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與人類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關,伴隨科技的進步,工業等高污染行業迅速發展,在社會環境變好的同時,自然環境逐漸惡化,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充分了解這一現狀,擔負起保護環境、拯救地球、關愛自己和家人的責任和義務。 特別是近些年,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的發生,得到了廣大環保工作者的關注,也引起了全人類對環保問題的反思。 在所有的環境污染中,化學污染因其污染性高、污染后果嚴重已經成為了環保工作的重點問題,所以,作為一名化學教育工作者,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和理念的強化。 在具體的教學工程中,從一點一滴入手,從每一次課堂入手,采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觀念,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增強環保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以后的日常和生活中知道怎么消解化學的污染。 本文主要探討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一、充分發揮教材的載體作用,為學生樹立科學的環保意識
關于環保教育的內容,其實在教材中就有諸多提及。 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準備教案的時候就應該對教材里的環保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 分析環境污染的現狀、原因和解決方案,通過積極引導,在課堂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環保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的環保意識進行強化。 在此過程中,必須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重點關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化學污染事件,特別是那些具有惡劣影響的案例,以此震撼學生的心靈,喚起其環保之心,從而樹立正確的、科學的環保意識。 比如,在研究空氣的組成及相關內容時, 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空氣的組成,各成員所占總數的百分比,還應該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和拓展, 比如,在水的成分與電解內容中, 可以根據水污染、水危害入手, 通過開展試驗課程或活動,使人們明白其概念和意義,研究改進的措施和方法。 對于這樣的提問,學生當然可以在教材上找到一部分問題的答案,但是另一些問題, 就是需要思考和分析才能得出結論的。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樹立了科學環保的價值觀念。
二、以化學實驗為媒介,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離不開實驗課的輔助。 可以這么說,所有的化學知識的學習,都要通過實驗課進行實踐和強化。 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用到有毒有害的氣體、液體和固體等,而且同時產生的化學結果也是有害的物質。 所以增強學生的安全和環保意識,是化學實驗課的第一要務。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教師對實驗的操作步驟要進行示范和指導,同時控制實驗藥品的用量和用法, 對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的改進,選擇安全合理的實驗儀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墨守成規。 在第一次進行化學實驗課的時候,先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也就是說告訴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所接觸到的很多物質都是有毒的,應該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格外得小心和謹慎。 如果發生小意外,要馬上通知教師,進行處理。 對于實驗所產生的物質,不可以隨意丟棄,要放到教師指定的容器之內, 由教師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對這些有毒有害物質進行無害化處理。 當然,作為示范,教師的實驗步驟、方法、實驗藥品的用量以及有毒物質的無害化處理都要嚴格按要求執行。
比如, 在做煉鐵原理的實驗過程中,應該讓學生特別注意一下尾氣處理裝置,旨在提醒學生一氧化碳是有毒的物質,隨意排放到空氣中會造成污染, 要進行收集和處理,同時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一氧化碳的排放量。 再比如,進行銅和濃硫酸的反應實驗,其產物二氧化硫具有毒性,如果隨意排放到空氣中,還會產生酸雨,危害土壤和農作物。
所以在實驗開始之前,可以適當地鼓勵和引導學生試做實驗器材,主要是二氧化硫的收集器材,也可根據由其他的化學反應進行聯想,將二氧化硫通過另一個化學反應進行消除或減少,以期減少其對空氣的污染程度。
三、以課外活動為落腳點,加強對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
對自然環境和生存環境進行保護和改善,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 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僅僅依靠課堂教學的內容是遠遠不夠, 還應該多多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從玩中學,從實踐中體驗到環保的真諦。 課外活動的開展,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選擇學生興趣比較濃的, 能夠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培養的活動。 一是開展系列主題日活動。 比如,在無煙日的當天, 可以上街向市民進行吸煙有害的宣傳,在倡導市民戒煙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教化。 比如,在植樹節,組織學生進行植樹,因為綠色植物可以進行空氣的凈化,吸收一些有害物質。 二是組織學生進行參觀考察。
比如,組織學生到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廠進行參觀,查看垃圾和污水處理的原理和流程,可以適當地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和意見,由教師或者專家進行回答和解惑。 三是可以組織學生對周圍生活環境進行檢測。 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設備和資料,由教師帶隊進行水質、空氣、土壤、工業三廢等的檢測,重點使學生掌握檢測技能。 四是開展廢舊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活動。 組織學生可以將家里或者自己撿到的可回收物品交到廢品收購站, 或者有能力的可以進行小改造, 舊物改造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增強其環保意識。此外,組織開展一些宣傳和競賽類活動也可調動學生參與環保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比如,組織開展環保知識競 賽 、演講 、辯論會、征文等,這些活動不僅極具趣味性和知識性,還能起到對環保的宣傳作用。 這樣做可以對課堂進行鞏固和升華,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樹立正確的環保理念。 當然,還要積極主動地與家長進行溝通聯系,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也要進行環保理念和意識的培養,不能浪費水、浪費電,不亂倒垃圾,校與家聯手建立一個環保平臺,全方面增強學生的環保觀念。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關于環境污染、環境保護常識的相關內容, 要結合日常生活中學生耳聞目睹的實例來說明化學污染對人類的危害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要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加強安全、環保、防毒、防污染教育,強化環保意識,減少環境污染。 要在設計習題時,把環保知識的內容精心安排在一些習題中, 以此滲透學生的環保意識。 要在課外活動中,結合學生的愛好、特點和興趣,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有關環保的課外活動, 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增強環保意識。 同時,組織和開展一些環保教育主題宣傳活動來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