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經濟論文 >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獨特的內涵和實現機制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獨特的內涵和實現機制
>2023-10-01 09:00:00


收入分配狀況是一個社會生產關系和社會經濟運行的最終結果,集中反映該社會的根本性質。

馬克思針對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的兩極分化,鮮明提出了共產主義社會基于社會所有制的共同富裕。馬克思語境中的共同富裕是一個社會歷史概念,在共產主義社會兩個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內涵和實現機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社會主義社會特定的發展階段,共同富裕也是其本質屬性之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不同于馬克思設想的未來社會的共同富裕,具有其獨特的內涵和實現機制。本文研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獨特的內涵和實現機制,并針對我國當前實現共同富裕的情況提出完善共同富裕實現機制的建議。

一、馬克思語境中的共同富裕是一個社會歷史概念

在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與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過程中,馬克思發現,“使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后備軍同積累的規模和能力始終保持平衡的規律把工人釘在資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羅米修斯釘在巖石上釘得還要牢。這一規律制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積累。因此,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即在把自己的產品作為資本來生產的階級方面,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兩極分化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資本運動的結果,是資本主義社會主客觀生產條件的分配在收入分配領域的實現。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運動的必然結果是資本主義私有制被社會所有制取代,兩極分化被共同富裕代替?!霸谫Y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p>

無產階級革命目的是消滅私有制,在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基礎上通過按勞分配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所有制在分配領域的實現。在馬克思設想的未來社會,“生產將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共同富裕取代兩極分化。共同富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之一。

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后在生產資料共同占有的基礎上怎樣實現共同富裕呢?在《資本論》《哥達綱領批判》等著作中,馬克思對未來社會實現共同富裕有明確的論述。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社會,土地等生產資料由全社會共同占有,全體勞動者聯合起來,使用社會所有的生產資料各盡所能地勞動,生產出社會總產品來。由于生產使用的是社會共同所有的生產資料,所以,社會要參與社會總產品的分配,要依據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權利對社會總產品實行必要的社會扣除。只有在實行必要的社會扣除之后,才能在集體的各個生產者之間分配那部分消費資料。

在未來社會經濟運行中,每個勞動者不僅作為平等的社會成員之一聯合起來共同占有社會的生產資料,而且他作為勞動力所有者還是“處于私人地位的生產者”.由于勞動者具有不同等的個人天賦,在體力上或智力上各不相同,不同的勞動者能在相同的勞動時間里提供不等的勞動,或者不同的勞動者能夠提供時間不等、強度不同的勞動,從而提供不等的勞動量,因此,勞動者要求社會對不等的勞動量給予相適應的報酬??梢?,勞動者在經濟運行中的“私人地位”的形成源于勞動能力的個人所有,勞動者作為“處于私人地位的生產者”的要求必然在未來社會的運行過程中反映出來。勞動時間不僅成為計量生產者在共同勞動中個人所占份額的尺度,且成為計量生產者在共同產品的個人可消費部分中所占份額的尺度。馬克思認為,“在一個集體的、以生產資料公有為基礎的社會里”,勞動者“除了自己的勞動,誰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東西 ”,但“ 他 給 予 社 會 的 ,就 是 他 個 人 的 勞 動量?!麖纳鐣I得一張憑證,證明他提供了多少勞動(扣除他為公共基金而進行的勞動)”.勞動者“根據這張憑證從社會儲存中領得一份耗費同等勞動量的消費資料。他以一種形式給予社會的勞動量,又以另一種形式領回來”.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勞動者通過聯合體向社會提供勞動,并依靠提供的這種勞動獲得個人消費品。在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的基礎上社會成員通過按勞分配實現的個人消費品平等占有狀態,就是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的共同富裕。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的共同富裕是個人消費品占有上存在差距的共同富裕,消費品占有上的這種差距是由勞動者提供給社會的不同勞動量為基礎的,是通過按勞分配實現的。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是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礎,個人消費品的豐富程度沒有達到充分涌流是共同富裕程度的直接制約,按勞分配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機制。

