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題背景和意義
眾所周知,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存在著幾個決定因素,其中就包括消費、投資和凈出口。在消費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就是農村居民,在現如今的條件下,農村居民消費市場急需開發,故本文主要研究農村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就在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邁進,雖未成功但我們一直都在努力?!笆濉睍r期是其中最關鍵的時候,借助農村居民收入的增加達到擴大農村居民消費需求,進而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中國作為一個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城鄉差距巨大,無論是從收入、生活質量還有消費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從我國整體消費水平來看,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低于平均水平,顯而易見,以如今的情況推斷我國經濟增長是非常困難的。如何充分調動起農村居民的消費積極性,提高整體消費水平是我們目前面臨的第一大難題,只有將這個問題解決,才能進一步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強大自己。
消費的增長是促使經濟增長的關鍵,而對于占據全國總人口 55.06%的農村消費市場更是帶動經濟增站的主戰場。但農村消費市場現階段仍不景氣,其所占人口比例與其消費狀況相當不對稱。
二、近期有關農村改革發展的主旨思想
在最近有關農村改革發展的會議中,為了使農村得到更好的發展,提出了各種解決辦法。國家為此出臺諸多相關政策,鼓勵農民創業,例如給農村居民提供相應的種植,養殖等專業技術培訓,為其后的發展提供科學性、可持續性、專業性。我們知道生產與消費相輔相成,這些政策不僅僅能夠提高農民的收入,還能夠加快生產環節的發展,對于消費的促進起到雙重作用。
三、主要問題
1.我國走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就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特色的、獨一無二的,如何構建一個符合我國國情、貼合我國實際的理論框架就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2.從前人研究來看,雖然有許多關于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文章,但大多是從總量方面研究的,這就導致寫作過程中搜集資料難度比較大,對于文章的編寫沒有太大的積極作用。
3.在數據搜集方面,由于網絡的普遍性仍不足以及農村的信息落后性等一些實際問題,導致數據的準確性無法得到保障,有一定的水分在其中。這就導致后續檢驗結果的不嚴密,可能與實際會有一些偏差。
四、現如今中國農村居民的消費情況
1.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緩慢從改革開放后至今的整個經濟發展的進程來看,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總體上是呈現上升趨勢,且預測未來上升空間巨大。雖然我國農村居民消費一直在上升,但是這些上升相對于我國巨大的農村市場是微乎其微的。在現如今的中國國情下,如何充分調動起農村居民的消費積極性,提高整體消費水平是我們目前面臨的第一大難題,只有將這個問題解決,才能進一步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強大自己。
2.落后的消費結構消費結構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各種生活消費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據的比重。由于收入、所處環境等存在差異,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能夠反映出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消費觀念等的變化,進而說明我國經濟發展現狀。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在局限于攢錢,而是開始學會了享受,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農村居民的消費觀念仍存在不足,消費結構仍滯后于城鎮居民。
3.城鄉消費現狀(1)城鄉居民消費水平之比居民消費水平是指居民用于滿足人們享受方面的支出占據全部支出的比重。從搜集的數據來看,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一直以來都有比較大的差距。(2)平均消費傾向之比簡單的來說,平均消費傾向就是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根據各項數據及對比表明,農村居民比城鎮居民有著更加強烈的消費欲望,農村居民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五、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1.經濟增長與消費的內在聯系逐漸提高的消費水平預示著逐漸改善的生活水平,盡量滿足居民的消費需求是我們目前需要做的,消費需求是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它的變化又與經濟增長的變化息息相關,會對經濟產生抑制或者促進的效果。人們通過生產來發展經濟,滿足了人們的各種需求,提高了消費水平和生活水平,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漸漸地產生了新的、更高層次的需求,新的需求又會推動新的生產,不斷促使經濟增長。
