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有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情況來看,銀行的信貸工作人員對財務報表和商業銀行經營實質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了解的并不多,信貸工作人員在財務報表分析方面通常比較片面與主觀,在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管控上,形式重于實質,進而對商業銀行信貸資產風險管理有著不良的影響。因而,本文對財務報表分析在銀行信貸管理中的應用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一、財務報表分析法在銀行信貸管理中的應用要點
商業銀行在信貸管理中應用財務報表分析主要關注的要點包括對重點項目的關注,對短期內變動較大的財務項目的關注、對財務項目真實性的關注以及對財務報表中存在的異常情況的關注等諸多內容[1].以重點項目的關注為例,商業銀行應對企業近三年及報告期企業資產、企業負債、企業所有者權益以及企業現金流量等主要項目進行分析。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所規定程序與方法進行盡職調查和審查,分析的內容包括對企業的應收賬款、存貨、其他應收款以及凈利潤等等。如對短期內企業變動較大的財務項目進行分析,要明確出現變動的原因,對存在疑問的應向企業予以調查、核實、取得與此相關的說明,進而判斷企業的財務核算是否能夠確保應有的真實性與正確性[2].如對資產負債表應側重關注企業是否存在虛增資產以及少計負債等方面的情況,損益表側重關注企業是否存在虛增收入以及少計成本費用等方面的情況,現金流量表則側重關注企業是否存在由于人為因素所導致企業現金凈流量方面的變化[3].
商業銀行應對企業財務報表中存在的異常情況進行關注,通過這些異常關注可以確定客戶企業是否存在著虛假財務報表方面的問題。要對企業財務報表數據上存在的財務比率突然優秀、財務比率極端良好以及利潤表變化存在異常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識別。除此以外財務報表分析時還應關注企業財務制度等與商業銀行信貸管理相關的其它問題。還應注意剔除季節性收購等偶然因素對企業現金流量的影響[4].值得注意的是,當企業應付款項出現大幅增加時,其可能事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性凈現金流良好,同時還應對企業的應付款項進行分析,進而確定企業是否存在拖欠貨款或者把其他借入款項列入到企業應付款項核算等方面的情況。
二、構建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價模型
為了對財務報表分析在銀行信貸管理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本文從實例的層面對財務報表的應用進行分析。首先應確定 JT 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評價模型的構建,具體包括銀行信貸貸前調查階段、銀行信貸貸時審查階段以及銀行信貸貸后檢查階段三個階段。在銀行信貸貸前調查階段進行信貸風險管理財務報表分析之前,銀行的信貸人員應對財務報表進行嚴格的審查,這也是在 JT 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應用有效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一步,主要是對企業的財務常規性、真實性以及規范性進行審查,其中關鍵點是對企業財務的真實性進行審查。在貸時審查階段,則主要關注的是審批前提是否成立;企業的信用狀況、主體與業務資格、財務狀況、人事和法律狀況是否有重大變化以及操作程序是否正確,各級審批是否越權等方面的。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構成企業的第一還款來源,而信用支持為第二還款來源,非財務因素雖不構成直接還款來源,但會影響企業的還款能力。在貸后檢查階段,貸款人對借款人執行借款合同情況及借款人的經營情況進行追蹤調查和檢查[5].JT 商業銀行的信貸人員要監督貸款資金的使用情況,嚴格把好貸款支付關,嚴防抽逃或者挪用。
三、財務報表分析在銀行信貸管理中的應用實例分析
1. 案例分析選取的企業為 JT 商業銀行的一家法人客戶,DG 公司作為化工企業。該公司成立于 2009 年,由五個自然人股東投資設立,注冊資本 9900 萬元,主要經營范圍為巖鹽開采、精制鹽生產、鹽化工系列產品開發、生產、銷售。該企業 2014 年底在 JT 商業銀行已有限 1.4 億元的貸款余額,2014 年申請 1.9 億元的授信額度。JT 商業銀行以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價模型為基礎對 DG 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審查,該商業銀行的信貸工作人員對 DG 公司財務報表的審查工作完成得出的結論是企業近三年的財務報表內容上完整,財務報表的格式正規,且企業的財務報表都經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6].注冊會計師對 DG 公司出具了的審計報告也無保留意見。DG 公司所適用的會計核算制度符合科學性的要求;DG 公司的報表編制手續與編制程序符合 JT 商業銀行的要求;DG 公司的財務報表內容完整;財務報表中所涉及的各個項目數據小計、合計、總計正確等等。簡而言之,JT 商業銀行可以認為 DG 公司的財務報表公允可靠地反映了企業的實際情況[7].如表 1 所示。
從表 1 該公司重點項目財務報表分析可以看出,該財務報表可以反映該企業的情況,除此以外,還應對該公司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現金流量以及財務報表異常等指標進行分析[8].
