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21 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對石油的需求量有增無減,能源危機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這也對中國石油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只有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抓住機遇,勇敢地迎接挑戰,中國石油才可以實現經濟的突破與發展。本文闡述了中國石油經濟發展的現狀,提出了制約中國石油經濟發展的因素,并對發展中國石油經濟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對策。
一、當代中國石油經濟發展現狀
1、中國石油經濟發展現狀
從新中國成立 60 年至今,中國已經構建了相對完整、科學的石油工業體系。中國現在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氣生產和消費大國。目前,我國的石油工業體系已經趨向完備,其發展目標也在與時俱進?,F階段,我國石油經濟的發展目標更傾向于石油天然氣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建立健全相關的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節能措施,加大了對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并積極研發新方法,提高產品的利用率。開發出了較多新能源資源,通過積極鼓勵使用石油替代燃料的方法,來減輕對原油的依賴。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體系,并逐步完善使之與我國石油經濟發展更吻合。隨著經濟的發展,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逐步發展成了跨國大公司,并在國際石油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我國石油經濟也逐步走向市場化和國際化。
2、中國石油經濟面臨的挑戰
(1)石油供需不平衡
現階段,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石油消費進入了較快增長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內,原油的需求量大幅度上漲,石油供需缺口增大,制約了我國石油經濟的發展。石油儲量是固定的,而我國石油消費需求卻與日俱增,因此我國石油經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2)油價攀升
國際原油平均價格在不斷增長,我國進口石油的價格就會不斷升高。2002 年時,我國進口石油花費 127 億,而到了 2009 年,則花費了 880 億美元。油價攀升會導致中國外匯支付大量增加。而隨著石油開采的難度越來越大,油價上漲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3)原油有限,使用無限
在世界范圍內,原油的儲量是有限的。但是對油品的需求增大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后果。目前,原油開采的難度越來越大,并且隨著世界范圍內石油經濟競爭和霸權主義等因素,我國可能會在多年后面臨無油可買的局面。
(4)進口渠道單一
交通渠道的安全關乎我國石油進口的命脈。我國石油進口渠道多數是靠海運,進口渠道比較單一。而且海運的路線當中重要的關卡是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會受美國影響,如果遇到天氣原因或者外交方面涉及到多方利益的時候,一旦發生沖突,我國將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
(5)能源外交
現階段,國際間的政治、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石油也不單單只是作為一種簡單的商品在世界范圍內流通,最為一種特殊的戰略物資,石油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與國之間的能源外交也更加重要。
3、中國的油氣資源與全球的對比分析
截止 2009 年底,中國石油的儲量為 29.7 億,居世界石油資源的第十三位。我國屬于石油資源比較匱乏的國家。石油剩余可采儲量儲采比為 14.8,且石油資源儲量品質也比較差,許多石油資源難以開發。國內外對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我國油氣資源的整體品味較差,低品位、低滲透的油氣資源所占比重大。與全國油氣資源相比較,我國的石油儲量不多,儲采比小,開采成本高,難度大。我國油氣資源占全球油氣資源總量比重低,我國油氣生產速度要快于世界生產速度。未來我國石油經濟發展會面臨資源短缺、開采難度大、與世界脫軌等諸多問題。
二、制約中國石油經濟發展的因素
1、經濟的快速增長與石油供需矛盾的激化
中國是人口大國,而且自然資源極度匱乏,對于原油的需求量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日俱增,這就形成了激烈的供求矛盾:石油的供應量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石油的需求。油氣后備資源不足的現象會給中國石油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據資料記載,按照目前的開采速度,中國將在15 年之后面臨石油資源枯竭的局面。我國石油不得不依靠進口來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從 2002 年到 2009年,中國石油進口量增加了近 7 倍,其需求量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 1/3,對外依存度越來越大。伴隨著石油需求量的不斷增長,我國油氣資源匱乏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我國石油工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2、我國的石油經濟體制改革尚未完成
由于經濟發展速度與世界經濟發展速度有差異,再加上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發展現狀和一些存在的問題等因素,我國石油經濟體制改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也就是說,我國石油經濟體制改革還沒有真正完成?,F階段,仍然有一些問題阻礙我國石油經濟發展的步伐。
3、國際石油化工產業競爭加劇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上的石油大國利用自身的資源和技術的優勢,不斷對全球的石油市場進行壟斷與控制,同時,隨著中東產油國的石化企業的迅速崛起和周邊國家相繼開展的石化產能迅速增加,這些產業大多都把眼光投向了中國,把中國作為他們的目標市場。
