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中的重金屬離子主要來源于選礦、 冶煉、電鍍等領域。 重金屬具有很高的毒性、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性以及不能參與人體代謝等特性,如果長期飲用即使含有極微量重金屬離子的水,也會導致重金屬在人體中的富集,從而產生一系列的毒理反應,如腎衰竭、齟齒、肝功損壞、佝僂、神經紊亂、腫瘤等,對人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健康危害。 因此,防治水體重金屬污染是保證人體健康的重要要素之一。
水體中重金屬離子的去除方法主要有化學沉淀法、電化學法、離子交換法、生物法、吸附法等。 相對于其他方法, 吸附法因具有原料來源廣泛、 產品易得、設備操作簡單、效率高、選擇性高、回收利用率高、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優點而備受關注。在吸附法中,吸附劑是去除重金屬離子的決定性因子。在眾多的吸附劑中,高分子材料以其具有的原料豐富、產品類型多變、功能官能團含量高、易分離、易保存等特點而被廣泛使用, 在水體重金屬離子的去除中占有重要地位。對此,筆者對各類高分子材料在水體重金屬離子去除中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
1天然/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在重金屬吸附中的研究進展
1.1纖維素類吸附劑
纖維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豐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主要來源于棉花、植物莖干、果實外殼等,價格低廉。作為吸附劑,纖維素是一種無毒、無污染、可降解的材料;基于其含有大量的羥基,可通過多種化學反應(如酯化、醚化、交聯、接枝等)引入新的化學活性基團來提高纖維素的吸附性能。因此,基于纖維素的高分子材料吸附劑在重金屬離子的去除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為重金屬離子吸附劑, 纖維素及其衍生物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1)將植物中提取出的纖維素直接用作吸附劑。 這種方法往往由于纖維素中僅存在單一的基團, 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量不高〔1〕. (2)通過化學反應,將纖維素表面的羥基部分轉化為羥肟基、 偕胺肟基、 羧甲基等,使表面的官能團多樣化,從而增強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甚至選擇性吸附〔2〕. (3)將帶有特殊官能團的單體(丙烯酸、二乙烯三胺、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等)接枝在纖維素表面,從而引入大量能與重金屬離子結合的官能團〔3〕. (4)直接將纖維素浸于甘氨酸、二乙三胺五乙酸等物質的溶液中,經過一定時間的反應,制得甘氨酸、二乙三胺五乙酸等物質修飾的纖維素〔4〕. 這是纖維素改性中最簡單的方法,可以實現同時對多種重金屬離子的高效吸附。
1.2木質素類吸附劑
木質素是產量僅次于纖維素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是最豐富且能從可再生資源中獲得的芳香族化合物, 也是世界上最復雜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之一。
它是由苯基丙烷單元通過醚鍵和碳-碳鍵連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含有大量的甲氧基、羥基和羰基等能與重金屬離子結合的功能官能團,并且存在酚型和非酚型的芳香環,其側鏈和芳香核均可進行接枝、酯化、醚化等多種化學反應〔5〕. 作為一種原料豐富、無毒、清潔、廉價、富含官能團的材料,木質素或木質素基吸附劑具有很高的研究與開發價值。
Yun Wu 等〔6〕研究了木質素對工業廢水中 Cr(Ⅲ)的吸附性能,結果表明,吸附效果主要受 pH 和吸附劑濃度的影響,與離子強度和其他金屬離子的存在無關;木質素對 Cr(Ⅲ)的吸附是通過離子交換實現的,最大吸附量為 17.97 mg/g.A. B. Albadarin 等〔7〕將磷酸活化后的木質素用于對 Cr(Ⅵ)的吸附,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D. Mohan 等〔8〕利用從黑液中提取的木質素去除廢水中的 Cu(Ⅱ)和 Cd(Ⅱ),結果表明,在溫度為 25 ℃時,木質素對 Cu(Ⅱ)和 Cd(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別達到 87.05 、137.14 mg/g, 且溫度越高,吸附量越大;當溫度為 10 ℃和 25 ℃時,吸附過程為顆粒擴散,而當溫度為 40 ℃時,則轉變為膜擴散過程;與其他許多用于吸附 Cu(Ⅱ)和 Cd(Ⅱ)的吸附劑、活性炭、生物吸附劑相比,黑液中提取出的木質素具有更高的吸附量。 X. F. Li 等〔9〕研究了多孔木質素球對 Cd(Ⅱ)和 Pb(Ⅱ)的吸附性能,結果表明,木質素對 Cd(Ⅱ)和 Pb(Ⅱ)的吸附量隨 pH 和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用 3 mol/L 的 HCl 做脫附液,可使吸附在木質素上的 Cd(Ⅱ)和 Pb(Ⅱ)的脫附率分別達到94% 和 85.1%.
