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國醫療保險對城鎮居民消費的作用探究
【第一章】城鎮醫保與居民消費的關系研究緒論
【第二章】我國醫保對城鎮居民消費影響的理論分析
【第三章】我國醫療保險與居民消費的現狀分析
【4.1 - 4.4】醫療保險對城鎮居民總消費水平的影響
【4.5 4.6】醫療保險對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
【第五章】完善我國醫療保險促進城鎮居民消費的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醫療保障體系對居民消費的促進研究參考文獻
5 完善我國醫療保險促進城鎮居民消費的對策建議
本文以 2000 年至 2013 年的數據對我國醫療保險對城鎮居民消費進行分析,通過現狀分析可知,我國城鎮醫療保險基金收入的增長率遠遠大于基金支出的增長率,基金結余的增長幅度過快,表明醫療保險基金運用的效率不高,與政府提出的"基金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不符,從而使得醫療保障水平較低。通過實證分析可以看出,醫療保險對城鎮居民的總消費水平和食品與文教娛樂消費支出有正向效應但其影響效果較小。從而說明我國醫療保險的運行效率有待提高。本文通過結合現狀分析與實證分析的結論,試圖提出醫療保險促進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的對策建議。
5.1 提高醫?;疬\行效率適當增加基金支出。
通過對我國城職保和城居保的現狀分析,特別是從圖 3-2 和圖 3-4 可知醫?;鸬氖杖朐龇h遠高于醫?;鸬闹С鲈龇?,導致基金結余過多。這也與我國"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基金使用原則相背離。說明我國城鎮醫療保險的運行效率有待提高,基金結余過多,可結合實際情況重點提高醫療費用報銷水平,釋放過多的結余。加強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能夠有效的提高基金運行效率,在基金籌集及管理方面,提高醫療保險統籌層次,實現市級統籌,增強基金共濟能力,逐步建立省級風險調劑金制度,積極推進省級統籌;編制醫療保險基金預算,使基金管理更加科學、規范。
除此以外,在管理醫?;鸬倪^程中,要學習國外的優秀經驗。尤其是一些醫保制度較為完善、醫保水平較高的發達國家,他們的醫?;鸸芾砉ぷ髦袃炐愕?、先進的、值得借鑒的地方,要虛心學習,同時結合我國的現實情況,將這些優秀經驗加以學習并轉化為適合國情的相應政策。在保證醫?;鸪掷m的健康運營同時,要爭取將基金做到保值增值,最大程度地發揮醫?;鸬男в?,讓參保職工及居民能更多地受益。醫?;鸪掷m良好健康運行,也會讓參保職工及居民更加放心、進而逐步增加消費。
5.2 進一步提高醫療保險的覆蓋率。
醫療保險的制度設計與運作方案再完善再科學,如果沒有真正落實到居民身上,都是毫無意義的。目前雖然我國已經構建了覆蓋全體公民的醫療保險體系,做到了制度上的全覆蓋,但并沒有做到"人的全覆蓋".
從文中第三章我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現狀分析可知,特別是從圖 3-1 和圖3-3 可知,我國城鎮基本醫療所覆蓋的人數在逐年遞增但與我國城鎮總人口相比,覆蓋率還有待提高。雖然社會保險法等相關法律文件對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作了相應規定,但由于監督執法力度不夠,造成非公經濟為降低人力成本,"少報"、"漏保"和"不保"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現象嚴重,這不僅損害了居民的權益,還加重了國家給付負擔。因此,加強對參保單位的監督執法,有助于提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參保率,實現應保盡保。只有真正做到"覆蓋全民",才能真正稱之為全民醫療保險體系而不是為少數人謀得的專享保險。
此外與其他社會醫療保險通常為強制實施不同,城居保實行自愿參保,國家并不強制要求參保。因此要加強制度的激勵性,實現應保盡保,以保障人人病有所醫。
5.3 適度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減少居民的預防性儲蓄。
適度的醫療保障水平,就是"質與量"的統一,"需求"與"供給"的平衡。
而目前我國居民對醫療保障的"需求"超過了"供給",而且"量"上也相對偏低,所以要適度提高醫療保障水平,以讓它既能保障公民的保障需求又能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醫療保險基金的大小直接決定著醫療保障水平的高低,因此適度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就是適度提高醫療保險支出。從前文的分析結論可知,我國醫療保險的保障水平遠遠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水平,當然我們也應該防止過高的保障水平給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帶來消極影響。在醫療保障水平方面,現行的城鎮醫療保險所報銷的范圍僅限于住院所產生的醫療費用和慢性病的門診費用??梢越Y合各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拓寬門診保障范圍,提高門診保障標準,逐步解決人民群從常見病、多發病的醫療費用負擔問題。提高基本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和最高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進一步降低大病、重病對居民個人醫療費用的負擔。
增強醫療保險對居民消費的促進效應,即減輕居民對未來醫療費用支付的顧慮,減少預防性儲蓄,增加現期消費。增強居民對未來生活的信心,擴大消費需求,特別是對享受型資料的消費需求。通過本文實證分析了解到,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對食品消費支出的影響系數為 0.012375、對文教娛樂消費支出的影響系數為0.073093,可見現行城鎮醫療保險對各類消費支出的影響效果還十分有限,因此通過以上政策建議的改進對提高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檔次,促進消費結構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5.4 降低居民醫療保險自付繳納比例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我國醫療保險基金賬戶的構成主要由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組成,也就是說基金的來源于單位或政府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而個人所繳納的部分來源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現行的醫療保險個人繳納部分的比例為 2%.通過本文的實證分析可知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響居民消費支出的最重要的因素,其影響系數可達 0.869955.可知參保人自己所繳納的一部分醫療保險費用相當于減少了一部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對居民的當期消費是有一個擠出效應的,所以適當降低個人繳納保費的比例,有助于變相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即緩解這種擠出效應。
從 3.2 的城鎮居民消費的現狀分析,如圖 3-3 可知我國居民消費對 GDP 的貢獻度相比發達國家差距在不斷擴大,1990 年時我國跟美國的差距僅為 16%而到了2013 年差距擴大為 36.34%,這說明提升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要求迫在眉睫。因此,在深化社會醫療保險改革的過程中,政府應不斷增加對公共醫療保險的財政支出,提高政府對基本醫療保險的支持力度,繼續加大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補貼標準,降低居民繳納醫療保險基金的比例。從而增加城鎮居民當期的可支配收入,對于提高居民的消費支出能力進而提升居民消費對我國 GDP 的貢獻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