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擴面征繳主要成效
醫?;鹗罩胶馐侵贫冉】颠\行的生命 , 而擴面征繳是醫療保險生命之源,任何時候都不可懈怠,不論多難都要確保應保盡保和應收盡收。廣元市所轄 7 縣區中有 3 個國家級貧困縣,4 個省級貧困縣區,地方每花 10 元錢有 9 元源自上級財政轉移支付。這種狀況增加了擴面征繳難度。但改善民生的重大責任成為戰勝困難的動力,并轉化為擴面征繳的實際效果。職工醫保從2001 年實施到 2013 年末,參保人數由10萬增加到32萬,增長3倍多,基金征收由 7366 萬元增加到 69000萬元,增長 9 倍以上 ;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數由 2007 年制度建立時的20 萬人增加到目前 37.4 萬人,增長 87%.全市城鄉各類人群醫保擴面征繳率達 98% 以上,基本做到參保對象應保盡保,醫?;稹邦w粒歸倉”, 市委、政府授予“突出貢獻獎”.
2 擴面征繳主要做法
2.1 建立上下貫通的目標責任制。首先,納入各級政府民生工程管理。每年初,市長與縣區長簽訂目標責任書,把醫保參保人數、基金征收率和財政對城鎮居民醫保參保補助及經辦經費落實情況,作為市政府對縣區政府民生工程實施情況考核重點。未完成基金征繳任務的差額部分,由縣區財政補足。其次,納入各級人社部門目標管理。市人社局把醫保擴面征繳作為重點工作,納入縣區人社部門年度目標管理,對擴面征繳達不到要求的縣區,年度考核時一票否決。再次,納入各級經辦機構目標管理。市醫保局把擴面征繳工作納入全市各縣區醫保局經辦工作目標管理的核心內容進行考核。
2.2 搞好部門銜接。創新參保資源管理,形成工作合力。一是人社系統內部搞好銜接。對少報參保人數、繳費基數又不能主動整改的單位,移送勞動監察部門依法查處;借助勞動保障信息平臺,實現從業人員就業登記信息與繳費信息對接;為避免高風險行業的企業出現只參加工傷保險的問題,實行工傷保險與醫保費捆綁征收。二是與當地相關部門搞好銜接。學生兒童占全市城鎮居民醫保參??側藬档慕?70%,為確保這類人群應保盡保,積極爭取教育部門的支持與配合,每年抓住新學期開學的有利時機,做好在校學生及兒童的參保、續保工作 ;與財政部門搞好銜接,從 2012 年起,各縣區對財政供養人員的醫保費,由財政列入部門預算,按期撥至各機關事業單位,解決了過去財政供養人員參加醫保資金預算不到位的問題 ;與法院搞好銜接,把企業欠繳的醫保費和退休人員預期壽命需清償的醫保費,參照《企業破產法》規定,視同欠職工工資列為第一順序清償,截至目前,通過法院催繳破產企業醫保費 35957 萬元;與工商、稅務和住房公積金登記對接,形成財政、工商、稅務、勞動保障、公積金信息一體化管理,以“借力發力”來推動醫保擴面征繳工作。
2.3 用好經濟手段。以經濟杠桿調節為手段,欠費補繳加收利息、滯納金,增強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費的責任意識。一是對單位參保人員重點防范少報漏繳 :醫保局嚴格稽核用人單位申報的繳費人數和繳費基數是否真實,依據稽核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催收工作,攻克每一個死角和盲區。近 5 年來,通過稽核,查出參保單位少報繳費基數4300 萬元,查出歷年應保未保人員3153 人,在補收欠費的基礎上,依法加收滯納金 157.6 萬元。二是對個體參保人員重點防范逆向選擇。城鎮居民和自由職業人員是擴面征繳管理難度最大的群體,對不按規定及時參保和參保后隨意中斷 3 個月以上的人員,需在初次參?;蛑匦聟⒈@U費滿 12 個月后,其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才能納入報銷范圍。
