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我國宏觀經濟分析文獻的統計分析
【第一章】基于統計學的宏觀經濟分析文獻研究緒論
【第二章】宏觀經濟分析文獻的選題研究
【3.1】分析方法使用概況及其主要應用領域
【3.2 - 3.4】統計分析方法運用與選取原則
【第四章】宏觀經濟分析文獻的指標運用研究
【結論/參考文獻】中國宏觀經濟分析文獻計量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5 主要結論及應對途徑
經過上述討論,本文得出了不少結論,筆者將在此進行總結歸納。另外,鑒于筆者自身的認識水平、資歷、閱歷等限制,此處僅提出幾點不成熟的建議,意欲改善中國宏觀經濟分析現狀。
5.1 主要結論
中國宏觀經濟分析文獻目前無疑正身陷“輕理論,重技術”的風氣當中,在計量經濟學被大量應用的大環境下,理論分析卻日漸式微。研究工具逐漸脫離理論框架,獨自去上演一場又一場的“數字實證”,卻越來越輕視對研究對象內在邏輯關系的探討。雖然實證分析文章是探索理論發展的重要角色,但若要用這種探索性的手段指導宏觀經濟建設,則稍顯欠缺了審慎的態度。
此外,在實證分析的文獻中,極少學者留意從理論變量轉變到實際指標的跨越應當如何進行,指標運用與研究內容是否對應等問題。少數幾個常用的指標被應用到各種各樣的研究當中,而大部分花費了海量人力物力得出的核算指標卻無人問津。由于大部分學者缺乏對國民經濟核算的了解,而降低了實證分析研究與理論銜接的準確性。
5.2 應對途徑
首先,應該讓內行專家來評定一篇文獻的質量,否則將容易被所謂的新技術新方法弄得天花亂墜。然后,在各個系統的考核體系中,應當注重發表文獻的質量而非發表文獻的數量,這樣能避免大部分人通過低水平的創新制造論文。再者,普及國民經濟核算,供研究者認識各個統計指標與統計體系,使其在進行研究使有更多的考量。另外,應當提高中國學者的待遇水平與社會地位,至少保障其衣食住行無憂,方可令其靜下心,做出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倡不同領域的研究者跨專業合作進行研究?,F今大部分的宏觀經濟分析文獻僅以一名知名學者署名,或與其學生聯名發文,少有兩位或以上的專業大家共同發文的情況出現。
然而面對浩如煙海的知識,個人精力畢竟有限,如若能讓各有所長的學者對一個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相互取長補短,勢必能使其研究成果質量提高。
如此五條應對措施,有望能減緩學術浮躁之風,也為有志于潛心進行學術研究的學者營造出良好的科研環境,提高中國宏觀經濟分析文獻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Card,David,Stefano DellaVigna,“Nine Facts about Top Journals in Economics”, NBERworking Paper No.18665,2012.
[2] 趙彥云 《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發展的基本問題》 [J]. 中國社會科學,2013(05)。
[3] 汪浩瀚 《微觀基礎、不確定性與西方宏觀消費理論的拓展》 [J]. 經濟評論,2006(02)。
[4] 萬曉利 《我國貨幣政策能減小宏觀經濟波動嗎?基于貨幣政策反應函數的分析》 [J].經濟學(季刊),2011(02)。
[5] 許煜。 張棟梁。 尚長風 《中國式的財政分權與宏觀經濟績效--財政分權的宏觀受益于成本分析》 [J],當代經濟科學,2007(06)。
[6] 石柱鮮。 武征。 劉俊生。 黃紅梅 《2004 年我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的變動趨勢分析》 [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07)。
[7] 王文甫。 明娟 《總需求、總供給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動態效應分析--AD-AS 模型能很好地匹配中國的數據嗎?》 [J]. 統計研究,2009(08)。
[8] 萬光彩 《擴展的總需求總供給模型--一個闡釋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分析框架》 [J].南方經濟,2006(10)。
[9] 羅登躍 《基于非線性混沌動力學模型的宏觀經濟系統運行實證分析》 [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10)。
[10] 柳明。 宋瀟 《石油價格波動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基于 DSGE 模型的分析》 [J].南開經濟研究,2013(06)。
[11] 趙進文。 丁林濤 《貿易開放度、外部沖擊與通貨膨脹:基于非線性 STR 模型的分析》[J]. 世界經濟,2012(09)。
[12] 楊天宇。 劉韻婷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對宏觀經濟波動的“熨平效應”分析》 [J].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1(07)。
[13] 朱建平。 劉曉葳。 歐陽漢 《<統計研究>的歷史階段性回顧與特征分析》 [J]. 統計研究,2014(09)。
[14] 韓兆洲。 王科欣 《<統計研究>之統計研究》 [J]. 統計研究,2014(09)。
[15] 方興起 《西方主流宏觀經濟分析的微觀化》 [J]. 中國社會科學,2007(03)。
[16] 胡懷國 《中國需要什么樣的經濟學--我國經濟學研究的世紀末回眸》 [J]. 改革與戰略,1999(03)。
[17] 李子奈。 周建 《宏觀經濟統計數據結構變化分析及其對中國的實證》 [J]. 經濟研究,2005(01)。
[18] 趙紅 《GDP 核算中的價格指數及存在問題研究》 [J]. 統計研究,2005(05)。
[19]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經濟評論》。 《南開經濟研究》。 《經濟學家》。 《財經研究》 《堅持“思想性優先”的選稿原則--五家經濟學期刊倡議書》 [J].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3(10)
[20] 李文華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五個差異--兼論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現實意義》 [J]. 科學學研究,2006(06)
[21] 張塞 《宏觀經濟分析之經驗》 [J]. 統計研究,2002(07)
[22] 羅伯特·J. 巴羅著,沈志彥,陳利賢譯 《宏觀經濟學:現代觀點》 [M]. 上海:格致出版社,2007.
