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國居民邊際消費傾向下降研究
【第一章】居民邊際消費偏向降低分析緒論
【第二章】消費理論的概述
【第三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的變動
【4.1】公有制比重逐漸降低對我國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的影響
【4.2 4.3】收入分配對邊際消費傾向的影響
【4.4 - 4.6】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對我國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的影響
【第五章】提高居民消費傾向的政策建議
【結論/參考文獻】我國民眾邊際消費問題探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4.我國居民邊際消費傾向下降的原因分析
4.1 公有制比重逐漸降低對我國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的影響
4.1.1 我國各種性質企業就業或從業人數狀況
注:2012 年城鎮 37102 萬人就業人數中,其中有 9041 沒有列入相關項目。這些人具體在什么性質的單位工作,不祥,但是可以肯定是一定不會是在國有或者集體單位。最大可能的就是在一下微小公司或者是沒有登記的個體。前者屬于私營經濟,后者屬于個體經濟。按照各項占 50%分別列入。
在股份合作單位,聯營單位,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有股股權所占比重不祥,這里按照國家 50%持股。
采用相同的計算方法計算得出2000-2011年我國公有制經濟和私有制經濟的比重如下:從圖 4-1 可以看出,從 2000 年至 2012 年,我國公有制經濟的就業人數在逐漸降低,私有制經濟中的就業人數在逐漸上升。
我國公有制企業就業人員下降的原因分析:
1、隨著我國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上世紀 90 年開始我國開始出現大量的國有企業倒閉,大量的國有企業的職工開始被非國有經濟成分的企業吸收。但是非國有經濟收入的穩定性明顯要低于國有經濟收入的穩定性。
2.近年來,我國私有制企業發展迅速,大膽創新,在很多行業都處于領先地位,優越的工作環境和較高的工資水平吸引了很多就業者。
4.1.2 以第二產業工業為例測算公私經濟比重
(1)從資產規模來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國有獨資,聯營企業為共有制性質,所占比重=13.28+0.74+0.13+6.39=20.54,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國有控股 50%計算所得為=(22.86+12.76)/2=17.81,公有制經濟合計占有38.35.非公有經濟比重為 61.65.按照上述方法計算的 2000-2012 規模公司以上工業企業公私經濟比重:
(2)從主營業務收入和比例來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國有獨資,聯營企業為公有制性質,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國有控股 50%計算,公有制經濟的主營業務收入為 28.33%,私有制經濟的主營業務收入為 71.67%.按照上述方法計算的2000-2012規模公司以上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公私經濟比重:
(3)從工業利潤額看,國有企業和國有獨資公司占 6.27+2.64=8.91%集體企業占 1.45%,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按國有股股權 50%計為16.10%,上述三項合計,公有制經濟占 26.56%.港澳臺投資企業占 8%,外商投資企業占 14.47%,其余應為私營企業,占 50.97%,這三項合計,非公有制經濟占 73.44%.第二產業的幾組數據,無論是從哪組數據來看,私有制經濟的比重都幾乎是公有制經濟的 2 倍。
從以上幾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中國經濟的所有制結構大致如下:在農村,個體經濟幾乎占到 100%.在城市,公有制經濟只占三分之一(28%),非公有制經濟占到 68%,作為社會主義補充的非公有制經濟目前至少在數量上已經遠遠超過了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中的大多數人將長期為生存、住房、子女教育、醫療、養老而忙碌和奔波,只有極少數人可能成為小業主或企業老板。這里也可以作為“文中第三章的我國城鎮居民邊際消費傾向高于農村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的一個原因。大多數農村居民從事非公有制經濟,相比城鎮居民多少從事公有制經濟,農村居民的收入具有更高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