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勢產業發展現狀
奧地利地處歐洲中心,其經濟總量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均排在歐洲前列.2013年,奧地利GDP總計41595.7億美元,全年經濟增速為0.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8957美元,這使奧地利進入歐盟及世界范圍內人均GDP 收入的前五位.
奧地利經濟發展離不開其優勢產業的發展,主要包括化學、機械工程、電子工程、汽車工業、生命科學以及環境技術.
化工業和塑料業是奧地利主導產業,約占工業總產值的15%.1000家跨國公司,如巴斯夫,拜爾斯道夫和漢高從奧地利拓展他們面向東歐的業務.機械和設備工程以及金屬制品行業是奧地利經濟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出口是機械和金屬部件工業的增長引擎,該行業產值達到占有形商品生產總值的近27%左右.電子工業是奧地利經濟發展的引擎,2013年奧地利近270家電子工業企業全年實現銷售額150億歐元,近80%的銷售額來自國外市場,其中"汽車裝備"業出口率高達98%,是奧地利出口冠軍.汽車行業是奧地利最重要的工業部門之一,產值約占10%,僅次于機械、鋼鐵、化工和電氣電子工業,其產品幾乎 100%出口國外.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如寶馬、歐寶、薩博、麥格納等公司不斷在奧地利設立大量新型投資開發項目.生命科學被視為奧地利經濟最有前景的領域之一.奧地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世界范圍內都占據著支配地位,專注于以健康領域為主的研究工作.
二、優勢產業形成原因分析
1.區位優勢助推對外開放
奧地利地處歐洲中部,是東西歐交往的重要樞紐和橋梁歐洲重要的交通樞紐,兩千公里長的現代高速公路以及密集的航空交通網絡,確??煽焖俚诌_中、東歐的所有地區.奧地利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促進了人流、物流的區域內的流動以及跨國流通.低成本的運輸條件、優越的地理位置、交通網絡、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地也吸引著外資的投入.
2.礦產資源豐富為工業發展提供源動力
奧地利礦產資源豐富、擁有非常豐富的森林、水資源,為奧地利化工產業、機械產業的生產制造提供物質支撐.天然的資源優勢提供了發展工業等社會基礎產業的原材料,在此基礎上加快技術的革新,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優秀工業企業的產生并吸引外國制造業的投資,進而帶動投資促進經濟的新一輪成長.
3.科技創新能力較強
奧地利研發投入超過GDP 3%,已大幅超過歐盟平均水平.無論在醫療器械、工具、木材加工機械領域,或是在汽車制造業領域,奧地利廠商已經具備了精湛的專業技能.這主要歸功于在機械電子工程領域內緊密的科研和商業合作.奧地利政府將很大一部分財力投入到支持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上,并提供大筆經費對奧地利高校進行擴建和升級,從而大大增強了高等教育為奧地利企業輸送高端人才的能力,進一步提升了奧地利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奧地利終身教育、產學研結合的模式促進了人力資源的提高.
4.產業集聚促進競爭力提升
對于知識性主導型的企業來說,產業集聚的經營模式比單一運營在市場中具備了更強大的競爭力、更容易實現資源的優化利用.
同時附加資源能激發新思路,集中在區域內的生產模式能合理使用基礎設施.在高度開放的經濟環境下,由于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它們會流向產業效率最高的地區,產業集群產生集聚優勢成為到奧地利吸引FDI的主要優勢.
三、奧地利經濟發展經驗的啟示與思考
在歐洲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奧地利通過社會體制改革確保社會的穩定,使其始終保持著高于歐洲平均水平的高增長率和高就業率.奧地利在產業發展道路上形成的經驗值得借鑒和參考.
1.完善研究與開發機制促進科技創新
奧地利正逐漸成為歐洲境內生命科學,環境與能源,信息與通訊技術\\(ICT\\)以及交通等未來產業的研究中心.這與奧地利在科研投入領域的健全創新體制密不可分.奧地利的經驗表明,保障產業的技術領先、長期發展需要完善研究與開發機制.例如:實施優惠的稅收政策減免企業研究開發投入,刺激研究開發的積極性;建立研究基金項目資助基礎研究,鼓勵各行各業研究人員投身研究領域;建立專項經濟服務類組織機構向企業提供服務咨詢;加大對研究開發的投入,支持重點科研發展項目并給予配套資金支持;鼓勵跨行業研究中心的建立和拓展.
2.以產業集群為導向的經營模式
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中小企業.近年來在金融危機、歐債危機影響下,奧地利仍能夠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歸功于產業集群的經營模式.產業集群能夠提高對基礎設施的資源利用,加快信息、技術在區域內的流動效率并降低成本,形成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產業發展環境.因此加快中小企業集群發展,科學合理規劃產業園區的建設規模、產業布局,結合原有區位資源優勢,通過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支持,加大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形成中小產業集群集聚效應,使中小企業成為經濟的"脊梁".
3.注重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
奧地利的經驗表明,走可持續低碳的發展道路是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的必然選擇.長期以來,奧地利將能源環境技術的開發作為其研究發展的戰略重點,從而使奧地利的能源環境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并逐步形成了快速發展的強大產業.奧地利踐行著提高能源利用率、實施可再生資源計劃,運用經濟、技術、行政、法律手段解決資源有限性.主要措施包括:
改善能源使用效率;其次,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體系當中所占份額,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再次,建設循環經濟,加強生態工業園內資源綜合利用,注重建設項目和規劃對環境影響的評價.
4.政府職能的轉變和改革
奧地利政府產業發展的舉措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政府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角色更多是定位在提供支撐環境、扮演引導者.
例如:為了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政府應通過對研發和教育的大力投入、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途徑改善科研的軟環境.利用信息平臺鼓勵技術模仿,利用政府自身的信息優勢,為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聯姻"機會,利用經濟杠桿促進擁有高新技術的企業的技術轉移,規范市場以改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產業集群建立過程中,政府不能過度參與,也不能放任自由,在制定政策時一定要確實針對集群的特點和需要,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適中的企業稅制,有吸引力的研究激勵機制以及高效的公共服務為企業的成功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