[23] 高敏雪 《GDP 和 GNP(GNI)之間選擇》 [J]. 中國統計,2006(6)
[24] 韓兆洲。 徐芳燕。 桂文林 《得失與啟示:我國統計學博士學位論文選題統計分析》 [J].統計研究,2010(11)。
[25] 孫莎莎。 王國華 《對我國 MPA 學位論文選題的統計分析》 [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02)。
[26] 吳娟。 李福民 《河北理工大學經濟產業經濟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分析》 [J]. 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08(03)。
[27] 王保訓 . 李萌 . 蔡禮彬 . 鄭國生 《從碩士論文選題分析會展經濟的研究 --以2002-2012 年 CNKI 碩士學位論文為例》 [J]. 邊疆經濟與文化, 2014(03)。
[28] 張瑞華。 張勇。 朱晗。 張哲。 康健《我國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述評[J].山東體育學院院報, 2007(01)。
[29] 黃麗春 《近十年旅游管理碩士學位論文選題統計分析》 [J]. 現代交際, 2011(08)。
[30] 李華瑞 《近三十年來國內宋史研究方向博士學位論文選題取向分析與思考》 [J].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09(06)。
[31] 張凌云 《近年來國際旅游學術期刊和論文選題的特征分析》 [J]. 旅游科學, 2008(03)。
[32] 劉武朝 《1999 年~2010 年反壟斷法領域博士論文選題實證分析》 [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07)。
[33] 盧潤德。 張明英 《關于碩士學位論文選題與研究方法匹配性研究》 [J]. 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8(01)。
[34] 馬戎。 梁茂春。 馬雪峰。 祖力亞提。 陽妙艷。 趙蕊 《2008 年國外社會學研究的前沿選題及其進展綜述》 [J]. 社會,2010(04)。
[35] 李曉玲。 魯偉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分析》 [J].高等建筑教育,2005(02)。
[36] 林伯強。 牟敦國 《能源價格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基于可計算一般均衡(CGE)的分析》[J]. 經濟研究, 2008(11)。
[37] 樊瀟彥 《中國工業資本收益率的測算與地區、行業結構分析》 [J]. 世界經濟,2004(05)。
[38] 陳成忠。 曹小鵬 《微觀機制、市場結構和宏觀環境:經濟發達地區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分析--常州個案研究》 [J]. 金融研究,2001(06)。
[39] 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金融研究處課題組。 劉偉林。 吳瑩 《湖北省房地產景氣循環與宏觀調控研究:基于合成指數與自相關滯后分布模型的分析》 [J]. 金融研究,2006(04)。
[40] 彭秀健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宏觀經濟后果--應用一般均衡分析》 [J]. 人口研究,2006(04)。
[41] 樊綱 《當前宏觀經濟的焦點問題與政策分析》 [J]. 經濟研究,1995(02)。
[42] 王誠 《中國宏觀經濟分析面臨新挑戰》 [J]. 經濟研究,2004(11)。
[43] 林建浩。 王美今 《中國宏觀經濟波動的“大穩健”--時點識別與原因分析》 [J]. 經濟學(季刊),2004(05)。
[44] 張鐘俊。 周斯富。 司春林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模型及政策偏好趨勢分析》 [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85 (04)。
[45] 原鵬飛。 魏巍賢 《房地產價格波動的宏觀經濟及部門經濟影響--基于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定量分析》 [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0(05)。
[46] 周誠。 毛偉 《我國宏觀經濟政策效用的實證分析》 [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9(08)。
[47] 高鐵梅。 王金明 《2003 年中國宏觀經濟發展趨勢的分析與預測》 [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06)。
[48] 王孝松。 謝申祥 《中國究竟為何遭遇反傾銷--基于跨國跨行業數據的經驗分析》 [J].管理世界,2009(12)。
