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
【題目】環境管理會計法律問題探究
【第一章】我國環境管理會計制度完善研究導論
【第二章】環境管理會計概述
【第三章】建立環境管理會計法律制度的緣由及理論基礎
【第四章】環境管理會計成本管理階段的制度
【第五章】環境管理會計投資決策期間的法律制度
【第六章】環境管理會計業績評價階段的法律制度
【結語/參考文獻】我國環境管理會計的立法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結語
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無限制地利用自然資源發展生產,并毫無顧忌地將工業廢物排向自然。拯救地球,實現人與自然、當代人與后代人可持續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
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與環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大量與環境活動有關的交易或事項,傳統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理論、管理方式上的缺陷已嚴重威脅了內部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管理模式的建立。環境管理會計是從傳統管理會計中衍生出的一門新興的,具有蓬勃發展勢頭的學科。在我國的法治社會中,要保證環境管理會計的長期推行,必然要通過法律制度的引導、推動和保障,因此,構建環境管理會計法律制度勢在必行。
本文通過環境管理會計的概述,簡要介紹了環境管理會計產生的背景,環境管理會計的概念和特征,對環境管理會計法律制度進行界定,闡明了研究環境管理會計法律制度的意義和緣由,由此分析了構建環境管理會計法律制度的理論基礎。然后分別從成本管理、投資決策和業績評價三個階段分述了我國環境管理會計法律制度的內容,在介紹法律制度內容的基礎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措施。構建環境管理會計法律制度,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國沒有完整的環境管理會計法律體系,未來環境管理會計的法律地位將得到提升,法律制度將不斷完善。
完善環境管理會計法律制度,促進企業、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社會整體的環保意識是研究本篇文章的根本目的所在。由于受資料搜集、專業水平、研究時間、文章篇幅等因素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無法涵蓋環境管理會計法律制度的所有問題。筆者將繼續深入研究,為促進我國環境管理會計法制與實務研究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著作類
[1]王紅著。企業的環境責任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3:135.
[2]宋子義。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110.
[3]劉文華。經濟法(第四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89.
[4]郭福春著。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金融支持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2:82.
[5]王羅春主編。環境影響評價[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2:9.
[6]楊建初主編,畢志堅副主編。循環經濟讀本[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38.
[7]胡靜,傅學良主編。環境信息公開立法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204.
[8]趙爽。能源法律制度生態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58-59.
[9]肖序。環境會計制度構建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5.
[10]袁廣達。環境會計與管理路徑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53.
[11]頡茂華。環境管理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0:4.
[12]許萍主編。管理會計[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316.
[13]姚圣著。環境會計控制問題研究[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0:88.
[14]沈滿洪,錢水苗等。 排污權交易機制研究[M].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
[15]劉國濤。法學論文寫作指南[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73.
[16]劉燕。會計法(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96.
[17]陳泉生。循環經濟法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217.
[18]郭秀珍,許義生,劉德銀。環境會計問題研究[M].廣州市:廣東經濟出版社,2008:177.
[19]肖序。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4.
[20]肖序。環境會計理論的基本框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21.
[21]白蔚秋。環境管理會計研究[M].北京市: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76.
[22]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330.
[23]楊立芳,李玲,龔巧莉等著。企業環境成本核算與控制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204.
[24]黃海峰,劉京輝等編著。德國循環經濟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32.
[25]朱伯玉。循環經濟法制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8.
[26]幸紅著。污染控制策略創新:排污權交易及其法律規范[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97.
[27][美]弗魯博頓,[德]芮切特,姜建強,羅長遠譯。新制度經濟學:一個交易費用分析范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6.
[28]陳泉生。環境法學基本理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203-218.
[29]許家林,孟凡利等。環境會計[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320-455.
[30][美]羅伯·格瑞,簡·貝賓頓著。王立彥,耿建新主譯。環境會計與管理(第 2 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48.
[31]劉國濤。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30.
[32]郭道揚。會計史第二卷[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602-610.
[33][德]史迪芬 肖特嘉,[澳]羅杰 布里特,肖華,李建發主譯?,F代環境會計問題、概論與實務[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286.
[34]李摯萍。經濟法的生態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30.
[35]呂忠梅。超越與保守--可持續發展事業下的環境法創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72.
[36][日]井上壽枝,西山久美子,清水彩子。環境會計的結構[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10-119.
[37]焦躍華?,F代企業成本控制戰略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19.
[38]陳正興。環境審計[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47-48.
[39]孟凡利。環境會計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81-83.
[40][美]哈羅德·德姆塞茨,段毅才等譯。所有權、控制與企業[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66.
2.期刊論文類
[1]范英杰,李曉媚。環境管理會計的企業內部驅動機制研究--以青島啤酒為例[J].商業會計,2014,(8):18-20.