此外,隨著世界科技與經濟的飛速發展,尤其是進入21 世紀以來,世界石油產業也越來越發達。石油化工領域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一些高新科技和信息技術的應用,使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經過不斷的改革與創新,國外大型石油化工公司和一些跨國企業的經營手段不斷革新,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卓越的品牌效應,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強勢的地位,給我過石油化工公司帶來了極大的競爭壓力。
三、中國石油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與應對策略
1、緩解我國能源資源與社會發展的矛盾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自然資源極度短缺,隨著社會的發展,資源的供需矛盾越來越明顯。為緩解這一現象,就要想辦法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首先,要大力貫徹節約觀念,把節約問題放在工作的首位,還要做到開發與節約并重,對于耗能高的產品要及時進行替換或淘汰。其次,要鼓勵各行各業大力開展節能工作,鼓勵研發與創新新型節能環保產品,還要鼓勵研發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能源。第三,資源短缺的現狀要求我們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還要加快推進資源的循環利用。
將循環利用具體貫徹到資源的開采、生產的消耗和社會消費等環節。還要積極開發新能源,不斷尋找合適的替代能源。第四,要對現有的礦產資源進行合理的進行開發與管理。對于國內企業中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混亂,要注重加強整頓與規范,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要及時進行恢復,這需要建立完善的資源開發利用補償機制和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最后,作為較大的資源消費國家,要在全國范圍內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理念,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例如,使用小排量的汽車,節水節電等。促進節約型社會的早日實現。
2、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增強處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石油經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谖覈膰?,要長期立足于世界經濟大潮中,就要全面建立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其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判斷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水平
根據我國國情現狀,結合消費者對石油的需求和石油產業的發展前景,預計到 15 年后,我國可能會面臨石油資源枯竭的局面。到了國內資源枯竭時需要完全依賴石油進口,這會使我國石油經濟的發展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因此,要加快建立起國家石油儲備,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經濟實力,這樣才可以在國際石油市場上有好地應對各種經濟危機和突發事件,并且有著較大的回旋余地,避免在石油價格波動中受到巨大的經濟損失。
(2)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建立石油儲備管理體制
根據世界各國建立石油儲備的經驗來看,建設石油儲備管理體制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要立法。我國要盡快出臺與石油儲備管理體制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盡快制定石油法和石油儲備法等法律條例,盡快建立石油儲備管理體制并不斷進行完善和修復,規范市場中的經營行為,切實維護我國石油經濟穩定發展。
(3)確立我國的石油進口多元化戰略
中東地區是全球主要的石油供應地,我國的原油進口也依賴于中東地區。預計到 2020 年,我國進口原油仍會有45%~50%左右來自中東地區,并且這種趨勢會長期保持下去。今后,我國要對石油進口進行合理的戰略安排和及時的部署,結合我國獨立的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推進我國的石油進口多元化戰略。
3、建立中國石油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經濟方面,要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石油產業的合作。引進石油產業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不斷開發新能源,擴展經濟新思路。還要注重生態環境的建設,主力解決石油經濟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尤其是沙漠化的問題。大力推進科技研發,促進中國石油經濟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在國際石油經濟發展形勢的影響下,我國的石油經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就要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建立石油儲備機制,完善石油儲備管理體制,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切實推動我國石油經濟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伯安、張德勝:中國石油經濟安全評價指標體系設計[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1)。
[2] 毛成棟、王琳、王?。焊哂蛢r下我國石油經濟發展的對策與建議[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1(11)。
[3] 郭文英:對我國石油經濟的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