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居民生活用電階梯電價政策優化探究
【第一章】河北省民用電力階梯式收費問題研究引言
【第二章】居民生活用電階梯電價制度的相關理論
【第三章】我國電價制度的演進及現行階梯電價制度概述
【第四章】國外實行居民用電階梯電價的做法與經驗
【第五章】居民階梯電價制度試行中取得的成效和主要問題
【第六章】進一步完善河北省居民階梯電價制度的對策建議
【結論/參考文獻】】居民用電階梯性收費制度構建結論與參考文獻
5 河北省居民階梯電價制度試行中取得的成效和主要問題
5.1 河北省居民用電供應的基本格局
河北境內居民用電的供應主要由國家電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簡稱北網)和國家電網河北省電力公司(簡稱南網)負責。
北網的營業區域包括唐山、張家口、秦皇島、承德、廊坊 5 市,43 個縣(區、市),供電面積 10.41 萬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 2277 萬人。目前,北網總裝機容量 2484 萬千瓦,其中火電占 62.1%,風電占 34.3%,水電占 1.7%,太陽能和儲能占 1.9%;500 千伏變電站 23 座,容量 4883 萬千伏安,線路 9981 公里;220 千伏變電站 105 座,變電容量4116 萬千伏安,線路 8629 公里,2013 年,售電量 1362 億千瓦時。
南網的營業區域包括石家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六市,供電面積 8.4萬平方公里,服務人口 4900 余萬。目前全網發電裝機容量 2826 萬千瓦,擁有 500 千伏變電站 15 座,容量 2775 萬千伏安,線路 4924 公里;220 千伏變電站 167 座,容量 5279萬千伏安,線路 9858 公里,110 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 16002 萬千伏安,輸電線路 48139公里,2013 年,售電量 1421 億千瓦時。
5.2 河北省居民階梯電價制度取得的主要成效
2012 年實施以來,河北省試行居民階梯電價以來,在試行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文中未注明來源的數據及表格數據均來自河北省物價局,或根據河北省物價局提供的基本數據計算得出。
5.2.1 居民用電的階梯電價機制初步確立并平穩運行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意見的要求,河北省物價局下發了《河北省物價局關于印發〈河北省居民生活用電試行階梯電價實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我省階梯電價制度的分檔電量及電價細則,并于 2012 年 7 月 1 日全省試行。隨后針對試行后暴露出的各項問題,先后下發了《河北省物價局關于居民生活用電試行階梯電價有關問題的通知》、《關于城鄉低保戶和農村五保戶免費電量電費有關問題的通知》等,對問題進行了補充。
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截至 2013 年底,全省已經有 2390.32 萬戶家庭執行了居民用電階梯電價制度,實現居民用電單一電價制度向階梯電價制度的過度,截至 2013 年底,第一、二、三檔電量用戶覆蓋率分別為 88.65%、8.19%、3.16%,階梯電價制度運行平穩??梢?,河北省的居民用電階梯電價制度已經基本確立。
5.2.2 電力企業收入有所增加,居民綜合電價水平略有提高
實現電力企業的成本補償是居民用電階梯電價制度實施的目的之一。從實際運行來看,截至 2013 年底,河北省執行居民階梯電價制度共增收 5.54 億元,扣除"五保戶""低保戶"返還電費 2.46 億元,實際增收 3.08 億元。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電網企業的供電成本。2013 年河北省居民綜合用電價格每千瓦時提高了 1.43 分,扣除免費電量費用計算,實際綜合電價每千瓦時提高了 0.79 分。
