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下中國與中亞五國合作研究
【第一章】我國與中亞五國經濟合作的前景分析引言
【第二章】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綜述與規劃
【第三章】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前景展望
【第四章】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經濟合作前景展望
【第五章】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經濟合作前景展望
【第六章】中國與塔吉克斯坦經濟合作前景展望
【第七章】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經濟合作前景展望
【第八章】中國與土庫曼斯坦經濟合作前景展望
【結論/參考文獻】我國與中亞五國的合作發展探析結論及參考文獻
第 8 章 與土庫曼斯坦經濟合作前景展望
8.1 土庫曼斯坦經濟結構
土庫曼斯坦位于中亞西南部,國土面積49.12萬平方公里,是中亞第二大國家,其中約80%的國土被卡拉庫姆大沙漠所覆蓋,人口約690萬人。其北部、東北部毗鄰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西鄰里海并與阿塞拜疆、俄羅斯隔海相望,南部連接阿富汗和伊朗。土庫曼斯坦自然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芒硝和有色金屬等。其中,天然氣理論儲量為26.2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石油理論儲量為208億噸。年均天然氣開采量為2400萬立方米,年均石油開采量為8000萬噸。2008-2013年,土庫曼斯坦經濟高速發展。2013年,土庫曼斯坦國民生產總值達285億美元,同比增幅10.2%,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4072億美元。油氣產業是土庫曼斯坦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9年底,中土天然氣管道項目竣工通氣,土庫曼斯坦開始向我國輸送天然氣。2013年全年,土庫曼斯坦共向我國出口天然氣247億立方米。2012年土庫曼斯坦出產天然氣650億立方米,其中用于出口的為410億立方米;出產石油1000萬噸,其中用于出口的為270萬噸,其油氣資源出口額占其外匯總收入的70%以上。
土庫曼斯坦的小麥和棉花是其兩大主要經濟作物,2013年土庫曼斯坦小麥產量達到160萬噸,同比增幅30%;棉花種植面積擴大到55萬公頃,籽棉產量增加至113萬噸。近年來,土庫曼斯坦紡織業發展迅速,其棉紡織產品90%都用于出口。2013年,土庫曼斯坦皮棉產量同比增幅1.4%,棉紗產量同比增幅0.1%,棉紗制品總量同比增幅9.2%.2013年,土庫曼斯坦農業生產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2%,同比增幅10.1%.
工業生產值約占24.4%,服務業生產值約占68.4%.工業生產值同比增幅7.3%,建筑業同比增幅17.3%,農業生產值同比增幅10.1%,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幅7.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幅19.1%.同時,其國家預算執行情況良好,沒有造成赤字。其中,國民收入同比增幅30.9%,支出完成率為98.7%,77.3%的國家預算用在了改善民生等社會領域。
8.2 中土兩國合作基礎
在前蘇聯時期, 土庫曼斯坦就是前蘇聯的天然氣、石油、棉花和化工等原材料的主要供應基地。前蘇聯中央政府利用土庫曼斯坦國內豐富的自然資源, 幫助其大力發展原材料開采業、棉花種植業和初級加工業。當前,土庫曼斯坦經濟發展嚴重依賴于資源出口,為改變現狀土庫曼斯坦政府制訂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方案,如加大對高科技行業和制造業的投資。但時至今日經濟改革效果有限,國民經濟構架格局難以改變,除去油氣資源產業和農業,土庫曼斯坦其他產業仍然舉步維艱,在低潮中徘徊。
我國與土庫曼斯坦長期保持著密切的經貿合作關系,自中土建交以來我國企業積極參與到土庫曼斯坦國民經濟建設的多個領域。2010年以前,我國在與土庫曼斯坦的雙邊貿易中長期保持大幅順差,直至2011年,我國已經連續三年成為土庫曼斯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2013年,中土雙邊貿易額為100.35億美元,同比增幅3.3%,其中我國向土方出口額為11.42億美元,同比下降32.8%;我國從土方進口額為88.93億美元,同比增幅2.5%,直接投資額約為70萬美元。
2011年,我國首次成為土庫曼斯坦最大的貿易伙伴國。2013年,我國對土庫曼斯坦直接投資流量為3243萬美元,直接投資存量為2.53億美元。2020年,預計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出口量為1000億立方米,其中出口到我國的天然氣數量將接近一半,達到500億立方米。20年多年來,中土雙邊貿易規模增長了2300多倍。
我國與土庫曼斯坦相距較遠,與其他中亞國家不同的是我國與土方沒有共同邊境線,因而不利于兩國進一步加強經貿聯系,開展深入合作。再加上外資企業在土庫曼斯坦很難進行融資,其國內貸款審查制度非常嚴格和苛刻,貸款利率高,年均利率約為10%,這致使很多外資企業只能用所在國貨幣開展跨境貿易與投資合作,不利于土庫曼斯坦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
8.3 人力資源培訓領域合作
永久中立國是指永遠奉行不結盟政策的國家或根據條約、宣言、憲法等,不論在平時或戰時都奉行中立政策的國家。永久中立制度起源于19世紀初,目前在世界近二百個國家中,已有7個宣布為永久中立,并得到國際上的普遍承認,土庫曼斯坦就是其中之一。1991年10月27日,土庫曼斯坦宣布獨立。隨后根據土庫曼斯坦政府的申請,1995年12月12日,聯合國正式通過決議承認土庫曼斯坦為永久中立國。
成為永久中立國之后的義務是:不得卷入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戰爭或地區性紛爭,必須一直保持中立;不得主動挑起戰爭,當且僅當受到其他國家攻擊時,為了保衛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允許進行自衛戰以及為此目的而在一般時期保持一定的軍備;承諾不與任何國家結盟,不參與軍事同盟,不參加帶有硬性規定職能或要承擔集體防衛責任的跨國同盟,不得與他國簽訂排他性條約,如同盟條約、互助條約等;不得讓他國建立軍事基地、允許外國軍隊過境、參與對別國的經濟抵制或封鎖;不得接受有損中立地位的他國或國際組織援助。因此,土庫曼斯坦既不是歐亞經濟共同體成員國,也不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但土庫曼斯坦仍是中亞大國,其經濟領先地位不可動搖,土庫曼斯坦在中亞五國中經濟發展水平僅次于哈薩克斯坦。在此背景下,我國政府應建議在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下,加強兩國在人員培訓上的交流與合作。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良好運轉與各行各業的專業高素質人才息息相關,人才興旺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大發展大繁榮的強力保障,而土庫曼斯坦就應該成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人才培訓的關鍵紐帶。
8.4 前景展望
第一,可以利用我國已有的援外官員、援外技術人員培訓平臺,進一步夯實基礎,緊緊圍繞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主題開展針對性培訓。第二,可以利用其永久中立國這一特殊政治地位開展合作,大膽嘗試把培訓基地和科研院所建在土庫曼斯坦,其一可以幫助土庫曼斯坦培養本國人才,為本國人民謀福祉,從而激發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在勞動力資源上的潛力。其二可以為我國培養具有國際視角的多層次復合人才,利用中亞地區多民族混居這一特點,加大對我國少數民族同胞的培訓力度,對穩定我國邊疆少數民族局勢也有很大幫助。最后,可以利用土庫曼斯坦重要的地理區位優勢,其正好處于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樞位置,對人才的培訓與儲備可以串聯起整個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及沿線國家,從而盤活整個歐亞地區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