2.4 加強輿論力度。一是政策內容和經辦流程讓參保民眾全知道。以國家、省、市城鎮醫保主要政策為核心,以醫保分擔個人及家庭經濟風險的具體案例為引導,以參保登記、費用報銷經辦流程為基礎,凡涉及參保人員應當知曉的內容,都進行反復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二是多種途徑為參保單位和民眾送政策。為用人單位印發醫保政策匯編、信息期刊,給參保人員印發宣傳單,運用手機短信平臺發送醫保信息 ;通過電視、報紙、政府網站等公眾媒體和展板、電子顯示屏等形式宣傳 ;深入企業、鄉鎮、學校、社區講解醫保政策,與參保人員面對面交流 ;到定點醫院向醫務人員宣傳,組織定點藥店員工培訓,讓醫務人員和定點藥店營業員成為醫保政策的宣傳員。
2.5 提升經辦能力。強化“三個保障”提升經辦能力,促進擴面征繳。一是組織保障。建成縣區、鄉鎮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社區社會保障服務站、居民小組社會保障協理員等四級服務網絡,目前已擁有 246 個鄉社會保障服務中心,214 個社區和2273 個社會保障服務站 ;為強化勞動監察督促擴面征繳的作用,市勞動監察支隊于 2013 年增設 4 個內部機構。二是物質保障。投入 3000 萬元于 2012 年建成連接用人單位、街道和社區的信息系統,用人單位可在網上申報繳費,個體參保人員由金融機構扣繳。三是經費保障。財政按城鎮居民參保人數每人每年6.5元的標準向醫保局提供征繳經費,職工醫保征繳經費由財政按基金征繳額的 1% 左右預算。
3 擴面征繳的幾點思考
3.1 靠長效機制促進應保盡保。通過創新機制來強化醫保擴面征繳工作。一是建立醫保擴面征繳工作制度和確保制度執行的機制。對參保登記、保費征收、年度結算等,建立細致而嚴格的工作制度、嚴密而具體的經辦流程。如建立擴面征繳工作的組織領導、方法、程序、征繳結果、持續到位率進行評價的制度,以及對評價結果進行運用的機制。二是建立鼓勵參保繳費和不間斷繳費的機制。對職工醫保符合參保條件而不參保的人員,退休時不足規定繳費年限需補足才能繼續享受醫保待遇。為鼓勵不間斷參保,對中斷繳費超 3 個月的人員,中斷前的繳費年限歸零,若要接續以前的繳費年限,需補繳中斷期間的本金、利息和提出愿意承擔滯納金的申請并補繳費用。
3.2 靠政策效應與服務水平吸引參保。不斷完善與優化醫保政策,近七年連續 6 次提高參保人員待遇水平,職工醫保報銷比例在 2006 年基礎上提高了 18 個百分點,超過81%,惡性腫瘤、尿毒癥等重大疾病患者,報銷率不足 90% 的補到 90%;新生兒一落地就隨其母享受醫保待遇 ;2007 年建立了城鎮居民重特大疾病保險制度,患者可享受 20 萬元保障待遇 ;用人單位可對職工家屬參加城鎮居民醫保給予繳費補助。醫?;鹗屑壗y籌后,全市參保人員在市內就醫、購藥都能及時結算,并與市外居住相對集中的地區直接聯網結算,長期在異地居住的人員享受與當地就醫人員同等的醫保報銷政策。市醫保局建立了重特大疾病患者幫扶制度,每一名工作人員幫扶一名重癥患者,了解參保人員所需所盼,不斷改進和提升服務水平。
3.3 把擴面征繳作為醫保管理質量來抓。建設“質量醫?!?必須首先建設質量擴面、質量征繳。醫保的精細化、精確化管理,首先要在擴面上求精,在征繳上求細。為此,市醫保局每年初把擴面征繳任務進行量化、細化、分解,事中不斷查找和糾正問題,年末全面總結,提出下年工作措施。市、縣區人社局及醫保局將擴面征繳任務完成情況作為“醫保質量”的核心指標來評價,激發了各縣區醫保局及責任人的動力。醫療保險是經驗科學,數據統計與分析奠定管理基礎。醫保局把擴面征繳的數據統計與指標分析作為提升醫保管理質量的重要工具加以運用,通過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和完善措施,增強了做好擴面征繳工作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胡曉義。社會保障擴面的中國實踐[J].中國社會保障,2013(10):11-13.
[2]池州市人民政府。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擴面征繳工作的意見(池政辦[2013]26號)[Z].2013.
[3]中國社會保障網。江西:于都縣七措施促醫療保險擴面征繳[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