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中的“會計”一詞,由漢字“會”和“計”兩字綴合成詞。據《周禮·天官》稱:“司會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則……而聽其會計?!苯Y合當時的文字含義推斷,“會計”兩字起源我國西周,這是會計文化的起源。會計文化建設將影響到會計這個行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它的能量是不容忽視的。由此可見,開展良好的會計文化建設對于會計這個行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將從兩個方面論述關于如何開展良好的會計文化建設。
一、開展會計文化建設需要高素質的“會計人”
會計職業群體即“會計人”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了會計文化,因而會計文化的發展狀況與“會計人”的素質高低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那么高素質的“會計人”應當滿足怎樣的條件呢?
1.提高業務能力
目前,我國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約有1000多萬,“會計人”整體素質的良莠不齊,表現為高層次復合型會計人才短缺;后備人才的培養進展緩慢;會計人才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初級會計人才仍占較大比重。會計工作本身的特點是:業務涉及數量較大且金額較高,內容繁多且牽涉面較廣。我國雖然近些年不斷加大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力度,但面對實務工作中出現的各類經濟業務事項,如何進行合法合規的處理,目前還是許許多多尚處在初級階段會計人員所面對和困擾的問題,因此應當發揮各類會計社會團體的積極作用。各類會計社團或會計協會可以組織相同行業的會計人員共同參加針對性的培訓,組織大家對某一熱點問題展開討論,聘請相關行業的理論及實務名家進行答疑……這樣才能讓廣大的“會計人”能及時解決在實務操作中遇到的難題,而這些難題往往從書本上很難找到適合的答案。在實務操作中,會出現一些少數企業發生的特有案例,這種情況下會計人員很難僅憑自己的力量去合法合規的處理,如果在交流中能夠吸取其他企業的成功經驗,實現資源共享,不僅可以“會計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讓更多的企業在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的進程中,合理的保證所提供財務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2.提升職業道德素養
我們對會計人員的選用上,一直堅持的原則是道德優先,可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重要性。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會計職業道德既是會計行業對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的行為的一種規范,同時也是會計行業對社會的一種道德承諾。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等。
誠實守信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核心,因此作為一名“會計人”應當恪守誠信,這不僅是會計行業對“會計人”的職業要求,同時也是“會計人”所處社會環境的道德要求。而“會計人”要想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不僅需要會計人自己的不斷努力,還需要良好的會計文化環境。這是因為良好的會計文化環境會熏陶“會計人”,“會計人”崇高的職業道德品質筑就著良好的會計文化,二者相輔相成,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機制。特別是內部控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業廣泛使用的成本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已經讓企業各個部門、全體員工都參與其中,企業文化與會計文化呈現出一種互相融合的狀態,這種全員參與的形式也必將使會計文化滲透到企業管理的全過程中。這樣一來,“會計人”的職業道德素養就更體現出了它的重要性,它不僅影響著會計文化的建設,而且在新時期勢必會影響到企業文化的建設。因此為了開展更好的會計文化建設,促使會計文化能夠發揮其最大的效用,應當促使“會計人”的素質不斷的提高。
二、開展會計文化建設應注重會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開展良好的會計文化建設除了需要高素質的“會計人”之外,還應當注重會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優秀的會計文化,是經過一代代會計人的努力建設并保留下來的精神果實,如何使這些精神糧食代代相傳并在新時代注入新的內涵與活力,是我們所有“會計人”都應努力的一項事業。
我剛從學校畢業進入工作單位,非常有幸的遇到一位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總會計師。她對工作的一絲不茍、對他人的以誠相待、對生活的熱情活力、對我們的嚴格要求和悉心教導,這些都對我的會計執業之路起到了巨大的影響。每當自己對工作感到疲憊,想要松懈時,腦海里就會浮現出總會計師為了財務報告書中的一字一句,斟酌許久、反復推敲的身影,這時就不由自主地提醒自已要努力、要堅持,也就再次振奮精神、更加精神抖擻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正是她的一言一行,她對工作的“求完美”精神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財務部的所有人,讓我們不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會懷著一顆嚴謹和真誠之心,不斷取得新的成績。轉眼間,自己已經工作了十多年,80、90 年代的人,現在已加入了我們的隊伍,他們的身上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求,他們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對新時代的新事物能夠更快的適應和把握,但同時我也看到了新一代“會計人”身上,有著這個時代特有一種浮躁與急功近利的心態,我也真心希望老一代“會計人”身上的踏實、刻苦、勤奮的品質能在他們身上開花結果,讓他們在繼承這些優秀品質的同時能為會計文化注入新的內涵,使會計文化能夠與時俱進,讓會計文化更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
窺一斑而知全豹,在全國大大小小、成千上萬的企事業單位中,都不乏這樣老一代會計人言傳身教激勵著新一代會計人,不斷開拓創新、奮發向上的精神。就拿我國會計專業教育的著名品牌“立信會計”來說,從1928 年起至今已有八十多年歷史了,而立信會計文化所倡導的愛國、敬業、求實、創新、勤奮、奉獻等六種精神至今都是我們不能缺失的精神財富。立信會計文化讓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重視自己的修身養性,不斷提高品德修養水平,并長時期堅持不斷深化和持續發揮作用。這種環境的形成是“立信人”自己努力和創造的結果,也是一代又一代“立信人”始終如一堅持的結果,更是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泡菜效應”的生動案例。
三、結束語
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如何開展會計文化建設。會計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會計文化將更加彰顯它不容忽視的強大作用和影響力。因此我們要開展會計文化建設,大力弘揚優秀的會計文化,提升會計文化的水平,促使會計行業在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中占據更加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吳瑩 . 會計文化建設的探討。 新疆電力技術,2012(3)。
2.楊世忠 , 馬元駒 . 論會計文化、會計文化傳承和會計文化傳承的載體。 會計之友,2012(34)。
3.張戰勝 . 對當前會計文化建設現狀和對策的思考。 經營管理者,2013(16)。
4. 程立瓊 . 加強會計文化建設的具體方法的探析。經濟師,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