在馬克思看來,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通過按勞分配實現的共同富裕仍然是有局限性的,因為按勞分配中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交換中通行的同一原則,即一種形式的一定量勞動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按勞分配中體現的平等權利按照原則仍然是資產階級權利,生產者平等的權利是同他們提供的勞動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勞動--來計量。按勞分配中通行的這種平等的權利,對不同等的勞動來說是不平等的權利。不同等的個人要用同一尺度去計量,就只有從同一個角度去看待他們,從一個特定的方面去對待他們。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的生產和分配過程中,生產者只被當成勞動者,而不把他們看成別的什么,一個勞動者的婚姻狀況的不同,家庭的子女多少不等,家庭的贍養情況不同等其他一切差異都撇開了。這樣,勞動者在提供的勞動時間相同、從而由社會消費基金中分得的份額相同的條件下,某一個人事實所得比另一個人多些,也就比另一個富些,如此等等??梢?,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通過按勞分配實現的共同富裕仍舊存在著弊病。但在經過長久陣痛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出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這些弊病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在迫使個人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以后;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他們的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由此可知,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才能通過按需分配實現發達的共同富裕。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的共同富裕是在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和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通過按需分配實現的社會成員占有個人消費品的狀態。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通過按需分配實現的共同富裕,其制度基礎同樣是生產資料的社會所有制,所不同的是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集體財富一切源泉的充分涌流。按需分配是實現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共同富裕的手段。通過按需分配實現的共同富裕是共產主義的最終落腳點。

在馬克思的語境中,共同富裕是一個社會歷史概念,是和共產主義社會兩個階段相聯系的內涵具有區別的概念。只有聯系共產主義社會兩個階段生產條件的分配、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才能準確理解馬克思的共同富裕思想。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的共同富裕是在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基礎上通過按勞分配實現的共同富裕,是存在著資產階級權利的共同富裕,是勞動者在個人消費品占有上存在差距的共同富裕。這種共同富裕和資本主義兩極分化根本對立,消除了生產資料作為奴役人手段的資本主義根本弊端,是人類歷史的巨大進步,但和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的共同富裕相比,它又存在著缺陷。然而,這種共同富裕在客觀生產條件歸全社會所有、主觀生產條件歸勞動者個人所有的分配狀況下,卻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的共同富裕是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共同富?;A上的進一步發展,是在分工消失、勞動成為生活第一需要、生產力高度發展、集體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條件下的必然現象。這種通過按需分配實現的共同富裕,是實現了“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共同富裕,人類社會從此從必然王國進入了自由王國。

由于共同富裕是個社會歷史概念,因而共同富裕的實現也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在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基礎上勞動者各盡所能地勞動,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個人消費品通過按勞分配實現的分配就是共同富裕的實現。但這還只是相對的共同富裕,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還必須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在集體財富充分涌流的基礎上通過個人消費品的按需分配實現發達的共同富裕。由于共同富裕和共產主義社會兩個不同發展階段生產條件的分配、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存在著聯系,因而也就規定了和共產主義社會特定發展階段相聯系的共同富裕的不同內涵。

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的共同富裕只能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通過按勞分配實現個人消費品的不平等的占有。如果離開共產主義社會發展階段和生產力發展水平,要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通過按需分配實現共同富裕,那么在理論上是脫離實際的空想,在政策上是非常危險的。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具有獨特的規定