5.2.3 對低收入家庭的電量補貼政策得到落實
實施階梯電價后,由于一檔用電量用戶的覆蓋率達到了 80%以上,且基本用電量的需求電價保持不變,對大多數家庭的用電支出影響不大。另外,對"低保戶"、"五保戶"給予免費電量補貼的制度得到有效落實,截至 2013 年底,全省"低保戶"、"五保戶"總數為 267.97 萬戶,為其累計返還的電費總額 2.46 億元,提供免費電量共計 4.78 億千瓦時。上述政策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認可,從而保證了階梯電價的平穩運行。
總體來看,河北省居民階梯電價制度的試行已經取得了一定效果,實現了從單一電價制度到階梯電價制度的平穩過度,利用價格杠桿引導居民節約用電的效果已經初現,同時電網企業也略有增收,初步實現成本補償的目標。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同樣暴露出一些問題。
5.3 河北省居民階梯電價制度試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5.3.1 階梯電價節約用電效果不明顯
從 2012 年 7 月至和 2013 年 7 月至 12 月的用電量數據來看,各檔用電量都呈上漲趨勢,其中第一檔用電量增長 6%,第二檔用電量增長 123.1%、第三檔用電量增長 73.3%,從各檔電量所占比重來看,第一檔電量所占比重由 91.13% 下降至 84.4%,下降了 6.73個百分點,第二、三檔用電量所占比重分別由 5%、3.87%上升至 9.7% 和 5.9%,分別上升了 4.7 和 2.03 個百分點,月電量超過 180 千瓦時的用戶逐漸增加。
從相關數據看,2012 年 7 月-2013 年 6 月,河北省執行一戶一表用戶共 2434.57萬戶,總用電量共計 258.155 億千瓦時,全省戶月均用電量為 88 千瓦時。執行階梯電價政策前一年,即 2011 年 7 月-2012 年 6 月,全省戶月均用電量為 87 千瓦時,可以看出,執行階梯電價政策前后一年居民戶月均用電量變化甚微。
以上現象都說明河北省多數居民并未因為階梯電價政策的實施而改變用電習慣,減少用電,階梯電價激勵節約用電的效果還不明顯。
5.3.2 電量分檔的劃分不夠合理
依照國家發展改委指導意見的要求,階梯電價第一檔電量的居民覆蓋率應達到80%,第二檔覆蓋率達到 95%.從河北省執行居民階梯電價后的用電統計數據來看,見表 5.1.2012 年 7 月至 2012 年末,第一檔電量的用戶覆蓋率達到 92.88%,第二檔電量的用戶覆蓋率達到 98.45%.2013 年 1 月至 6 月,第一檔電量的用戶覆蓋率達到 95.27%,第二檔電量的用戶覆蓋率達到 98.72%,遠遠超過指導意見中的 80%和 95%.2013 年 7月至 2013 年末,第一檔電量的用戶覆蓋率達到 87. 92%,第二檔電量的用戶覆蓋率達到96.73%.
這樣一來雖然保證了絕大多數人的用電費用支出沒有增加,但是由于第一檔電量覆蓋率過高,導致階梯電價制度的影響面變窄,對絕大多數人的用電習慣影響較小,使階梯電價制度節約能源的作用大打折扣。這也是造成階梯電價制度目前促進節約用電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5.3.3 電量分檔標準未體現區域差別
從 2013 年 7 月至 12 月的用電數據來看,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第一,各檔電量用戶覆蓋率不同。從第一檔來看,北網供電區的用戶覆蓋率為 90.52%,南網供電區的用戶覆蓋率為 86.78%,北網比南網高 3.74 個百分點,同時,北網供電區第二檔和第三檔用戶的覆蓋率為低于南網。第二,各檔電量占比也不同。從第一檔電量占總電量比例來看,南網為 85.28%,北網為 82.26%,南網比北網高 3.02 個百分點。第三是戶月均用電量不同。南網的戶月均用電量為 101.96 千瓦時,北網的戶月均用電量為 94.62%,南網比北網高 18.03 個百分點。上述情況說明南、北網兩個供電區域在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異,但這些差異并未在河北省階梯電價制度中予以體現,使階梯電價的實施效果不佳,也會造成南北網企業在收入上的差距,損害電力企業的積極性。
