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更好地為公司生產經營服務,陜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煤業)自2011年開始在全公司開展以資金管理信息化和財務核算信息化為核心,以財務NC信息系統為平臺,以統一會計政策、統一會計核算、統一會計監管為抓手的信息化建設,實現以管理標準化、標準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為標志的財務一體化目標,努力將陜西煤業打造為科學、標準、高效的國內一流財務管理標桿企業。
一、資金管理信息化系統的開展及效果
(一)資金管理信息化目標
基于陜西煤業資金集中管理模式,資金管理信息化主要是通過用友NC資金管理軟件和網絡技術,建立一個以資金預算為基礎,滿足公司資金計劃管理、結算業務管理、資金調度、資金監控、內部賬戶計息、票據管理、對外融資管理等業務需求,實現決策分析一體化的公司資金集中管理平臺。資金管理信息化目標為:
一是建立陜西煤業和二級單位兩級資金管理系統平臺,規范二級單位資金支付流程,全面監控陜西煤業公司范圍內資金支付業務。
(1)建立兩級資金結算體系,全面監控陜西煤業公司范圍內資金流向。監控的單位范圍從現在二級單位擴展到二、三級所有單位,結算交易范圍從三家銀行擴展到所有銀行。
(2)建立兩級資金管理機構的內部賬戶體系,完成內部結算單位間結算業務,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流動,降低財務費用。
二是建立資金預算體系,嚴格資金收支的計劃性,及時提供資金預算執行情況報表。資金計劃體系擴展到三級單位,所有收支項目應有對應的計劃,發揮計劃的指導、監控作用。
三是建立內部信貸體系,發揮資金集中管理優勢,降低財務費用。
(1)建立內部信貸業務平臺,在有償使用內部資金的前提下,開展內部信貸業務,實現內部信貸業務的發放、還本計息等業務核算。
(2)建立陜西煤業計息系統。除完成對內部賬戶活期計息外,系統包括未來開展定期、通知存款等存款業務的功能需要。
(二)資金信息化管理實施
資金信息化管理業務整體層次分為四層:計劃管理層、結算管理層、核算業務層、報告分析層;1、資金計劃管理層的應用包括資金計劃表樣定義一、資金計劃下發及填報、資金計劃匯總審批、資金計劃執行統計。
2、資金結算管理層的應用包括銀企對接的接口系統、資金賬戶管理、結算管理、內部賬戶計息管理、資金調度管理、對外融資業務管理、票據業務管理;系統與商業銀行間的數據訪問與傳輸安全由各商業銀行安全系統保證。
3、資金報告分析層的應用包括資金的存量與流量分析、內外部賬戶對比分析、資金計劃執行情況分析、外部融資報告等,為監督和管理資金運行的風險提供基礎工具。
4、資金核算業務層的應用包括資金結算和財務核算:資金結算是通過資金結算業務維護銀行賬戶和內部賬戶。財務核算是通過會計平臺,將資金結算的產生的財務數據,自動傳輸到會計平臺上生成總賬會計憑證,實現數據集中控制,統一共享的功能。
(三)資金管理信息化主要業務
陜西煤業資金業務范圍包括資金計劃、資金結算、資金調度、資金監控、內部賬戶計息、信貸管理、銀企直聯。
重點上線業務范圍:資金結算、資金計劃、資金調度、資金監控,待重點業務上線后,信貸業務再進人系統進行業務處理。根據業務性質,股份公司本部需設置的資金管理崗位:計劃調度崗位、信貸崗位、結算崗位、稽核崗位、系統管理崗位。
(四)資金信息化管理實施效果
1、在試點單位資金管理系統成功應用的基礎上,及時將系統擴展到陜西煤業所有單位,充分發揮資金管理系統平臺的作用,提升資金管理效率。
2、根據公司目前票據量比較大的實際情況,利用用友系統和銀行電子商務票據系統,采取“票據池”對公司的票據進行管理,加快票據的流動性。在零風險的前提下,盤活票據資產,實現票據理財,產生財務收益。
3、以現資金管理系統平臺為支撐,利用銀行的日間透支或現金系統的回撥支付業務,避免各成員單位資金支出賬戶的資金沉淀,實現資金高度的集中。
4、完善內部授信評價體系,規范內部借貸業務,做好內部資金調劑工作。對外實行股份公司統一授信,統借統還的信貸管理模式。
5、結合公司資金管理信息化規劃目標,在資金管理信息化工作正常運營的基礎上,利用系統預置功能,實現陜西煤業級的統收統支集中結算方式。
二、財務核算信息化的開展及效果
(一)財務核算管理信息化目標。
l、實現財務一體化管理。
