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的產生與企業管理有著必然的聯系,從企業管理發展歷程中不難看出,管理會計是因為公司管理工作的需要而產生的,并且所占企業管理發展的變化而不斷發展。
1 管理會計的現狀
科學地研究管理會計的變革方向以及創新措施,就必須要清晰地認識到管理會計的現狀,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在不斷地完善,并且在具體的企業管理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并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管理會計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
1.1 缺乏一套嚴密且行之有效的理論體系。雖然管理會計理論在近些年得到了會計學者的普遍關注,并且加強了理論研究,但是由于其發展歷程相對比較晚,據有關資料表明,我國會計理論界對管理會計的研究文獻只占到會計理論文獻中的 20%左右,理論文獻的缺失反映了相關學者對管理會計的研究興趣不高,導致我國管理會計理論創新動力的缺失;同時目前管理會計概念在界定方面也缺乏統一的標準,以管理會計的本質性質為例:國內外學者對管理會計的本質有著分歧爭議,我們往往會忽視管理會計的會計方法屬性,即沒有突出管理會計是以滿足企業信息需要為根本目的的。管理會計本質屬性的分歧直接會影響管理會計概念,管理對象等方面的確定。
1.2 實務界缺乏對管理會計的重視和系統應用。自 20世紀 70 年代引入管理會計體系以來,我國的管理會計在實務中的應用現狀并不理想,暨南大學會計系管理會計課題組曾經就中國管理會計應用做過調研,并得出以下結論:目前我國企業管理會計的應用狀況與實際需要還有較大的差距,推廣先進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管理會計方法任重而道遠。管理會計在實務中具體的應用不足表現為:一是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缺乏系統應用性,尤其是在某些方面不切實際,比如投資決策分析中的貨幣時間價值的計算問題,就缺乏對中國特殊國情的考慮,導致其不能適應我國企業實際發展的需要;二是針對管理會計的應用沒有相應的強制要求,導致會計人員忙于事務性工作,使得管理會計不能系統地應用。
1.3 公司的治理模式不能滿足管理會計的發展。管理會計與公司治理方式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性,管理會計的變革與創新必須建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上,根據筆者的調查分析發現,目前企業所采取的治理模式不能滿足管理會計信息支持的需要:首先企業的管理制度制約了對管理會計信息的需求。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采取的經濟決策主要以高官人員為核心的決策體系,這樣就會導致企業的決策不是依賴于完善的會計信息,而是依靠企業的個人決策能力;其次企業外部治理虛化產生了不利于管理會計信息的需求。以國有上市企業為例,國家掌握著國有企業的人事任命權,因此國有企業的管理者主要是以行政方式產生,為此不需要通過市場的競爭,因此打消了小股東利用管理會計信息“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2 管理會計的變革方向
余緒纓教授曾經提出:知識經濟的形成與發展對管理會計體系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基于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們應該遵循管理會計的發展,加快管理會計的變革與創新,首先要保證管理會計所提供的信息由傳統的單一化轉變為多樣化的信息需求。具體表現為:
一方面管理會計要積極尋求自身方法與手段的突破?,F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多地表現為信息數據的競爭,通過完善的數學模式對市場、企業自身以及競爭者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制定出科學的經濟決策,因此管理會計要充分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管理會計應用手段的突破。比如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依靠傳統的單一會計信息不能支撐企業經濟決策的順利實施,因此必須要通過風險管理、平衡計分卡以及戰略業績指標等策略實現對管理會計的具體應用;另一方面實現管理會計理論創新,通過理論研究創新帶動管理會計的變革。管理會計理論變革的方向要側重對管理會計實務性理論的研究,尤其是對管理會計本質的研究,比如卡普蘭對作業成本法的研究就是通過作業成本理論帶動管理會計的突破,進而創建了平衡計分卡理論。
3 管理會計創新的具體對策
針對當前我國管理會計所存在的各種問題,我們要及時針對存在的缺陷調整管理會計,促進管理會計的創新發展:
3.1 構建管理會計理論框架。構建完善的管理會計理論框架不僅是會計實務工作者從事管理會計的需要,也是進一步發展管理會計發展與創新的基礎。管理會計理論框架就是在會計理論諸多要素中相互形成的一個邏輯系統,是指導管理會計工作的綱領。構建完善的管理會計理論框架:首先要尋求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只有選擇好的邏輯起點,才能將各種理論要素結合起來,才能構建完善、系統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其次要加強理論研究與管理會計實務的聯系性。針對目前管理會計在實務中的應用程度不高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過于空洞,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因此無論是會計實務操作者還是會計理論研究者一定要在研究方面側重實地研究,及時將先進的、具有參考價值的成功案例進行歸類并且推廣。