[49] 董筱丹。 溫鐵軍 《宏觀經濟波動與農村“治理危機”--關于改革以來“三農”與“三治”問題相關性的實證分析》 [J]. 管理世界,2008(09)。
[50] 納·萊夫。 卡·薩托。 滕德祥 《發展中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模型及短期經濟增長因素分析》 [J]. 國際經濟評論,1981(12)。
[51] 陳璋《中國宏觀經濟波動與工農業比例關系的實證分析》[J]. 中國農村觀察,1991(03)。
[52] 徐一劍。 張天柱 《物質投入產出表在義馬市物質流分析中的應用》 [J]. 中國環境科學,2006(06)。
[53] 王曉。 齊曄 《經濟結構變化對中國能源消費的影響分析》 [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01)。
[54] 李晨婕;溫鐵軍 《宏觀經濟波動與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1980 年代以來我國集體林區三次林權改革“分合”之路的制度變遷分析》 [J]. 中國軟科學,2009(06)。
[55] 李成。 李玉良。 王婷《宏觀審慎監管視角的金融監管目標實現程度的實證分析》[J]. 國際金融研究,2013(01)。
[56] 譚燕芝。 張運東 《外匯儲備規模的宏觀經濟影響因素分析--基于中國、日本的比較研究》 [J]. 國際金融研究,2011(01)。
[57] 王受業 《印度尼西亞宏觀經濟發展分析》 [J]. 當代亞太,1996(01)。
[58] 張季風 《日本宏觀經濟運行走勢分析》 [J]. 當代亞太,2006(03)。
[59] 章輝 《控制通貨膨脹是否會導致石油缺口的產生--一個宏觀經濟的分析視角》 [J].財貿經濟,2011(06)。
[60] 叢明 《當前經濟形勢與宏觀調控主要政策取向分析》 [J]. 財貿經濟,2005(01)。
[61] 徐廣軍 《現代西方宏觀經濟學向現實復歸的實現形式》 [J]. 經濟學家,2002(03)。
[62] 陳家勤。 江衛 《外貿宏觀經濟效益及其分析》 [J]. 財貿經濟,1984 (03)。
[63] 王曉。 齊曄 《1988 年中國經濟發展報告--“宏觀經濟監測與分析系統”年度報告》[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01)。
[64] 宋進攻《經濟結構變化對中國能源消費的影響分析》 [J].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89(06)。
[65] 江曉薇 《1990 年中國宏觀經濟實證分析》 [J]. 經濟研究,1991(02)。
[66] 翁文斌。 蔡喜明。 史慧斌。 王浩 《宏觀經濟水資源規劃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研究及應用》 [J]. 水利學報,1995(02)。
[67] 陳憲。 陳晨 《外資變量與宏觀經濟變量的相關分析》 [J]. 統計研究,1999 (04)。
[68] 吳長鳳。 鞏馥洲。 周宏 《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宏觀經濟因素分析》 [J]. 統計研究,2000(05)。
[69] 孫寧華。 江學迪《能源價格與中國宏觀經濟:動態模型與校準分析》[J]. 南開經濟研究,2012(02)。
[70] 李惠武。 許德友《2014 年宏觀經濟形勢的一個基本判斷--基于百人問卷調查的分析》[J]. 南方經濟,2014(02)。
[71] 陳學彬 《我國改革以來 AD-AS 曲線移動對宏觀經濟和價格波動的影響分析》 [J]. 財經研究,1996 (03)。
[72] 蔣屏 《影響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的宏觀因素實證分析》 [J]. 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5(04)。
[73] 徐龍炳。 陳小琳 《2007 年中國金融政策執行效果分析》 [J]. 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8(01)。
[74] 劉秀林 《宏觀經濟波動的微觀基礎:基于企業股權配給行為的分析》 [J]. 當代經濟科學,2006(02)。
致謝
歷時近一年的論文工作終于接近尾聲。在此過程中,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但也受到了各方的幫助。
我的指導老師林洪教授從我零散的思緒中梳理出了本文的基本脈絡,并不斷地給出論文修改意見,是本文最主要的助力,在此應當列在頭位以示感激之情。
同時也感謝諸位宏觀經濟分析的前輩們,沒有諸位的實踐,便沒有這篇論文,感謝列位對中國宏觀經濟理論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也感謝我的家人、朋友、老師、同學、師兄師姐等,在我的學習和生活中都給予了他們力所能及的支持,他們是我的精神支柱。
最后,感謝所有一路上曾給予我幫助的人,沒有你們,就沒有我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