一個國家所處社會發展階段的本質屬性取決于適合該國生產力發展狀況的生產關系總和。適合我國現階段社會生產力狀況的生產關系總和決定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個發展階段,其根本特征之一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那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的內涵是什么呢?是否就是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通過按勞分配實現的共同富裕呢?筆者以為,正確答案只有在深入分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條件的分配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之后才能給出。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財富的源泉沒有達到充分涌流的程度,不具備通過按需分配實現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共同富裕的條件。那么存不存在通過按勞分配來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共同富裕的條件呢?社會范圍內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是生產資料的社會所有制,我國目前還沒有實現全部生產資料歸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占有的社會所有制,因而不完全具備通過按勞分配實現共同富裕的所有制條件。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客觀生產條件的分配根本不同于資本主義社會,又區別于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客觀生產條件一部分歸社會主義國家代表全國人民所有,一部分歸單個的社會成員集體共同所有,一部分歸單個的社會成員個人所有。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主觀生產條件--勞動力歸勞動者個人所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客觀生產條件的這種分配決定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客觀生產要素的分配以及基于這種分配之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適合我國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要求,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只能是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根本區別于資本主義兩極分化又不同于按勞分配實現的共同富裕的一種分配格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客觀生產條件的分配以及主客觀生產條件參與生產的市場經濟形式,決定了市場不僅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且在收入的初次分配中也起決定性作用。勞動、知識、經營、技術、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按照它們在生產中的貢獻參與價值產品的分配,投入勞動獲得工資,投入資本獲得利息,投入土地獲得地租,投入經營才能如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獲得相應的要素報酬。各種投入生產要素的貢獻由市場衡量,從而各種投入生產的要素收入由市場價格確定。由于生產要素所有者投入生產的生產要素量不同,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貢獻不同,從而生產要素所有者獲得的收入量也就不同。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單個的社會成員集體、單個的社會成員個人根據自己投入生產過程的生產要素量和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貢獻獲得各自的收入。如果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市場是完善的,那么,由市場確定的收入初次分配就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奠定了一個客觀的基礎。政府根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市場初次分配的狀況,對收入差距進行調節,實現社會公平和社會效率統一基礎上的共同富裕。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之上、通過市場初次分配和政府再調節達到社會公平和社會效率統一的分配狀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是收入水平進而財產占有水平存在差距的共同富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生活中,可能給社會成員帶來收入水平差距的因素概括起來主要有:一是客觀生產條件占有的不平等產生收入上的不平等。