3.2 規范管理會計學科的內容。首先要規范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學科內容。隨著管理會計的不斷發展,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之間的內容重復率越來越高,并且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管理會計工作者的研究范疇也在不斷拓展,可以說管理會計幾乎包括了所有的成本管理內容,因此需要我們規范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的內容,具體就是要闡述各種成本的計算方法;其次規范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內容交叉的問題。管理會計屬于會計的范疇,而財務管理在本質屬性上不同于會計,因此對于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內容的交叉問題,我們應該針對不同的問題,采取不同的方法。管理會計的重點是為企業的經濟決策提供完善的信息,其更加側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財務管理主要是強調企業的資產運營情況,也就是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實現企業具有穩定的財務基礎,并且如何運營這些資金達到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因此在看待具體問題時要具體對待。
3.3 創新管理會計方法,增強管理會計有效供給?;谄髽I治理與管理會計之間的內在聯系性,為創新管理會計的發展,就必須要構建完善的管理會計信息需求鏈條,只有這樣才能增加管理會計的有效供給,基于企業治理層面的管理會計創新是為了滿足企業治理中管理會計信息需求的必然邏輯,因此從根本上而言就是要建立對經營者的約束與激勵:首先構建業績評價創新。企業管理是一項可持續活動,企業的治理需要長期的周期,其需要依賴于晚上的內部治理機制,以此實現對企業的科學評價。戰略業績評價需要設計總體框架,對企業戰略業績評價制度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系統研究與分析,然后再站在企業戰略高度,立足于企業的實際,為實現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拓展、改進平衡計分卡制度,以此實現戰略可持續業績評價指標。當然任何一項制度的建立必須要通過實地檢驗才能驗證正確與否;其次報酬契約創新。當前如果沒有激勵機制就會導致業績評價的設置如同虛設,因此企業在完善業績評價的同時也要實現報酬激勵機制。為此企業可以實現報酬契約的形式,構建年薪制、基薪加職務消費收入等形式。
3.4 實現管理會計的信息化發展。隨著信息技術在會計系統中的應用,管理會計的創新發展必須要依靠技術創新,實現管理會計的信息化:首先企業管理者要重視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構建全員參與的氛圍。管理會計信息化需要全員掌握相應的操作流程,尤其是會計從業人員要熟悉信息化系統的功能,同時由于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因此需要企業的管理者高度重視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為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投入足夠的資金以及人力資源;其次企業要加強與管理會計軟件生產商之間的溝通與聯系,使得應用的軟件要符合企業實地發展的需要,避免出現“華而不實”的現象;最后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信息整合能力、實時控制意識以及自學能力。
4 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企業必須要以競爭力為導向,構建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會計制度。管理會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共同參與與努力,根據現代企業的發展而不斷地變革與創新,為企業的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傅元略。中國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的發展和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J].學海,2010(04)。
[2]高晨。管理會計變革:過程與效果---基于某公司引入和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單案例研究[D].2010 年管理會計學術年會工作論文。
[3]潘飛,王悅。中國管理會計的若干問題思考[J].會計之友,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