[2]孟巖,周航,劉沓。 大數據時代下環境管理會計發展趨勢探析[A].中國會計學會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
2014 學術年會論文集[C].北京:中國會計學會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2014:1-8.
[3]田甜。企業社會責任視角的環境管理會計[J].企業技術開發,2013,(8):53.
[4]李宗尚,康夏威,任成奎。對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思考[J].經濟研究,2013,(3):35-36.
[5]呂虹。企業環境會計若干問題的探究[J].財會探析,2013,(19):164.
[6]張永杰。淺析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J].商業會計,2012,(1):75.
[7]崔秀梅。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管理會計:困境與出路[J].中國證券期貨,2012,(7):173-174.
[8]劉麗敏,楊國莉。國際環境管理會計研究綜述[J].商業會計,2012,(17):9-11.
[9]陸軍,趙學濤,楊威杉。企業環境管理會計核算框架與方法研究[J].中國環境管理 2012,(6):1-6.
[10]陸?;?。淺談環境管理會計在我國的發展和應用[J].財經界,2012,(12):373.
[11]龔麗潤。我國環境管理會計探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2,(1):75.
[12]梅怡,章道云,熊青。環境成本界定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12,(2):61-63.
[13]趙甜,何學飛。借鑒日本經驗發揮政府在環境會計中的導向作用 [J].現代商貿工業,2012,(9):124-125.
[14]梁小紅。國外環境會計理論研究視域、邏輯及啟示[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9):27-33.
[15]薩日娜,齊金鵬。日本環境會計體系分析及對我國啟示[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2,(03):95-98.
[16]劉艷春。我國環境管理會計探析[J].財會研究,2011,(27):252-253.
[17]莊培嬌,王曙光,楊向榮。淺議環境管理會計[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3):9-10.
[18]張萌。環境管理會計研究綜述與評價[J].商場現代化,2011,(14):147.
[19]高曉露?!皟尚汀鄙鐣ㄔO背景下的環境審計法律制度建設[J].財政監督,2011,(8):72-73.
[20]陳影。環境會計與環境管理會計研究進展[J].現代商貿工業,2011,(8):166-167.
[21]張亞連,田冠軍??沙掷m發展管理會計及其相關概念辨析[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8):28-29.
[22]肖海,丁景華。淺論建立環境管理會計的必要性及對策[J].民營科技,2010,(3):125.
[23]頡茂華,王珉,胡偉娟。環境管理會計研究:綜述、評價與思考[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3):293.
[24]程晉烽。環境管理會計研究[J].財會通訊,2010,(2):138-139.
[25]李飛鳳。關于環境管理會計的思考[J].財會研究,2010,(32):210.
[26]鄧明君,羅文兵。日本環境管理會計研究新進展--物質流成本會計指南內容及其啟示[J].華東經濟管理,2010,(2):90-94.
[27]肖序,舒小寧,周志方。日本企業環境管理會計評價指標研究--以東芝集團為例[J].財會學習,2010,(8):60-63.
[28]王月欣。 日本環境會計指南的特色與借鑒[J]. 商業研究,2010,(11):188-190.
[29]宋長明。淺析建立我國環境管理會計的必要性[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5):146-147.
[30]田雪峰,劉英,彭瑞銘。環境管理會計國外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09,(3):73-79.
[31]李群。環境管理會計的形成與發展[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29):92-93.
[32]吳洋。從哥本哈根會議再探環境管理會計重要性[J].消費導刊,2009,(8):138.
[33]魏耀文。環境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甘肅科技,2009,(15):91-92.
[34]葉曉丹。我國環境審計立法初探[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46.
[35]鄒紅霞。環境管理會計的最新發展及啟示[J].環球了望,2008,(12):22-23.
[36]唐忠輝。我國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立法初論--以環境會計制度為中心[J].法制與社會,2007,(2):716.
[37]肖序,周志方。環境管理會計國際指南研究的最新進展[J].會計研究,2005,(9):83.
[38]趙麗麗。借鑒先進經驗促進我國環境管理會計的發展[J].會計之友,2005,(8):39-40.
[39]晏曉婧,胡斯亮,李希昆,洪尚群。完善環境審計法律對策[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5,(4):29-32.
[40]鞠秋云。試論我國環境管理會計走向現實的基本途徑[J].理論界,2005,(11):204-205.
[41]史曉媛,劉艷萍,李艷麗。國外環境管理會計的發展及借鑒[J].財會月刊,2005,(12):68-70.
[42]趙繼成。權威部門為何棄吃“圓明園肥肉”[J].中國商界,2005,(6):59.
[43]干勝道,鐘朝宏。國外環境管理會計發展綜述[J].會計研究,2004,(10):85.
[44]郭道揚。論產權改革與會計產權觀[J].財經論叢,2004,(1):76.