一些社會成員不僅是國家所有的生產要素的平等的所有者,還是集體所有的生產要素的平等的所有者,自己個人還擁有客觀生產要素。社會成員個人擁有的客觀生產要素的多少不等,包括所在集體擁有的客觀生產要素的多少不等,必然使這部分客觀生產要素帶來的收入不等。二是主觀生產條件的不同質量等及其在生產過程中的不同運用產生收入上的不平等。每個勞動者擁有的勞動能力不等,在生產過程中主觀努力不一樣,必然使主觀生產條件帶來不等的收入。三是市場經濟獎優汰劣的競爭機制使同樣的生產要素產生不等的收入。四是歷史形成的地區之間、部門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程度的不等產生的收入上的不平等。即使在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這些因素都會產生收入拉大的趨勢,何況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更會拉大收入差距。雖然政府對市場初次分配的結果進行了以共同富裕為基本取向的再調節,但總的看來,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仍然是艱巨的歷史任務。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是收入存在差距的收入分配狀況,那么,多大的差距是共同富裕呢?平均主義不是共同富裕,收入差距過大也不是共同富裕。如果收入差距過小,則趨向于平均主義,平均主義違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要求,挫傷生產要素所有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那只會束縛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損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如果收入差距太大,就會走向兩極分化,造成社會心理的失衡和社會認知的分裂,背離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同樣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束縛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的理想狀態是橄欖型的分配格局。這種分配格局,是在初次分配實現市場效率和市場公平統一的基礎上,由政府對市場初次分配結果進行再調節的產物,是社會公平和社會效率統一的表現形式。市場公平和市場效率的統一是對市場初次分配的要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的實現首先由市場初次分配奠定基礎,如果市場初次分配沒有實現市場公平和市場效率的統一,那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就失去了起碼的條件,僅僅靠再分配是難以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目標的。只有實現了市場公平和市場效率的統一,市場初次分配才能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奠定比較客觀的基礎。但是市場具有獎優罰劣的天性,容易產生窮的越窮、富的越富的兩極分化現象,單靠市場初次分配是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的。在市場初次分配的基礎上,政府要遵循共同富裕的價值導向進行再分配,實現社會公平和社會效率的統一,形成橄欖型的分配格局。社會公平是說這種分配格局能夠得到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支持,社會效率是說這種分配格局能夠激勵主客觀生產要素所有者的創造活力,促進社會生產力更快發展。橄欖型分配格局是“兩頭小中間大”的一種通俗說法,是指中等收入者占多數,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均占少數的一種收入分配狀態。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通過市場初次分配和政府再調節實現的共同富裕與通過按勞分配實現的共同富裕相比,不僅收入上的差距要大一些,而且還存在著財產占有上一定程度的差別。因為兩個社會發展階段的勞動者都擁有不等的歸自己所有的勞動力,這是一致的,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勞動者還擁有對客觀生產條件的不等的占有量。兩個社會發展階段的勞動者在客觀生產條件占有上的不平等,必然帶來收入上的差距。除此之外,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生產是有計劃的,不會導致勞動者個別勞動和社會勞動的偏離,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市場經濟,市場經濟體制必然使勞動者的個別勞動和社會勞動發生偏離,從而具有放大收入差距的功能。從根本上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通過市場初次分配和政府再調節實現的分配差距大于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通過按勞分配實現的分配差距,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和市場經濟體制造成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兩極分化相比,收入差距則小得多。因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勞動者不僅是國家所有制的平等的所有者,還是自己所在集體的平等的生產資料所有者,還擁有自己個人的客觀生產條件,他們不僅可以獲得勞動力參與生產活動的報酬,還可以獲得自己所有的客觀生產條件的報酬,獲得自己作為國家或集體客觀生產條件所有者的報酬。這些因素就決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勞動者的收入來源多于資本主義社會的雇傭勞動者,決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通過市場初次分配和政府再調節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不會導致兩極分化。從根本上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和資本主義社會兩極分化的根本區別是由兩個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的根本不同造成的。