以償債能力為例,根據 JT 商業銀行在信貸管理中所設定的償債能力指標,可將反映 DG 公司償債能力的有關財務指標計算如表 2 所示。從表 2 中所得出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DG 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是逐年呈下降的發展趨勢,至 2014 年僅為 42%,遠低于該公司所處行業的平均水平 69.2%,表明 DG 公司的資本結構是科學合理的,公司有著較好的長期償債能力;DG 公司的流動比率、企業速動比率以及利息保障倍數等也是逐年上升,至 2014 年分別為 112%、103% 和 4.46,都高于該公司所處行業的平均水平,信貸人員可以暫時認定 DG 公司有著良好的短期償債能力,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和企業負債的流動性較為匹配,不存在“短貸長用”的現象。
通過對 DG 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JT 商業銀行的信貸工作人員得出的結論是 DG 公司資產規模龐大、凈資產實力強,資產負債率較低,資產及負債分布合理,企業發展的趨勢較好[9].該企業所存在的風險點主要體現在 DG 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低于該公司所處同行業的平均水平,即應收賬款的收賬速度較低;該公司凈現金流不大。除此以外,公司還存在著無形資產和資本公積都大幅增長等財務報表的異常情況。
2. 基于財務分析的信貸決策根據以上對 DG 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JT 商業銀行信貸工作人員結合財務因素與非財務因素,對該公司做出的信貸管理措施為:
將 DG 公司列為銀行關注類客戶,簽于 DG 公司目前有著良好的生產經營狀況,暫時還不會出現拖久商業銀行貸款本息的問題,因而可以維持已有授信額度,同時逐步通過壓縮策略的應用來密切關注企業資金流向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而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銀行在信貸管理方面所面臨的風險。貸前貸后都是信貸全流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共同在創造價值中發揮作用,每一個環節都是獨特和不可缺少的[10].查閱國外商業銀行信貸管理方面的文獻,對應于國內商業銀行貸后管理的概念,國外銀行對貸款審查后的管理主要集中在貸款作業、風險監管和貸款售賣等方面,是銀行信貸流程從貸前到貸后的自然延伸[11].JT 商業銀行在面臨新的經營形勢下,更需要從全流程角度來審視和定位貸后管理。
四、結束語
本文在研究中選取了 JT 商業銀行與 DG 公司來對財務報表分析在銀行信貸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實例分析,進而對財務報表分析在銀行信貸管理中的應用進行闡述。明確了商業銀行應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深度分析,通過財務報表的分析判斷出企業的信貸資質以及財務風險,進而優化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水平。值得強調的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應用中 JT 商業銀行在對借款人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的同時,還從全流程角度來審視和定位貸后管理,進而從整體與局部結合的層面來優化銀行信貸工作質量,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
[1] 資云峰 .A 建工集團的財務報表分析 [D]. 云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4.
[2] 王鈺 . 基于銀行視角下的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研究 [J]. 中國商貿 ,2012(36)。?
[3] 李光琴 . 企業財務報表在銀行信貸管理中的應用 [J]. 財經界 ( 學術版 ),2012(4)。?
[4] 崔宏著 . 財務報表閱讀與信貸分析實務 [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1.
[5] 楊松濤 , 林小馳著 .?財務報表分析 ( 第 3 冊 ) 負債、權益、現金流量表 [M]. 北京 :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