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共財政體制各項政策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原有的醫院會計制度逐漸顯現出在會計科目、會計核算、會計報告等方面設計的缺陷和滯后,已不能適應新的經濟形勢的需要[1].新的《醫院會計制度》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制定的。
時至今日,新會計制度在各醫院具體執行過程中是否存在問題,會計人員在核算中有什么具體想法和意見,新會計制度是否能夠適應現階段各醫院經濟管理的需要,帶著這些問題,課題組對天津市 33 家三甲醫院和部分二級醫院進行了調研。本次調研主要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同時穿插進行了座談和實地考察,以回收的問卷為基礎,針對實際問題集思廣益、分析研究、歸納總結,作出調查報告。
二、新會計制度的執行效果
(一)新會計制度的亮點
新醫院會計制度有力地解決了我國當前醫院會計實務中的突出問題,使財務數據更加真實完整,在本次調研中,各醫院普遍反映新會計制度中的亮點頗多。問卷結果如表 1.
(二)新制度執行的總體效果
1.新舊制度過渡平穩
通過調研,各醫院已全部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系統在舊會計制度基礎上完善了新的會計科目體系,包括資產類、負債類、凈資產類、收入類、費用類等[2].從2012 年 1 月 1 日起,天津市各醫院根據新制度設置新賬,將各會計科目 2011 年年末余額按新制度要求過入 2012年年初余額。同時,從系統設置上完善成本核算體系,為規范績效評價奠定了基礎。
通過調研,天津市各醫院從 2011 年下半年開始對本單位資產和負債進行了全面的清查、盤點和核實。同時,根據市財政局的要求,市衛生局及時對局系統資產進行清查會審,并按時上報市財政局,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好評和認可,對新舊賬務銜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新制度執行穩定
采用取得的數據資料,通過比較全市 34 家醫院2013 年度的資產負債率,發現其平均值為 41.77%,有17 家醫院低于平均值,約占 56.67%.長期負債率平均值為 6.2%,有 83.33%的醫院低于平均值。說明大部分醫院資產負債率較低,負債的資本化程度低,償債壓力小,新制度執行較為穩定。
3.與醫療體制改革相適應
通過調研,各醫院普遍反映新《醫院會計制度》能夠貫徹落實新醫改精神,為政府部門的醫療服務合理定價提供科學的依據,推進其補償機制的改革。
(三)新制度執行的具體效果
1.“無形資產”科目的使用及無形資產的管理
在已經回收的 34 份調查問卷中,有 24 家醫院已經使用“無形資產”這個科目,占總問卷量的 70.6%.像安定醫院使用無形資產科目用于核算軟件,無形資產沒有像固定資產一樣設定價值標準,個別金額較小的軟件直接列支,列入無形資產的軟件都使用年限平均法攤銷。寶坻區人民醫院目前將各種軟件如醫院信息系統(HIS)、科室信息系統(LIS)、電子病歷系統等計入無形資產科目。醫院大都采用直線法按軟件大小分不同年限進行攤銷,最長 10年,最短 2 年,并設置無形資產備查簿,登記無形資產的詳細情況,包括購置時間、金額、攤銷金額、凈值等信息。大部分醫院都有專人管理無形資產,但普遍認為應由管理無形資產的職能部門管理,不應放在財務部門管理。
2.零余額賬戶的使用
在 34 份調查問卷中,使用零余額賬戶的醫院有 28家,占全部醫院的 82.4%.在資金使用過程中,這 28 家全部按照財政撥款對應的項目、數額、科目和用途嚴格執行。
3.合并醫療藥品收支核算
對全市 33 家三級醫院調研結果表明,各醫院嚴格執行將藥品收支并入醫療收支進行核算的要求。在“門診收入”和“住院收入”項目下增設“衛生材料收入”“藥品收入”“藥事服務收入”等明細科目;各類醫療和藥品等支出均在“醫療業務成本”項下反映??朔伺f制度中藥品收支核算的較大缺陷,解決了長期以來醫療、藥品收支不配比,財務信息失真加劇“以藥養醫”的問題。
4.建立健全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通過調研,天津市參加成本核算的醫院都已遵照天津市衛計委和財政局聯合下發的《天津市醫院成本核算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健全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配備了成本核算員。其中 30 家三級醫院能夠依據《辦法》要求的原則按月采集成本核算基礎數據、匯總數據、計算、得出成本核算報表,定期向衛計委上報成本報表。參加成本核算的醫院中有部分醫院每季度根據成本核算數據出具成本分析報告,并向院長匯報成本核算情況,如天津市環湖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等。
三、新會計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在問卷中,各醫院認為新會計制度在某些方面仍需要改進,調查結果如表 2.
(一)醫院的醫保結算差額如何處理有待商榷
由于天津市醫保結算周期 (當年 4 月至轉年 3 月)和會計核算周期(1-12 月)不同,存在時間差的問題,故單位一般年末不會進行結算差額處理。結算差額的時間、金額都具有不確定性,結算差額沖減收入后,社保中心有可能后續補撥入,沖減后再轉回的會計處理不很合理。另外當沖減收入時,結算差額的分攤標準沒有統一規定,無法對應沖減收入的明細科目,如檢查、放射、化驗等收入。
(二)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有待細化
1.現行報表反映的現金流量數據為累計數,不能體現當月現金流情況。
2.現金流量項目是否可以進一步細化,例如“財政資本性項目補助收到的現金”在“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中體現,而“財政資本性項目補助支付的現金”在表中卻沒有體現。應該在“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中,把“購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支付的現金”區別出財政資本性項目補助資金和醫院自有資金。另外,業務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項目應該可以繼續細化出“退還病人預交金及住院余款支付的現金”“日常運營費用支付的現金”等項目,減少“支付其他與業務活動有關的現金”所占的比例。
3.新制度對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量項目未作出詳細說明,操作性不強。
(三)成本核算問題
實行成本核算是新會計制度的亮點,同時也是難點,問卷中有 79.4%的醫院認為成本核算工作還需改進。針對這個問題,在問卷中對大家關注的難點進行了調研,結果如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