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政策是以公司發展為目標,以股價穩定為核心,在平衡企業內外部相關集團利益的基礎上,與股利分配有關的各種事項所采取的基本態度和方針政策。股利分配政策一直是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股利的分配決定著廣大股東經濟利益,同時又對公司長遠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股利政策不僅直接影響投資者的股利收益,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就會直接關系到融資渠道的暢通、融資成本的高低和資本結構的合理性。股利政策涉及到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反映著公司的財務狀況,影響著公司的股票價格,與股權結構也密切相關。民營上市公司在中國經濟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強的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
1、股利分配政策的影響因素
1.1企業規模與股權結構
在通常情況下,如果上市公司股本規模不斷擴大,對于股本而言,其擴張空間就會隨之變小,更加傾向于以現金股利的形式支付股利,從而派現的比例大,送股的比例小。小盤股股本擴張能力很強,一般通過送股的形式進行股利的發放。對于股權結構集中的公司采用低股利支付的手段,而對于股權結構分散的公司會注重高股利支付。另外,不同股權結構的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也不一樣,在一般情況下,對于非國有或者民營的上市公司,國有股權比例大的上市公司放棄股利分配幾率比較大。
1.2每股收益和盈利能力
近些年以來,我國上市的民營公司在進行福利分配過程中主要采用派現的方式,而每股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實際現金股利數量是與企業的每股收益成正比例關系,如果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越高,現金股利就越多。與此同時,民營上市公司的分配結果與當年盈利密不可分,股利分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當年的盈利情況。
1.3變現能力和償債能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之間競爭日益激烈,在融資需求不斷擴大,財務管理者就有足夠數量的周轉資金和有價證券要保證公司能夠正常運營,避免出現突發情況,影響到公司正常運營發展。在通常情況下,影響償債需要的制定股利政策的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清償能力。有的上市公司為了保持清償能力,可能不會發放過多的現金股利,在很大程度上就會削弱清償能力;第二,借貸能力。對于發展比較好的公司,可以采用短期債務用以償還以前的債務。
2、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缺乏科學的決策機制和民主管理機制
由于民營上市公司領導者大多是企業創始人,存在家族持股的情況,有的在公司上市后,家族成員在通常情況下會持有很多的股份,甚至成為公司高管人員;使得董事會和監事會徒有虛名,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功能,使得上市的民營企業內部缺乏必要的科學的決策和管理機制,出現了領導人獨裁的情況,導致公司的決策存在著很強的主觀性和隨意性,直接導致公司制定相關的股利分配制度很難落實到位。
2.2內外部股東的投資收益率差別大
公司在公開發行股票過程中,外部投資者按溢價后的價格申購股票,在股票上市后,發行價格和市場價格很高,法人股的成本卻較低。因此,在現金股利同樣條件下,法人股股東的投資收益率就會很高。同時,大股東的股票不能上市流通,當上市公司需要大量現金時就可以通過分配現金股利進行套現,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上市公司良性的經營和發展。
2.3股利分配形式集中于派發現金股利
在上市公司進行鼓勵分配過程中,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相比,現金股利發放水平可能出現不相符的情況。因為上市公司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同時表明投資項目巨大經濟效益和流動資金。如果上市公司擁有高效益的投資項目和機會,對于資金需求量比較大,就會有可能減少對現金股利的支付。因此,只有上市公司在滿足本身需要的前提下,扣除了現金股利支付后,才能支付較高水平的現金股利。
2.4象征性分紅現象堪憂
近些年來,從我國民營上市公司派發現金紅利的情況看,雖然每股股息不斷上升,但有的上市公司為了降低支出,僅拿出不凈利潤回饋給投資者。主要受到以下原因的影響:第一,上市公司上一年底或當年初發行了新股;第二,公司處于薄利或者不盈利的期間利;第三,有的上市公司需要大量的資金;第四,上市公司需要進行重組;第五,當年已經進行了分配或上年有過高比例的分配;第六,歷史原因,上市公司存有遺留股,一直沒有募集任何資金。
2.5股利分配短期行為嚴重
在國外,企業為了穩定股價,吸引投資者,都傾向于比較穩定的股利政策。而目前中國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沒有明確的、長期的、具有戰略性的目標股利政策,只是依據公司當年及留存盈余情況,現金流量情況去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帶有較大的不穩定性,而且股利支付形式也是頻繁變動,沒有形成連續性和持續性。
3、對民營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對策建議
3.1提高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在市場發展過程中,上市公司要重視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在發展壯大過程中要實施穩定持續的股利分配政策。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監管部門可以制定必要的非行政性措施,積極引導和幫助民營上市公司采用合理的、穩定的、科學的股利分配政策。
3.2要采取法律手段強制要求派現不足的公司繼續派現
為了保證廣大的中小流通股東的合法利益,政府可以通過立法形式強制要求上市公司進行派現,從根本上約束公司內部的操縱行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因此,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制度,通過強制手段,讓廣大的民營上市公司“善待廣大投資者”,積極引導和幫助上市公司慢慢地實現股利政策的現代化、理性化、合理化。
3.3可以采用流通股股東類別表決機制
在某種程度上講,上市公司采用流通股股東類別表決機制,在公司進行重大事項決策過程中,一些中小流通股股東就會有話語權,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維護投資者的利益。在股權分置改革不到位的前提下,許多的流通股股東處在不利位置,此流通股股東類別表決的機制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有效地遏制部分上市公司出現的“惡性分紅”。
3.4培養中小投資者的投資理性觀念和風險觀念
大多數投資者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民營上市公司在市場的表現和走勢受到大批資金的青睞,使得投資者和公司之間出現一些很深的“隔閡”,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如果公司出現分紅派現,反而就會讓人覺得是公司經營不善,未來前景見不了光,很難再找到新的或者合適的投資項目和效益增長點,就會直接導致股票出現拋售的情況。所以,向廣大的投資者普及證券股票的常識,從根本上提高投資者的投資風險意識和觀念,避免出現盲目跟風的情況。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民營上市公司應該注重企業的長期規劃和發展。上市公司要盡量采用多元化的股利分配方式,要與企業的利潤盈利結合起來,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商業周期和國家經濟政策等因素,避免對企業造成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馮衛兵,李現宗.民營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實證分析[J]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4,(2).
[2]周靜.中國民營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淺探[J].會計之友,2004,(4).
[3]鄒敦華.民營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及其改進建議[J] .經濟師,2007,(5).