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初等化學的教學理論核心
相對于大學的化學專業,作為專業課,往往會安排更多的學時進行化學的教學,但是中學化學不一樣,中學化學作為高中的眾多科目之一,學時相對于三大主科而言還要少,這就導致了其教學目標往往偏重注重培養學生的化學素質教育。我國教育部門,在編排課本架構的同時,進一步側重了對我國化學發展的現狀分析,同時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比如現階段我們教學的化學課本中只是對相對比較典型的元素以及其性質進行了闡述,而其他的元素只是要求學生進行了解便可。這樣就為化學中的簡單的熱力學理論以及物質結構理論能夠有空間進入教學規劃,從這種與時俱進的角度來講,這種變化是一種進步。在這種變化的基礎之上,學生們有了與物質世界更加近距離認知的機會,是時代的選擇。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化學行業的發展在近幾年也蒸蒸日上。所以,我們在保持總體的教學目標不變的情況下,應該保證教學內容與時代發展相銜接。當前的高中化學課本中增加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為讓學生更加近距離了解化學世界的宏觀與微觀創造了更加可行的手段。
但是,經過筆者的詳細研究,發現了在這樣的教學體系下蘊含的別的問題。比如,用如此基礎的化學初等理論是不是只能夠限于解釋初等的物質結構理論和化學熱力學理論?而在這種大的背景下,是否會讓人們對初等化學的學習內容和特點感到混亂?
作為化學的教育工作者,我們不難發現,當前的化學課本中,除了對于幾種十分重要的元素、幾種化學反應以及反應現象、性質有十分詳細的描述,剩下的就僅僅依賴簡單的化學式來進行表述。作為高中學生,接觸化學題目最多的,莫過于化學當中利用不同的化學反應方程式進行計算的計算類題目,這樣的背景下,化學教學似乎成為一種基于數學學習的方程式的學習。盡管我們當前階段的課程標準指出,要學生們聯系生活實際,通過讓生活進入我們的化學教學,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化學世界的魅力,但是,現實依舊十分嚴峻。根據筆者的教學實際,筆者發現,盡管學生可以在思想觀念上接受生活處處有化學的理論, 但是,其對于自然界中的化學世界的認識還是不夠的,并不能真正建立對化學世界的認知,對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素養體系也是遠遠不夠的。
二、單一的化學元素論
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化學究竟是什么。課本上給我們的概念是化學是通過組成、結構、性質(反應和應用可以包括在內)來研究物質的自然科學。但是,雖然其像物理、生物等其他科目一樣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筆者認為,化學依舊是這個世界上最具有其特色的學科,并且沒有任何一個學科有能力讓其替代。世界上很多化學家都對化學有著極高的評價,他們甚至將化學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認為只有化學才可以創造出這個世界上本沒有的物質。也因為化學的這種基于元素理論的性質,我們在進行課本內容編排以及中心的設置時,往往會將“元素論”作為化學學習的核心理論。人們逐漸從不斷更新的化學世界中認識到,元素作為宇宙萬物之間聯系最為緊密的東西時,這個物質世界也會因元素而更加豐富多彩。
在這樣的要求下,我們進行化學課堂的講授時,應該注意實驗化學與課本教學的結合,讓學生更加深入領會元素論。由于元素對于學生來講是抽象的,看不到的。所以,學生在進行元素學習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方式讓學生更加近距離了解化學中的元素世界。實驗讓學生更加接近真實的化學世界,所以我們應該努力營造化學實驗條件,讓學生真正認識化學,實現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標。
三、對于元素化學教學要求的思考
高中階段所包括的元素很多,我們此就拿金屬元素為例。我們的課標要求我們讓學生“根據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或者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鈉鋁鐵銅等金屬元素的化學性質”,這是我們進行化學教學的最基本的中心點。也正是因為這些元素單質或者化合物在我們生活中異常多見,因此成為國內外眾多化學教材采用的重點。但是,就我國的化學教材而言,其更加偏重化學學科的典型性,主要針對其典型的化學特征或者化學方程式進行進一步講解,不能夠將元素全部的特性表達出來,這也是我們課標的一個局限。金屬元素的化學特征一直在被發掘,可以說他們的特性是沒有窮盡的。我們采用的典型性的特征的教授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對于金屬元素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金屬元素的好奇心,但是對于學生的化學思維的形成、對于金屬元素的認識是有所欠缺的。但是后者是我們進行學科教學的主要任務,同樣是化學學科存在的主要意義所在。
四、總結
高中化學中包括的元素種類很多,但是化學的課程標準中所要求的元素不止于此。另外我們在平時的作業,或者高考的不同的題型中,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很多主題目中的重要元素都是我們知道但是沒有細細講解的元素,他們的化學性質在學生的課本中并沒有具體體現。雖然這種缺乏完整認知的化學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造成了困惑,但是也正是因為這種性質給了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以及更強的吸引力?;瘜W并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世界,通過元素在其中的不斷運動與組合,會進一步締造出更加多彩的一面。課程標準是我們進行化學教授的參考,化學的世界的真正魅力需要我們以及學生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大亮?!稖\析多媒體在高中化學中的運用》。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4)。
[2]劉萍麗?!对囌撔畔r代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如何教學技能》。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9(2)。
[3]楊燕妙?!陡咝录夹g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體現研究》。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