1.3殼聚糖類吸附劑
殼聚糖是甲殼素脫乙?;蟮漠a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唯一一種堿性多糖。 殼聚糖分子中存在著的大量-OH 和-NH2,其與重金屬離子有較強的結合能力,因此,殼聚糖在重金屬離子吸附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但殼聚糖是一種線性高分子材料,通常機械強度較低,在酸性條件下易質子化而影響其吸附效果, 且對重金屬離子的選擇性不高。 因此,通常將殼聚糖與其他物質交聯,或通過化學改性來克服以上缺點,從而擴大其應用范圍。
L. Zhou 等〔10〕用反相懸浮交聯法制備了硫脲修飾、戊二醛交聯 Fe3O4磁性殼聚糖,該吸附劑對Hg2+、Cu2+、Ni2+的吸附容量可分別達到 625.2、66.7、15.3mg/g, 并且可達到 88% 的循環利用效率 . Xin-jian Hu 等〔11〕將環氧氯丙烷與殼聚糖上的-NH2反應, 再用乙二胺改性制得了乙二胺改性交聯磁性殼聚糖 Cr6+吸附樹脂。 吳婷婷等〔12〕采用浸漬沉淀相分離法制備了殼聚糖-聚乙烯醇吸附膜,6 g 的該吸附膜在 100 mg/L 的 Cd2+合成廢水中, 對 Cd2+的去除率達到 85%以上。 D. Humelnicu 等〔13〕以殼聚糖/單斜沸石的復合微球為吸附劑,對放射性 Th4+和 UO22+進行吸附, 結果表明, 最大吸附容量分別為 328.32 、408.62 mg/g,其對 Th4+和 UO22+的吸附效果優于環氧氯丙烷交聯殼聚糖。 石光等〔14〕用 Cu(Ⅱ) 印跡殼聚糖交聯多孔微球對溶液中的 Cu2+進行吸附, 結果表明,多孔微球對 Cu2+的飽和吸附容量為 1.89 mmol/g,再生 5 次后對 Cu2+仍然具有較高的吸附容量。 YongRen 等〔15〕將殼聚糖與 SiO2和 Fe3O4結合,制成一種對 Cu(Ⅱ)具有選擇性吸附的磁性吸附劑,該吸附劑循環使用 12 次后,吸附量降低了 25%.
2合成高分子材料在重金屬吸附中的研究進展
合成高分子材料是人類社會文明的標志之一,至今已合成了上萬種高分子材料。 合成的高分子材料通常含有很多的功能官能團, 可分別與多種金屬離子以共價鍵、離子鍵、范德華力結合,因此,合成高分子材料被廣泛應用于水體中重金屬離子的去除。
2.1脂肪族聚合物吸附劑
聚氨酯、聚氯乙烯、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脂肪族聚合物含有各自的功能官能團, 可以作為吸附劑或吸附劑載體, 同時也可通過各類化學反應進行改性,最終被制成各類樹脂、離子交換膜等應用于水體重金屬離子的去除中。 脂肪族聚合物作為吸附劑在重金屬離子去除中的應用在國內外已有大量報道。
對于沒有 N、O、S 基團的脂肪族聚合物在重金屬吸附劑中大多被用作大分子骨架,制成(多孔)球、(多孔)薄膜負載、復合含有此類官能團的物質,實現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16〕. 而對于含有 N、O、S 基團的脂肪族聚合物則作為對重金屬離子有結合力的物質直接被用作吸附劑。 周利民等〔17〕用懸浮聚合法制備了 Fe3O4/聚丙烯酸甲酯磁性微球, 經胺基化改性后得到一種粒徑為 35~55 μm 的新型吸附劑, 該吸附劑對 Hg2+、Cu2+和 Ni2+的飽和吸附容量分別達到 2.3、2.2、1.1 mmol/g,該吸附劑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和重復使用性。 Baojiao Gao 等〔18〕將丙烯腈接枝在微米SiO2表面,通過偕胺肟化反應,將聚丙烯腈轉化為聚偕胺肟, 得到聚偕胺肟接枝的微米 SiO2吸附劑,該吸附劑對 Cu2+和 Ni2+具有選擇性吸附,吸附受 pH 的影響較大。 張娟等〔19〕用聚谷氨酸在 Fe3O4上涂層得到磁性聚谷氨酸(PG-M),以此為吸附劑吸附去除水體中的 Pb2+,結果表明,在 pH 為 7.0,吸附時間為45 min 的最佳吸附條件下 ,PG-M 對 Pb2+的最大吸附量為 93.3 mg/g,吸附劑可再生。 I. V. Soares 等〔20〕制備了一種新型多面體低聚倍半硅氧烷吸附劑,該吸附劑對 Cu(Ⅱ)、Ni(Ⅱ)和 Co(Ⅱ)的最大吸附量可分別達到 4.30、4.00、3.49 mmol/g.
