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內部控制是指單位內部建立和健全會計組織, 為確保會計數據的真實正確和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而設置的各種會計處理程序和方法。 它是進行科學管理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新修訂的《會計法》十分強調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對會計信息質量控制制度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會計信息失真及故意造假在很大程度上都可歸結為會計內部控制的實施不足以及缺少完備的會計信息管理制度。 因此,在網絡會計系統中,建立與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就成當前最為迫切的事情。
一、互聯網技術運用給公司內部控制帶來的影響
隨著計算機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傳統的手工會計系統正在向電算化會計系統及網絡會計系統方向發展, 傳統會計將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 這無疑是單位管理手段的巨大進行步,并會極大地促進會計工作效率的提高,但同時也給單位內部控制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
(一)會計數據處理批量程式化所帶來的風險
網絡會計的內部控制,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會計信息中運行的應用程序的質量。 一旦這些應用程序中出現問題,便會嚴重危害系統安全。 畢竟會計人員不能全面掌握計算機程序的處理技術,因此很難及時發現這些漏洞。 這樣,在專業人員找到這些程序漏洞之前,會計系統將多次重復同一錯誤,并將造成一定的損失。這是手工會計系統不會遇到的新問題。
(二)原始憑證數字化使得會計信息易被更改
在手工會計系統中,原始憑證是以紙張為載體的,很難不露痕跡地加以修改或偽造。 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一些單位的原始憑證也如同記賬憑證、會計賬簿或會計報表一樣已實現數字化、電子化)即以數字形式存儲。 這些無紙憑證極易被篡改或偽造而不留任何痕跡,從而弱化了紙質原始憑證所具有的較強的控制功能,給內部會計控制帶來了新的難題。 另外,磁盤、光盤容易損壞,一旦受損則很難加以修復, 這更使數字化的會計信息丟失或毀壞的風險加大。
(三)網絡會計的開放性增加了會計信息虛假的風險
網絡技術是計算機發展的必然趨勢, 但網絡環境具有開放性的特點,給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帶來了許多新問題。 如在網絡環境下,信息來源呈多樣性,可能會導致審計線索紊亂;大量會計信息通過網絡通訊路線傳輸,有可能被非法竊取甚至篡改;網絡會計系統還可能遭受病毒入侵等等。
二、網絡會計系統中會計內部控制出現的新情況
高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 在給會計信息系統增強內部控制提供手段的同時,也給其安全帶來了許多新問題,應當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一)電子商務的普及將給內部會計控制帶來新的挑戰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 電子商務將逐步普及。 基于電子商務的單據電子化、貨幣電子化的網上銀行結算,雖然加快了資金周轉速度,但給會計信息系統帶來的麻煩將是空前的。 一旦企業全部原始憑證都采用數字格式,實現了電子化,那樣電子單據的可信程度就顯得非常重要。 但直到目前為止,相關的技術并不成熟,相應的法規也不夠完善,這將給網絡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帶來極大的困難和挑戰。
(二)網絡會計系統的復雜使得內部稽核和審計難度加大
網絡會計系統是一個由計算機硬件、軟件、操作人員和各種操作規程構成的復雜的系統。 該系統將許多不相容職責相對集中,加大了舞弊的可能性;系統信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儲,也容易被修改、刪除或偽造。 系統設計主要強調會計核算的要求,對審計工作的需要考慮得很少。
(三)網絡會計對會計人員素質提出更高要求
會計網絡系統不同于以往的手工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 更有別于手工記賬,遂產生了系統管理以及系統維護等新的會計崗位,對會計人員自身專業知識水平、 法律意識以及職業道德等諸多方面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 會計的網絡化要求會計從業人員不但具備較高的會計專業知識,還要精通相應的計算機知識。
三、網絡化背景下加強會計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加強網絡會計系統的組織控制
職責分離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手工會計系統運作的特點是,把不相容的工作分派給不同的人員,以取得相互牽制效果。 但在網絡會計系統中,由于計算機具有自動高效的特點,許多不相容的工作都合并到一起由計算機統一執行, 這樣很容易形成內部隱患。 為了強化系統的內部控制,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網絡會計系統中分別設置系統設計、系統操作、數據錄入、數據審核等崗位,各個崗位之間相互聯系、相互監督。
(二)加強網絡會計系統的控制
會計系統控制是整個內部控制的核心, 它是對網絡會計系統日常操作過程的控制。 (1)憑證審批控制。 在網絡經濟環境下,如果原始數據不準確,將會導致一系列數據失真。 (2)賬務核對控制。 復核人員要審核原始憑證所記載經濟業務是否經過適當的授權和批準;未經復核的記賬憑證,不得登記記賬。(3)賬表輸出控制。對數據輸出結果,要指定有關人員進行定期檢查。
(三)加強內部審計的監督控制
內部審計機構是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一項基本措施, 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責不僅包括審核會計賬目, 還應對單位的內部控制加以系統的檢查和評價,提交審計報告,其中包括對各種經營活動公正、實事求是地分析和經過證實以后而采取改進活動的合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