[45]王健姝,楊智慧。環境審計準則研究[J].審計理論與實踐,2003,(2):31-33.
[46]郭一飛。淺談環境會計基本理論[J].工業技術經濟,2004,(2):141-142.
[47]郭曉梅,洪華生。西方環境會計學發展綜述[J].世界環境,2002,(2):37-39.
[48]林萬祥,肖序。企業環境成本的確認與計量研究[J].財會月刊(會計),2002,(6):14-16.
[49]林萬祥,肖序。企業環境成本研究的國際比較[J].四川會計,2002,(8):44-45.
[50]Maria J,Masanet-Llodra,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A Case Study Research on Innovative Strategy,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pp.58-59.
[51]Wei Qian,Roger Burritt.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or waste management: A study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Australia ,The Environmentalist,2007,pp.101-103.
[52]Neil Wrigley,Michelle Lowe,Reading retail: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on retailing and consumption spaces,Routledge,2002,p.280.
[53]Mort Dittcnhofer,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Auditing,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1995,pp.4.
3.學位論文類
[1] 苑昕茹。中國環境會計現狀及發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2] 王亮。低碳經濟下我國企業環境會計體系探析[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3.
[3] 徐昺超。我國清潔生產法律制度研究[D].石家莊:石家莊經濟學院,2013.
[4] 王錦艷。我國政府環境績效審計立法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2.
[5] 馮春梅。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框架研究[D].北京:財政部財政斜學研究所,2012.
[6] 徐莉萍。企業內部環境審計法律制度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2.
[7] 郭洪家。節能減排背景下政府環境審計研究[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2.
[8] 林崢。我國低碳民用建筑推廣的稅收法律制度研究[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2.
[9] 譚昳。我國環境審計主體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2.
[10]王小溪。論我國綠色證券的法律制度構建[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1.
[11]馮歆。公司環境管理會計研究--考慮環境因素的公司投資決策與業績評價問題分析[D].贛州:江西理工大學,2008.
[12]譚健維。戰略成本導向的環境管理會計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7.
[13]唐欣。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7.
[14]仵明麗。環境會計法律制度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7.
[15]畢艷霞。企業環境成本核算體系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06.
[16]張亞連??沙掷m發展管理會計研究--基于生態經濟系統[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4.
[17]廉春慧。戰略管理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3.
[18]郭曉梅。環境管理會計一將環境因素納入管理決策中[D].廈門:廈門大學,2001.
致謝
歲月荏苒,時光匆匆,最美的學生時代即將畫上句號?!把诰怼被厥?,寫作中既有煞費苦心卻毫無進展的痛苦掙扎,也有柳暗花明,思如泉涌的激動喜悅。從論文的摘要到正文再到參考文獻,跌跌撞撞一路走來,本想在此松口氣,卻未曾想過在致謝部分幾度哽咽,無從下手,因為有太多的話想說,有太多的人要謝。
感謝山師法學院,為我開啟了法律之門,給了一個非法本學生學習法律的機會。三年前,我懷著對法律的憧憬和敬畏走進了山師法學院,在這里,我汲取了無限的法律養料,完成了由財務管理至環境法的跨學科的思維轉變。
感謝我的導師劉國濤教授。先生孜孜不倦,嚴謹治學的態度令我受益匪淺。不論是從論文選題還是框架、內容,先生都給予悉心指導,每遇困難,先生必會加油打氣,傾囊相授,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在先生的引導下,我完成了論文寫作。雖不知結果是否盡如人意,但是他無時無刻地激勵讓我完成了一次大膽的嘗試。
感謝張百靈老師,百忙之中幫助我修改論文,對論文的內容、思路、語言的表述等提出中肯意見,得蒙老師指教,如撥云見日。
感謝王宏院長,您在開題時為我提出了寶貴意見,使我明確了論文修改目標。感謝張鋒教授,曾被您講課的風格深深吸引,您深厚的學術造詣令我敬佩。感謝藺運珍副教授,專業課因為有您的教授而豐富多彩。感謝于杰教授,您的學術報告點評使我受益良多。感謝于向陽研究員、吳春岐教授、曾彩琳副教授以及所有環境法的任課老師。
感謝所有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們,您們對我提出的每一條意見與要求都鞭策著我。感謝高秋菊老師和姜穎昌老師在生活和學習上給我的幫助。
感謝舍友張廣芳、安慧、朱玉芝及環境法的朋友們,研究生生涯有可愛的你們才更加美好。
特別感謝我的家人,忘不了父親聽說我被錄取時喜極而泣的表情,忘不了母親陪我考研時為我排隊買飯的忙碌身影,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您們是我最堅強的后盾,您們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奮斗的最大動力。感謝男友五年來的默默陪伴和付出,感謝所有關心、幫助過我的人。
學生時代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終止,我將繼續背起知識的行囊,陪著光陰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