2.2芳香族聚合物吸附劑
2.2.1苯環類聚合物吸附劑
苯環類聚合物中最常見的 2 種用于去除重金屬離子的物質是聚苯乙烯和聚苯胺。 在重金屬離子吸附中,聚苯乙烯因為其聚合條件及工藝簡單,結構穩定,通常被用作骨架,將一些對重金屬離子有較強吸附作用的物質負載在其表面, 或直接對其表面進行官能團改性。 Changmei Sun 等〔21〕用聚苯乙烯負載雙8-羥基喹啉端開鏈冠醚,并用于對 Hg(Ⅱ) 和 Au(Ⅲ)的吸附。 孟冠華等〔22〕用硝酸對聚苯乙烯表面進行氧化改性, 使其引入羧基官能團后對 Pb2+和 Cu2+進行吸附。 于翠等〔23〕通過大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樹脂的化學改性, 制得與重金屬離子具有良好配位性能的聚苯乙烯系席夫堿螯合樹脂, 其對 Hg2+的吸附量最高可達 225.78 mg/g. 聚苯胺因其本身存在對重金屬離子具有較強作用力的-NH2和-NH-,可以直接或復合其他材料作為重金屬離子吸附劑。 J. Wang等〔24〕利用化學氧化法制備的聚苯胺,對 Hg(Ⅱ)具有很高的吸附量, 最高吸附量可達到 600 mg/g. H.
Javadian 等〔25〕用聚苯胺和六角介孔二氧化硅制成一種用于吸附 Ni(Ⅱ)的納米復合粉末。 近年來,針對含有大量酚羥基和胺基的聚多巴胺在重金屬離子去除中的研究也此起彼伏。F. Neda 等〔26〕將制備的平均直徑為 75 nm 的聚多巴胺納米顆粒用于對 Cu2+的選擇性吸附,結果表明,其對 Cu2+的最大吸附量為 34.4mg/g. Hongcai Gao 等〔27〕采用一步法將聚多巴胺修飾在石墨烯表面制成一種具有高比表面積的多孔凝膠,該凝膠對 Pb(Ⅱ) 和 Cd(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別可達 336.32、145.48 mg/g.
2.2.2雜環類聚合物吸附劑
雜環類聚合物含有大量的 N、O 或 S 基團,而這一類基團在重金屬離子吸附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 雜環類聚合物被逐漸用于對各類重金屬離子的去除,且都具有較高的吸附量。
C. Vimlesh 等〔28-29〕采用一步法還原氧化石墨烯,并將聚吡咯復合在石墨烯表面, 制成 PPy-RGO 吸附劑,并用于水體中重金屬離子的去除。 結果表明,在 Cu2+、Cd2+、Pb2+、Zn2+、Hg2+5 種離子共存下, 其對Hg2+具有很高的選擇性吸附;在 Hg2+單獨存在時,其對 Hg2+的吸附量可達 980 mg/g. K. Z. Setshedi 等〔30〕用聚吡咯修飾蒙脫土,制成一種新型的吸附 Cr(Ⅵ)的納米復合材料。 此復合材料在 pH 為 2.0,溫度為292 、298、308 、318 K 下對 Cr(Ⅵ)的最大吸附量分別為 112.3、119.34、176.2、209.6 mg/g. B. Ogün 等〔31〕用 4-乙烯基吡啶接枝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并將接枝聚合物作為吸附劑對 Hg(Ⅱ)進行吸附,結果表明,在 Hg(Ⅱ)-Ni(Ⅱ)、Hg(Ⅱ)-Zn(Ⅱ)和Hg(Ⅱ)-Ni(Ⅱ)-Zn(Ⅱ) 3 種體系中,在 pH 為 3 的條件下,其對 Hg(Ⅱ)都具有非常高的選擇性吸附。
3展望
吸附法是治理水體重金屬污染的重要方法,為了增強其實用性,未來還需要制備出具有吸附量高、選擇性強、重復利用率高以及更快速的吸附劑。如利用高分子材料穩定的結構和化學性質來提高吸附劑的重復利用率;將高分子材料與其他無機、有機材料復合制成具有高比表面積、高吸附量的吸附材料;通過控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條件及官能團的種類與數量,或利用分子印跡技術和離子通道技術,實現對重金屬離子的高選擇性及快速吸附, 從而實現以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達到重金屬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這些都將使高分子材料在吸附法去除重金屬離子中具有很高的開發潛力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艾亞菲。 超細椰果纖維素對銅離子的吸附研究[J]. 水處理技術,2008,34(7):19-21.
[2] Chen Shiyan,Shen Wen,Yu Feng,et al. Preparation of amidoximatedbacterial celhlofle and its adsorption mechanism for Cu2+and Pb2+[J].工業水處理 2015-06,35(6) 張秀蘭,等:高分子材料在重金屬吸附中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