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 2013 年以來,互聯網金融和資產證券化得益于諸多政策的放開得以飛速的發展。2013 年 3 月,溫家寶總理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行業,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加速進行,因此,2013 年被視為互聯網金融元年。同樣,隨著資產證券化試點的進一步放開,資產證券化業務又掀起了新一輪的金融創新熱潮。
傳統經濟融資模式以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為主,銀行系統的征信體系和眾多的線下實體渠道是銀行融資業務的兩大支柱。然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資產證券化業務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線上虛擬融資模式中,銀行實體渠道被虛擬網絡平臺所取代,銀行信用則被基礎資產信用所取代,互聯網金融和證券化業務分別從渠道和信用兩方面,顛覆傳統經濟融資模式。
近幾年來,資產證券化項目參與互聯網金融的實例并不是很多,理論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至今成功的案例中以阿里小貸、京東金融、分期購較為突出,這些平臺都具有較為雄厚的實力背景及客戶基礎?;ヂ摼W金融和資產證券化作為金融創新領域的杰出者,二者的發展都是相當迅猛的,盡管還處于一個快速萌芽階段,未來仍有著巨大的創新空間。鑒于此,本文以現階段的成功案例--阿里小貸的資產證券化項目為例,著力于研究互聯網金融下資產證券化的未來創新方向以及應考慮的現實問題。
首先,本文對資產證券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加以概述,分析資產證券化的涵義、特征、適合的金融產品類型、核心原理、基本要素以及一般的運作流程。
其次,探討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并重點分析現階段資產證券化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中的應用情況,最后歸納總結出我國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必要性。
接著,文章以阿里小貸發起的東證資管--阿里巴巴專項資產證券化計劃為例,深入探討其交易結構和運作流程,重點分析基礎資產的循環購買模式和內外部信用增級方式,并對不同層次投資者的風險收益情況通過壓力測試的方法加以討論。最后給出相應的創新和風險啟示,即基礎資產可以拓展為小額貸款或小微消費金融貸款,采用循環購買的方式,以"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為依托,通過優先/次級分檔結構,采用統一結構、分期發行的模式,盤活沉淀信貸資產,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同時,也應注意基礎資產的構建風險以及信用風險、系統性風險。
最后,文章在總結了阿里小貸資產證券化項目的創新和不足之處的基礎上,對我國未來開展互聯網金融下的資產證券化項目給出適當的建議,并指出今后需注意的問題。
論文主要以基礎理論和實際案例為支撐,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指出我國現階段開展互聯網金融下的資產證券化項目的未來三個創新方向,即可通過小貸公司、P2P 行業或互聯網小微消費金融來進行資產證券化的未來創新發展,或利用傳統商業銀行的資金客戶優勢借助互聯網金融開展資產證券化項目。
同時,在創新過程中也應著重考慮監管政策、信用評級、基礎資產質量、以及產品流動性等實際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資產證券化 阿里小貸
目錄
摘要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以選題意義
1.2 文獻綜述
1.3 本文的研究內容
1.4 本文的創新與不足
第 2 章 資產證券化的涵義及基本原理
2.1 資產證券化的概念及特征
2.2 資產證券化運作的一般流程
2.3 資產證券化的產品
2.4 適合資產證券化的金融產品類型
2.5 資產證券化的核心原理和基本要素
第 3 章 我國互聯網金融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概述
3.1 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現狀
3.2 我國互聯網金融下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現狀
3.3 互聯網金融下資產證券化業務開展的必要性
第 4 章 基于阿里小貸資產證券化的案例分析
4.1 項目整體情況
4.2 阿里小貸資產證券化的收益分析
4.3 阿里小貸資產證券化的風險控制措施
4.4 阿里小貸資產證券化實施的意義
4.5 阿里小貸證券化項目對互聯網金融資產證券化的啟示
第 5 章 互聯網金融下資產證券化的未來創新方向
5.1 互聯網金融下資產證券化存在的問題
5.2 互聯網金融下資產證券化未來的創新方向
結 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