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26 號令發布以來,獨立學院在國家支持下開始向自主辦學過渡,辦學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與此同時,固定資產規模迅速增長,如何管好用好規模龐大的固定資產,確保資產的安全、保值增值,保證獨立學院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責任重大。然而,脫胎于公辦高校的獨立學院,不可避免依然帶有事業單位的一些弊病,加之自身發展歷史尚淺,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到位
沒有專門管理部門,相關人員多數由其它部門管理人員兼任。一般情況下財務部門和相關的資產使用部門共同管理,前者負責賬簿登記管理,后者則負責盤查管理。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對固定資產管理缺乏制度保障;購建或者購置缺乏計劃性;購置或者購建后使用效率低甚至挪作他用現象依然存在;任意報廢,變相處置以及賬實不符的情況時有發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下,其完整性與安全性難以保證。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最終流于形式。
二、界限模糊,閑置浪費嚴重
目前獨立學院的固定資產財務核算按照《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執行,每一類設備的使用年限沒有規定,標準偏低,數量沒有明確,導致界限模糊,部分易耗品(例如移動硬盤、內存等)也被劃入固定資產,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日常使用中,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嚴重缺乏,購置缺乏計劃性,忽視預算管理,重復購置,因此固定資產閑置、流失、浪費等現象嚴重。
三、賬物管理脫節,清查盤點制度缺位
賬面反映的資產規格型號等信息填寫不規范,存放信息或使用部門很多與實際情況不符,賬面反映的資產與真實資產無法對應;入賬單位不掌握實物的真實存在情況,使用單位無法知道實物價值及折舊,導致資產盤虧、報廢處理或改擴建由財務部門對該項資產進行增、減賬務處理時,難以準確確認原值和凈值。
雖有清查盤點的會計程序,但并未形成定期清查盤點的制度約束。賬實不符的原因常常無據可查,會計核算中的漏錯現象難以及時更正,造成賬面價值與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相差甚遠。
四、購建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
固定資產購置,缺乏統籌規劃,利用率低下,資產閑置嚴重,造成資源和財力浪費。同時,其它部門則可能因資金匱乏,必需的辦公和研究設備無法購置。過剩與緊缺局面并存。
缺乏統一協調的調配,固定資產購置計劃人為因素嚴重,各部門各自為政,往往形成固定資產重復購置現象。經費緊張的同時存在許多閑置資產沒有充分發揮作用,造成固定資產價值的貶值與使用價值的隱性流失。
隨著自主辦學過渡的完成,獨立學院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核算單位,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和發展將嚴重影響到獨立學院的生存。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杜絕所有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就成為了獨立學院當前急待解決的要務。
五、設置專業部門管理,加強預算審核與決算監督
建立專業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實行專業管理。設立登記簿,指定各部門固定資產責任人,保證日常安全使用和維護保養;對固定資產的增減及時填報;對各部門申請的固定資產購建計劃進行審核,避免產生重復購置;聯合財務部門,對各部門購建的固定資產定期決算,進行監督。
六、健全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加強監管
建立健全完善各項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形成規范的調撥、監督及處罰機制,杜絕管理漏洞。①確立固定資產的購建審批、交付和調撥規范。使用部門申請固定資產購建時,必須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評估,優先學院內部調撥。完善固定資產之間的交接制度與手續,確保接受部門能夠正確使用和維護設備。確立內部調撥流程與手續,做到所有設備都有專人負責。②建立定期盤點清查制度,做到賬實相符。使用和管理部門定期對實物進行清查盤點,做到賬實相符,防止資產流失。③完善固定資產處理報廢制度,盤活固定資產。固定資產處置要做到物盡其用,確實滿足報廢條件的才可以做報廢處理。采用多種形式盤活暫時不用的閑置固定資產,節約管理成本。
七、建立清晰的分工與制衡機制
明確固定資產所有相關部門之間的分工與職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資產管理、財務以及使用部門都有其明確的管理范圍。
(一)資產管理部門
固定資產預算編制,購建計劃的審定、匯總以及報批;具體的購建、調撥、租賃、轉讓、變賣、盤盈、盤虧、報廢等;固定資產增減的有關審批及財務入賬手續等。
要會同財務、辦公室等部門,進行固定資產清查盤點,對盤盈、盤虧資產數量的確認,確定盤盈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固定資產規格型號、技術指標、存放地點、使用狀況、完好率等信息的記錄;固定資產的技術檔案資料交接保管;參與固定資產目錄、分類方法、每項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折舊方法等文件的編制工作;從資產管理角度監督、檢查和指導各相關部門共同管理好固定資產。
(二)財務部門
根據有關入賬依據對各種方式導致的固定資產數量和價值的增減進行核算;組織、參與固定資產清查盤點和盤點結果資產價值的確認以及盤點表填報、盤點報告編報、盤點結果賬務處理;協助資產管理部門辦理資產調撥、變賣、報廢手續,填報相關資產價值工作;組織、參與企業固定資產目錄、分類方法、每項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折舊方法等文件的編制工作;從財務管理角度監督、檢查和指導各相關部門共同管理好固定資產。
(三)使用部門
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使用固定資產并對其進行維護和保養,確保固定資產完好無損;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借用、調撥、轉移、變賣固定資產;配合財務和資產管理部門參與固定資產盤點,確保固定資產賬實相符;接受財務和資產管理部門關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指導。
八、確認標準,切實做好清點核算工作
(一)明確固定資產包括的范疇、確認標準,統一資產分類和折舊年限
嚴格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對使用期限超過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等設備、器具、工具都應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管理。制定統一的固定資產目錄、分類方法、單項資產預計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折舊方法等,編制成冊。
(二)合理設置賬卡,正確核算資產價值
按照會計制度設置“固定資產登記簿”和“固定資產卡片”,按固定資產類別、使用部門和每項固定資產進行明細核算。財務設置總賬、固定資產明細賬和固定資產卡片對固定資產進行明細核算。固定資產明細賬(固定資產登記簿)應當按固定資產類別分設,反映每項資產的名稱、規格型號、原值、累計折舊和凈值,每類賬簿前設置分類資產匯總賬頁;固定資產卡片除明細賬反映的情況外,要詳細的反映該項資產存放地點、使用部門、附屬設備、資產調撥及增減變動情況。
(三)切實做好固定資產清查盤點工作,及時處理盤盈、盤虧和待報廢資產
遵照會計制度有關規定,對固定資產至少每年定期實地盤點一次。對盤盈、盤虧、毀損的固定資產,查明原因,寫出書面報告,并根據學院的管理權限,經董事會或院領導批準后,在期末結賬前處理完畢。
總地說來,獨立學院脫胎于高等院校等事業部門,部分事務仍然由教育部指導管理,不可避免的帶有傳統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弊病。但是另一方面,獨立院校的本質是由民間資本也就是參與方自負盈虧,在這方面,它又具有一定的企業屬性。
因此我們在考慮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模式的時候,必須同時考慮到這兩個屬性。成立專業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科學預算決算,定期清查盤點,做到賬實相符。同時,各有關部門之間互相合作但又相互有所牽制,共同確保獨立學院固定資產的安全,提高其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學貴。 獨立學院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會計核算問題初探[J]. 會計師,2009,(7)。
[2]張忠玲。獨立學院固定資產管理探析[J].山東青年,2012,(10)。
[3]關楊。 獨立學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6)。
[4]董園,朱翠英,鄒冬生,楊俊興。獨立學院固定資產規范管理的實踐與對策[D]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管理研究會 2008 年年會暨大學經營國際論壇,2008 .
[5] 杜娟。 基于多元聯合治理的獨立學院會計核算體系模式研究 [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