特定的范圍區域,不給任何提示或者只給出一個核心概念,讓學生圍繞這個關鍵概念聯想,自己選擇有關的知識概念與連接詞,創作新的概念圖。
總結性概念圖的考察應用給了學生一個獨立思考與自由創作的空間,概念圖可以檢驗出學生關于某個主題的完整的知識結構,以及其對關鍵概念的深層理解。根據概念圖發現學生基礎性知識結構的復雜程度,使學生重視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
3、自助評價工具
隨著新課改的推動,越來越多的課堂交給了學生做小主人,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而不再是“授予者”。而概念圖的評價也是這樣子的。概念圖的評價應用不僅僅是教師的評價,更應該是學生之間互相評價或者是學生自己來評價。教師在知識的了解掌握方面對學生有指導作用,但正因為教師已經接受了固定的知識定律而形成了定向思維,在某些方面會有局限性。而學生的創造力是無限的,學生的思維是開放的,他們在接受了新的知識后會發散思維到一些教師想不到的方面。
二、存在的問題
隨著關于概念圖的研究越來越多,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用概念圖越來越普遍。但是問題也隨之出現: 第一、部分教師沒有分清思維導圖、概念圖的區別,對概念圖的理解不準確。教師是在站在教學第一線的實踐者,他的理解錯誤會影響接受教育的大部分學生的理解。而學生對概念圖的概念以及如何繪制的步驟的正確理解直接影響了概念圖評價的準確性。在運用概念圖評價工具之前,學生應該進行概念圖繪制的培訓和練習。第二、利用概念圖評價,可以很好地掌握學生對學習內容的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但是初中化學學科內容多,課時緊,化學概念繁、碎、雜,評價繁多復雜的概念圖可操作性差。第三、概念圖可以評價學習者的知識結構,創造性思維的水平,但是有時候,由于每個人具有的知識結構、基礎、水平和對知識的理解的深淺的差異,以及每個人對儲存知識的習慣,思維方式的不同,每個概念圖的答案都是開放的、多元的,對同一概念的概念圖可能評價不能達到完全一致。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教師評價概念圖的難度。在實際教學中要注意區分哪部分知識可以利用概念圖,哪一部分知識不能利用概念圖。甄選出適當的知識點,對學生制作出的概念圖做出充分的預期。
【參考文獻】
[1]Novak J D,Gowin D B. Learning How to Learn[M]. London: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