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的特點對于認識和解決當前我國收入分配差距問題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不能搞資本主義社會的兩極分化,也不能搞差距較大的收入分配和財富占有。兩極分化是資本主義,差距較大的分配狀況和財富占有狀況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不是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通過按勞分配實現的共同富裕,也不是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通過按需分配實現的共同富裕,而是建立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所有制結構之上通過市場初次分配和政府再調節實現的橄欖型分配格局。認識到這一點,可以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現實出發,引導人民群眾正確理解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標,在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的基礎上,創造條件向更高的社會發展階段前進,通過按勞分配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的共同富裕目標,最終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通過按需分配實現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的共同富裕。

三、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的實現機制

發展生產力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共同富裕的實現機制首先是發展生產力的機制。生產力,從源泉上看,表現為自然力和人在改造自然中積累起來的科學技術力,科學技術力是第一生產力;從構成要素上看,表現為勞動力、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勞動力是最活躍最能動的要素;從結果上看,表現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量即勞動生產率。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生產力,就是要通過一定的經濟體制激活和迸發生產要素的活力,讓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發展生產力的機制實質上就是資源配置的機制,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源配置的市場機制就是收入初次分配的機制。

發展生產力要求主客觀生產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結合起來,用最少的消耗生產最大的產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客觀生產要素的結合通過市場進行。市場作為經濟主體自愿交易實現合作的機制,其實質是“讓人們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目標和從事自己的事業”,通過激發個人的積極性來破解經濟社會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市場經濟中的“價格體系所解決的是一種極端復雜的問題,它涉及整個地球億萬人活動的合作和他們對瞬息萬變的情況做出的及時調整。價格體系是用來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極其絕妙和復雜的設計”.價格體系的兩組價格即產品價格和生產要素價格的相互作用有效地解決了產業之內和產業之間生產的組織問題?!芭c生產產品的成本相關的產品價格,決定著資源在產業之間的分配;資源的相對價格決定著生產產業之內要素的配合?!?/p>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的這種決定性作用,是因為自愿交易所形成的市場價格具有傳遞信息、提供激勵、分配收入三大功能。一種產品或生產要素供求關系的變化引起價格變動,價格變動決定著生產者、消費者、生產要素所有者等利益相關者的收入變動。價格的變動有效地迅疾地傳遞著一種產品供求關系變化的情報,并刺激生產者、消費者、生產要素所有者等利益相關者做出迅速的反應,其根本原因在于,價格變動決定了收入在他們之間的分配?!耙粋€通過市場獲得收入的人,他的收入取決于他出售貨物和勞務的所得同他在生產這些貨物和勞務時所花費的成本之間的差額?!?br>
任何人的收入決定于“他所擁有資源的數量和他所出賣的這些資源的服務的價格”.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的價格與生產要素所有權的分配共同決定收入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初次分配。因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表現在收入分配上就是市場在收入初次分配中起決定性作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市場經濟,由此決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初次分配機制是市場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收入。生產要素的貢獻是由市場價格來衡量和指示的,市場初次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歸根到底是由市場自愿交易形成的價格是否合理來決定的。當前,我國仍存在市場體系不完善、市場規則不統一、市場秩序不規范、市場競爭不充分,政府權力過大、審批過多、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這些問題集中地表現為市場價格的不太合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在影響經濟發展活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的同時,影響了市場初次分配的客觀公正,沒有實現市場公平和市場效率的統一。解決我國收入分配領域的問題,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首先要求我們完善市場體系、統一市場規則、規范市場秩序、鼓勵市場競爭,讓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讓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讓商品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讓市場真正在收入初次分配中起決定性作用。完善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就會在收入初次分配中起決定性作用,實現市場公平和市場效率的統一,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富裕奠定客觀的前提。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太完善的情況下,政府要在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等方面承擔起更大的責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管理市場的重要職責就是管理收入的初次分配,促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的實現。

在市場發育比較充分的前提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初次分配在市場范圍內實現了市場公平和市場效率的統一,但由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客觀生產要素占有上的不平等,由于市場發育的不充分,由于市場在收入初次分配上存在著貧富分化效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市場初次分配僅僅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一個初步的基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初次分配的結果必須要由政府代表社會進行的再分配來補充。如果沒有政府的收入再分配,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的趨勢就不可能得到遏制,社會公平就不能得到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的目標也就得不到實現。沒有政府代表社會對市場初次分配結果的再調節機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共同富裕的機制就不完整。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共同富裕的機制從分配角度看,包括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市場初次分配機制和政府代表社會實施的再分配調節機制。政府的再分配是指國家通過稅收、財政轉移支付、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等方式對市場初次分配結果進行調節的過程。從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來說,當前在收入再分配領域存在著許多突出的問題,在通過收入再分配促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的實現方面,政府的作用發揮得還不是很好。稅收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未能很好地發揮稅收的收入分配調節功能。例如,個人所得稅在整個稅收收入的比重較低且主要來源于工薪階層,未能充分發揮對高收入者的調節作用;調節社會成員財產占有差別的遺產稅等稅種還沒有開征;對收入分配有調節作用的房地產稅還停留在局部地區的試點階段;消費稅等通過調節消費實現收入再分配的稅種還不完善,等等。從轉移支付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來說,財政轉移支付規模偏小,結構不太合理,使用缺乏監督,調節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不明顯;對特定地區、特定群體、特定事項的轉移支付目的性還不夠強,效益還不明顯;對特定地區、特定項目的轉移支付較多,對特定群體的轉移支付較少,等等。從社會保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來說,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分割,制度機制缺乏銜接;城鄉間、不同群體間社會保障待遇差別較大;城鄉低保、醫療救助與社會保險之間缺乏統籌安排和有效銜接;社會保障基金長期平衡及保值增值壓力大;管理服務體系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等等。當前要促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的實現,必須“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

在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基礎上,完善勞動、知識、資本、技術、管理等由要素市場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就能在市場初次分配和政府再分配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以橄欖型分配格局為特征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米爾斯·弗里德曼。價格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5]米爾斯·弗里德曼。自由選擇[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