2.經濟增長對消費的影響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是社會經濟運行中的四大環節,四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且在經濟發展中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消費與生產聯系緊密。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經濟增長帶來一系列的機遇與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呈遞增趨勢,收入水平的提高給農村居民的消費帶來了動力與條件,也大大激發了農村居民對于消費品的需求,激發了他們的消費欲望,大大地利用了農村消費市場的廣闊。第二是經濟增長并不僅僅是產出的增長,還包括了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優化。
隨著經濟的進步,人們不僅僅只是滿足于基本生活物資的需求,人們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享受,農村居民亦是如此。如今提供給農村居民的消費品種類越來越多,功能也更偏向享受、發展型,消費結構從低層次逐步向高層次邁進。
3.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簡單地說,消費帶來了稅收,為國家帶來收入,而國家又將這些收入用于對生產技術等的改進,以及各種產業的規劃。有著中國大半人口的農村居民,在消費這個市場環境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而他們的消費水平的發展可以說是關乎經濟增長的成功與否。
六、抑制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的因素
農村居民收入的水平、來源及預期是影響農村居民消費不可或缺的內部因素。國家所采取的社會保障支出政策以及農村居民自身的消費環境、消費觀念,生產商針對農村的產品供給結構等影響著農村居民對于消費的選擇,是影響農村居民消費支出的外部因素。中國農村居民如今的消費情況是在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1.內部因素(1)近年來,雖然人們平均的收入水平在逐年遞增,但真實情況是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遠遠低于全國居民平均收入水平,過低的收入使得居民沒有額外的錢來購買消費品,也沒有消費的底氣,進而使得農村消費市場低迷萎縮。由此可以看出,居民收入的高低與其消費行為有著直接的關聯。(2)收入并不是以一概全的,它也是有著不同的類型的。不同類型的收入對消費有著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經營所得財產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程度遠遠大于純工資所得以及財產轉移性所得帶來的影響。(3)在我國,由于各種原因的共同作用,農民對于未來的收入所得沒有把握,加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全,使得居民不敢消費,而是選擇風險低的存款方式,影響了消費的提高。
2.外部因素(1)人們對于未來的生活總是有著這樣那樣的期許,現實條件的殘酷影響著人們的期許,而人們對未來生活的預期又會影響他們對待現在的生活的態度,社會保障支出的設立就是對人們未來生活的一種保障。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可以適當地減少居民因為社會保障不足或對于未來不確定的預期而增加的不必要花費或者備用儲蓄,進而使居民敢于消費,擴大消費市場,推動經濟增長的進程。(2)我國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的消費有所不同,對其所需商品的價格、性能及質量方面的要求具有自身特點。但是,由于外在條件的差異,企業生產產品時,過多的傾向于城市產品,忽略了農村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商品供給的不合理嚴重抑制了居民的消費需求。(3)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尤其是偏遠地區,存在著不正確的消費觀念,諸如盲目攀比、過度消費、打麻將等一些行為。不正確的消費觀念、不合理的消費行為影響了居民正常的消費需求,使得消費市場發生萎縮,抑制經濟的增長。
七、政策建議
1.對內部制約因素的解決(1)增加農村居民收入收入是一切消費行為的起點,沒有收入消費就無從談起。因此,想要擴大農村的消費市場,如何提高農民收入才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收入增加了,才會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居民的消費理念,刺激其消費欲望,增加消費。(2)擴大農村居民消費需求擴大農村消費市場的最主要辦法是:打破農村消費市場的固有模式,刺激農民的消費需求,調動其消費積極性。(3)擴大農村的收入來源目前,我國農村居民的收入來源過于單一,通過擴大農村居民收入來源,改善農村居民收入結構對其消費結構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
2.解決外部制約因素(1)努力改善和優化農村消費環境,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環境較差,缺乏優良的供給商,消費項目相對城鎮甚少,造成農村居民消費不便。(2)企業要優化和改善農村市場的商品供給結構,鼓勵供給商服務的多元化、多樣性,使農村居民的消費生活更加豐富。(3)改變農村居民傳統的消費觀,不要僅僅局限在溫飽,倡導其他各項消費。改變農村消息閉塞的缺點。(4)改善社會保障政策社會保障可以使農村居民在未來養老、醫療等支出上大大減少,這樣使農村居民預期的消費支出可以大大提高,使農村居民的收入流得到了均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村居民的生活消費。
參考文獻:
[1]胡寶娣。中國農村居民消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D].西南大學,2010.
[2]溫濤,孟兆亮。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演化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2,07:4-14.
[3]湯凱。我國農村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分析[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
[4]葛志財。中國農村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