5.3.4 銷售電價交叉補貼問題依然存在
實行居民階梯電價的目標之一是減少工業用電對居民用電的補貼,但從實際執行效果看,這種交叉補貼仍然存在。
從理論上講,工業用電的成本較低,居民生活用電成本較高。首先,供電成本與電力負荷率有關,電力負荷率越高,成本越低,而工業用電的負荷率高于居民用電;其次,供電成本與供電對象的集中程度也有關,集中度越高,其配電設施等方面投資越少,成本越低,而從集中度方面說,工業用電也高于居民生活用電;最后,根據價格歧視理論,用電量多的用戶應當執行較低的用電價格,而工業用電量普遍高于居民用電量,因此,工業用電價格應當低于居民生活用電價格。而在我國截然相反,工業用電補貼居民生活用電的現象長期存在。
表 5.2 和圖 5.1 中,給出世界上一些國家(地區)居民用電平均價格和工業用電平均價格的比價關系(圖 5.1 根據表 5.2 數據繪制)。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國家(地區)的居民用電價格都高于工業用電,最高的甚至達到兩倍以上,而只有墨西哥和日本的用電比價小于 1,也就是說其國內居民生活用電價格低于工業用電價格。
2012 年 7 月 1 日試行階梯電價制度以后,河北省雖然居民用電價格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交叉補貼問題依然存在。如表 5. 3 所示,執行居民階梯電價政策之前的 2011 年,河北省居民用電價格為 0.52 元/千瓦時(不滿 1 千伏),居民用電與工業用電比價為 0.865,執行居民階梯電價后,2013 年河北省居民綜合用電價格為 0.5279 元/千瓦時,居民用電與工業用電比價為 0.878,用電比價有所提高,但居民用電價格仍低于工業用電價格,交叉補貼現象依然存在。
第一,電費補貼的發放主體混淆。根據河北省規定,免費電量補貼的發放采取先征收后返還的方式,補貼的成本由電力企業單方承擔,這實際上是把政府應當承擔的社會職能無條件轉嫁給電力企業,企業承擔了本由政府擔當的職能,而且補貼對象由民政部門確定,企業難以甄別補貼對象的真實性,補貼對象的數量無法控制。增加了電力企業的負擔。有關數據表明,河北省 2013 年享有免費電量補貼的用戶較 2012 年相比增加了25.75%,電費返還金額也隨之上漲,大大增加了電力企業的成本。
第二,"一戶多人口" 問題十分突出。在階梯電價實施范圍的第二條中指出:"居民用戶原則上以住宅為單位,一個房產證明對應的住宅為一'戶',應安裝一塊表計."隨后河北省物價局又發布《關于居民生活用電試行階梯電價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對于家庭常住人口在 5 人及以上的'一戶一表'居民用戶,具備分表計量的安裝分表,不具備分表計量的按照合表用戶電價執行."由于城鎮化改造和辦證費用等各種原因,很多居民住宅沒有房產證明,"戶"的甄別工作困難。并且在農村地區,多數家庭都有外出務工人員,戶口留在家中卻不定期在家居住,人口流動性很大,這種"人戶分離"的現象造成實際居住人數與戶口登記的人數時常不符,使關于"一戶多人口"的政策無法順利落實。按照政策規定,如果用戶登記人口達到或超過5人,即可按照合表用戶電價執行,在現行電價基礎上每度提高0.0162元。一旦這類用戶用電量超過第一檔用電量的限制,則會造成用電越多其得到的優惠就越大,這有違階梯電價制度維護用電公平、促進節能環保的初衷。
第三,"一戶一表"改造緩慢。所謂合表用戶即多個住戶同時合用一個電表。2013年 12 月 11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大居民用電一戶一表改造力度。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對城市供電設施尤其是合表用戶電能表的改造力度,加快改造進度,在 2017 年底前完成全國 95%以上存量居民合表用戶改造,做到抄表到戶,并執行居民階梯電價制度" .但由于改造資金不足、合表用戶內部意見不統一等多方面原因,"一戶一表"改造工作并不理想。據有關數據顯示,河北省目前扔有 10.33 萬戶合表用戶需要改造,改造費用可能高達 134.8 億元,改造完成后將新增一戶一表用戶 112.04 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