建立集成、規范、統一、共享的財務管理平臺,統一會計政策,統一核算辦法。同時,運用信息化技術優化業務管理模式,統一核算流程、內部控制流程,實現陜西煤業財務一體化管理。
2、打造股份公司統一、標準、實時的財務信息反饋體系。
實現實時查詢、透視下屬單位的經營過程與結果,減少人為干預,完善財務信息報告機制,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及時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滿足上市后財務信息披露的需要。
3、建立財務決策支持系統,服務公司戰略管理建立財務決策支持系統,運用信息化技術,構架智能管理平臺,著力于實現面向決策層的決策支持系統,加強財務戰略管理、風險管理和績效評價的工作力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競爭力。
(二)財務核算管理信息化具體實施
財務核算子項目采用“分步建設、先試點后全面推廣”的模式,確保平穩實施。
在項目實施的第一階段,制定適用于公司整體的統一會計政策,建立財務管理平臺,規范會計核算、財務報表體系,優化財務核算核心流程,實現總賬、現金管理、固定資產、網絡報表、合并報表模塊上網運行。這一階段,計劃先在公司本部及黃陵礦業等三家試點單位上線試運行。
在項目實施的第二階段,一是總結前一階段的經驗和成果,將財務核算系統推廣至公司所有單位;二是實現對財務管理數據的提取,建立財務分析決策支持系統;三是進一步優化數據管理方案,在保證數據安全、系統穩定的前提下,實現系統的高效應用。
關于費用管理、存貨成本核算、往來款項管理、資產實物管理、全面預算管理以及財務戰略決策支持等其他模塊,由于涉及到財務核算和經營管理的協同,將在項目第二階段實施過程中綜合考慮、漸進實施。
(三)項目實施第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成果
1、按照統一會計政策,確定了會計科目設置方案。
建立財務核算體系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確定企業會計科目設置方案。目前,由公司財務部組織、與所屬單位多次反復研討,本著既高度統一,又能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設計理念,確定了科目設置方案。公司本部及黃陵礦業等三家試點單位已在此基礎上,完成了滿足自身個性化需求的會計科目細化方案。
2、制訂和確認了統一的編碼規則及基礎檔案。
制訂財務核算基礎數據編碼規則,建立了具有統一規范的編碼管理體系,調研和錄人了財務核算基礎檔案,并經所屬單位確認完畢。
3、形成了固定資產核算規范。
經過調研分析,結合煤炭企業特點,明確了固定資產成本核算和折舊辦法,對固定資產模塊的分類規則、折舊方法、折舊年限、殘值率進行了統一設計。
4、形成了財務報表上報體系。
一是完成了網絡報表、合并財務報表的初稿設計,下一步在應用中將會不斷優化,;二是提升了財務報表的準確性,設置統一的報表勾稽校驗公式;三是針對三家試點單位合并報表調研結果,形成了各自的財務報表合并方案。
5、實現了與資金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對接。
實施了與資金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有效對接,實現了財務信息系統的高度集成,業務信息的實時響應。
(四)第一階段取得的管理成果
通過第一階段的工作,在公司本部、三家試點單位之間初步建立規范、統一、共享的財務管理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從以下六個方面實現集團化會計管控。
1、系統操作權限的統一化管理。
系統上線之后,對于操作權限的管理將實行分級授權的管理模式。由公司本部統一設置各二級單位系統操作管理員的權限,再由各二級單位系統管理員在股份公司授予的權限范圍內,分配本單位系統操作人員及下屬單位的應用權限。實現財務核算橫向連接,縱向延伸,實現財務會計制度的統一貫徹執行。
在第一階段試運行期間,系統管理權限將暫時統一保留在公司本部,統一管理,隨著項目進程的推進和管理的需要,逐漸下放。
2、系統數據的統一化管理。
財務核算數據統一集中存儲在公司本部,所屬單位通過網絡連接公司數據中心,遠程使用VPN加密方式登錄財務核算系統。數據不允許在所屬單位備份,也不允許數據下傳。
3、實時查閱財務信息,監督財務核算,查詢經營業績,服務管理需要。
一是公司對財務核算初步制定了統一的規范,通過實時查詢財務信息,監控各單位財務日常核算,滿足對下屬單位的財務核算的過程和結果的集中監控,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二是公司可直接對所屬單位的經營成果進行評估分析,實時與預算指標對比,實現問題的預警處理。三是還可將一些具有借鑒意義的財務管理模式,通過信息化平臺在股份公司范圍內推廣普及。
4、及時反饋報表數據,縮短財務數據披露時間。
由公司規劃財務報表系統,統一制定報表內容、統一報表公式,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財務數據反饋。滿足上市后信息披露的高質量要求,為股份公司決策提供信息保障。
各單位報表的編制工作,也由目前的專人填寫,轉變為專人管理。報表的填寫工作,將分散在各個業務操作人員,實現“誰記賬誰填制”的工作模式,最后由專人負責匯總稽核,這將大大提高財務報表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5、規范管理層級,拓寬管理深度。
公司財務管理可以根據企業的組織結構,實現清晰透明的層級管理和應用維護,將財務核算的管理深度延伸至末級單位,擴展至日常核算過程,降低管理成本,實現扁平化、垂直化的財務管理。
6、建立一套標準模式,滿足陜西煤業長遠發展的需求。
在本次系統建立工作中,公司將逐步建立一整套統一的財務管理模式,這套管理模式可因陜西煤業未來組織機構的調整、市場的變化、管理的創新、業務的拓展而不斷復制推廣更新,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三、財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在陜西煤業推行財務信息化管理,是公司財務工作管理的一項重大變革。這項工作涉及到經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推進和應用中,難免會遇到新情況、新問題。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統一核算規范和操作流程,對以往核算習慣提出挑戰。
在財務核算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從公司整體角度出發,公司財務部對業務核算流程統一規范、會計科目統一設置。這其中,有些新的核算流程、核算方法與現有情況不一致,對部分財務人員已形成的核算習慣、核算方法提出挑戰。
針對這種情況,通過舉辦培訓班對重點內容進行了釋說明,下一步還將完善修訂統一的會計核算辦法,并配合下發相關的核算規章和說明,在以后的工作中將全程指導監督。
2、需要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
財務信息化實現了公司內部上下級單位之間信息的透明、實時反饋,管理工作滲透至日常的核算業務,這對財務人員的工作質量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同時,也實現了同級單位之間業務往來數據的實時響應、規范對賬。針對內部往來,要求不同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之間及時核對,杜絕由于時間性差異等原因造成的內部往來數據失真。
3、突出公司本部的核算監管職能,加大工作力度和范圍。
管理信息化實施以后,突出了公司本部的財務核算的監管職能,監管層級由目前的一級延伸至末級,監管工作滲透至所屬單位的日常核算業務。這項業務工作量大、政策性強,還需配備相應的財務人員,以保障信息化系統的正常運行和監督職能的發揮。
陜西煤業財務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實施,是以財務一體化建設為目標,打造既能推進公司財務工作規范運行,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又能滿足股份公司上市后信息準確、及時披露的需要,還能提升公司財務管理水平、長遠發展提供財務決策支持的綜合信息平臺,必將為陜西煤業的健康、高效發展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